Mooncat wrote:
我自己的 roadmap 是會在 2015 年轉到 Nikon APS 機皇去......(恕刪)

我是從C家的5D跳入O家,我不知道有意棄O向C的大大們將來是否能適應C家的發色?我是不會回C家了!
以5D2的DIGIC4在色彩上"抹"的很漂亮,但也"抹"的比它上一代機種5D的DIGIC3還要大!
反倒是N家的機器在色彩的表現上比較接近O家,但也不N家是所有的機種在色彩的表現上比較接近O家!

Mooncat wrote:



你也太直接了吧...(恕刪)


我大概兩年後就會開始轉入NIKON系統了
但還是保留m43系統

hedevil wrote:
不~你沒有變聰明因為...(恕刪)

canom是什麼意思? 我查字典查不到 抱歉我英文不好

另外回ericyun168大大 :顏色完全不適應 很令人掙扎 但是身邊朋友幾乎都是C家
我倒是看過有人用5DII拍出我喜歡的樣子雖然是另種風格
我不排斥後製 人家做得到如果用點心應該自己也能作到
是說永遠沒有O家那種令人懷念的味道了 "習慣" 是令人難以拋開的
O家 C家 N家
我每一家都用過
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O家的色彩的味道
在C家裡面 常時間如果我要拍人像我會第一優先考慮
白裡透紅的效果 是台灣人比較喜歡的人像膚色
但是如果真的拿來拍生態 跟風景 那個色彩調味我是完全無法接受
N家是我覺得 夜拍的高ISO雜訊真的做的蠻不錯的
但是層次立體感 就沒有O家來的豐富
可能很多朋友都罵我說我為何那麼反骨
不是反骨 是自己喜歡的色彩的調味
相信很多用過O家人才知道
O家的機身 真的很耐用也很好用 操作介面真的比C家跟N家來的更簡單
但是 片幅小 先天條件不足 在高ISO雜訊很重這我都知道

我要的只不過是 色彩的調味
JPEG直出 能夠不修我盡可能不去修圖

每天工作都已經12小時 還要去搞修圖 會累死我

拍照不就要快樂拍照比較實在嗎?

M4/3 4/3 APSC 全幅機
那又怎樣 能夠拍出好照片 都是好機拉

gn02357142 wrote:
O家的機身 真的很耐用也很好用 操作介面真的比C家跟N家來的更簡單
但是 片幅小 先天條件不足 在高ISO雜訊很重這我都知道...(恕刪)

+1
坦白說會進入O家並且堅持到底的攝友,早就擺脫片幅,高ISO雜訊的束縛,不再往那些死胡同鑽了!

gn02357142 wrote:
在C家裡面 常時間如果我要拍人像我會第一優先考慮
白裡透紅的效果 是台灣人比較喜歡的人像膚色


我覺得,這樣的思考,只有限定在「(亞洲)正妹先決」的條件下,才會是個政治正確的決定,別的不說,如果拍攝的對象是男的,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那種彷彿上一層蜜粉的色調就很難說…

我認為Canon拍攝人像的獨特優勢,其實是平順的階調所呈現的立體感,以及相對而言非常「乾淨」的畫面,但這樣的優勢,其實也只有用全幅機拍的時候比較突出。

gn02357142 wrote:
可能很多朋友都罵我說我為何那麼反骨
不是反骨 是自己喜歡的色彩的調味
相信很多用過O家人才知道


與其說用Olympus反骨,不如說在台灣,在主流的風格外,留給非主流的空間太小,攝影文化越是成熟的地區,多數人普遍可以接受「攝影的風格與題材」可以是多元的,那麼對於器材,類似4/3這種性格獨特的規格,抱持的心態也多半是「多一個選擇很好」而不會是「除了主流規格以外沒有存在的必要」。

其實從一個人、乃至於一個市場選擇器材的彈性與思維模式,往往可以判斷出這個人或是這個市場,對於攝影以及器材的見解成熟到什麼地步。

Canon和Nikon的相機賣得好,證明他們的設計和取向符合多數人的需求,但反過來說,使用Nikon或Canon的人,未必就真的找到他們最適合的器材,賣的好或不好,對於考量副廠配件的多寡和再轉手的價格是有意義的,但那是投資或專業需求的觀點,卻不見得是自身實用的觀點,對於用的人來說,不適合的就是不適合,那怕全世界六十億人口有五十九點九九九億的人都在用,也不會因此讓不合適的東西變得合適。

很多人都喜歡以大師或專業攝影師的見解為依歸,但是幾乎所有我所知道的「大師」或「專業攝影師」都不曾劃地自限於只使用一門一派的器材,反倒是身後的信徒們極度熱中於搞「品牌唯我獨尊」這檔事。

論壇也很妙,板上一狗票「大大」們快樂地當二刀甚至是三刀流、反倒是下面天天跟著喊「大大」的「小小」們整天戰品牌戰規格戰到不可開交,婊到一旁雙修二刀流的大大滿臉條碼自己卻不知道。

大大:「怎麼?難道我左Canon、右Nikon、前有Alpha護體、後有M4/3墊背也要告訴你嗎?」

唉…

關於小豬 wrote:


canom是什麼...(恕刪)


是查不到呀
因為你前文打錯了
gn02357142 wrote:
O家 C家 N家 我...(恕刪)


目前在看canon和nikon機子拍的照片也是差不多有這種感覺 以apsc來看

n家的機子規格與設計不錯 但發色感覺較硬 個人比較無法接受

c家在拍人的色彩上感覺很不錯 色階連續而色彩調和 但轉看風景照時 整個感覺有落差

如果說前面的人像照+了10分 後面的風景照就-了10分 感覺等於回到原地

我不排斥後製 但是後製來說的感覺 用加彩度的方式 只是讓人感受到明顯的加料痕跡 而還是沒有o的那種感覺

以色彩調性來說 目前仍覺得o有不錯的表現

hedevil wrote:
是查不到呀因為你前文...(恕刪)

哈哈 大大你有幽默到

大家講的都有道理 不過還是親身體驗才準 下次有機會 會跟人家借相機 跟我的E30交插拍
再來看看成果如何 才知道自己適合用哪一種吧
所謂反骨, 世界各地的人都有, 但仍然是以人稠地狹的東亞國家, 或是歐洲比較會有.

在台灣會反骨我很了解, 現在DSLR這麼普及, 上街人手C, N一台, 撞機的機會很多. 有些阿伯照相的品格又不怎麼好, 大聲吆喝, 目中無人, 如果剛好手上拿的跟他是一樣的, 總覺得不太舒服.

但是在美國地廣人稀, 拿DSLR偶爾會撞機的只有在風景區, 而你又不是一天到晚逛遊風景區, 所以住在這裡空間自然寬廣一些, 想反骨也沒有那種勁兒! 而且在好遠的地方遇到有人跟你拿同款機, 那種感覺是他鄉遇故知的喜悅心情, 跟在台灣撞機的那種厭惡心理是完全不同的! 這裡會考慮的, 是器材取得的方便度, 支援度, 二手市場轉手容易度, 以及需要修理時的客戶服務. 在這點, 歷史悠久的C, N做得很好, 而O, P, S的美國客服我都經歷過, 只能搖頭再搖頭!

所以像當初M4/3在日本捲起的大浪旋風, 吹到台灣也是很旺, 但過了遙遠的太平洋後, 則風平浪靜, 只有專玩攝影的人才知道甚麼東東, 一般大部份的人都搞不清楚. 但C, N則不同, 這次60D, D3100, D7000在Bestbuy, Costco等等都大加廣告, 準備在感恩和聖誕假期大賣一筆! 所以為甚麼整個世界的DSLR市場總是以C, N為主流, 別的牌子很難翻身, O家被迫三不五時降價賤賣 (結果大部份都被01的人買回去! ) 就是這個道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