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7? E-M5? Olympus社長表示:

haroldwu wrote:
雖然我不喜歡韓國但我...(恕刪)

其實這合作關係感覺跟Pana跟Leica的合作關係很像,
Pana找了Leica來幫忙但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效益,
連SONY跟Zeiss的合作關係都會被人酸說是假菜了。
ξ( ✿>◡❛)▄︻▇▇〓

abule wrote:
底片時代 "感光介面...(恕刪)


哈哈哈~
我就是櫻花的愛用者~
用櫻花不是因為它便宜,如果以一般負片的價格,和kodak、fujifilm的價差也不過低個10~15元左右,
主要是因為拍出來的顏色我比較喜歡,不會有那個顏色特別凸顯,看起來舒服~

不過ISO 1600以上的,我是買Kodak,因為買不到櫻花的~


SmallK750914 wrote:
m43拿2.5萬可以選很多變焦鏡 你光一管18-200就多少?


所以後來不是就出了低價貼牌版的18-200嗎? 不過好像還是不便宜啊 (不過P社 14-140 也差不多這價格帶,得要O記 14-150 才有便宜)


價位:

Tamron 18-200 $22500~ 23000 左右!!

Sony SEL18-200 $27880 (2月1號調漲過後的價錢)


挖靠還能調漲...



看來這個又是一個射後不理。文都上了熱門討論區說....
aztec1234 wrote:
阿凡達這部電影一開始...(恕刪)

我是因為統夢才注意到卡麥隆這近十年來的動向,如果你有好好follow的話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
如果當年沒follow到,網路上很多資料也是可以查的到,btw 統夢什麼時候才給我拍好阿 ="=
2009-12 天下雜誌 438期
"雖然松下不願對外透露與《阿凡達》電影策略聯盟的具體金額,但業界推測,「Panasonic斥資近一億美元投資阿凡達,」一位外資電影公司總經理指出。
松下與柯麥隆的合作,從電影製作的前期就開始,「柯麥隆找松下的研發團隊,討論如何開發出專屬的高畫質雙鏡頭的3D攝影機,」涂銘指出。"
為何後來跑去找sony呢?不知道這panasonic的一億元的投資是不是最後掉入...咳咳...的口袋裡了 XD
之前有另外一篇有講的比較詳細,有點出卡麥隆的說法...

sony技術沒到位我想星際大戰二部曲三部曲也不可能會是用sony的攝影機拍攝的吧.....
話說最近sony出的電影攝影機好像也是相當厲害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把技術下放到消費市場 :(

反正這東西也不過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這部分就點到這裡就好了,在多說什麼也不不可能改變部分的人的想法
主要出在Sensor吧 目前S家的SENSOR的產量最大 產品線又最齊全
可放在專業攝影機上的很多 又可以特規
P家應該受限於他們家的半導體事業規模

至於小弟提Samsung 是因為至少他們很積極在發展
大家也都知道韓國之前也沒出現啥光學大廠
但是有Schneider幫忙 在名聲上或許會好一點吧
(老實說 有在做總比都沒在做,日本光學實力也是靠幾十年累積出來
題外話 SAMSUNG有些鏡頭是日本某些廠OEM的)
(不過Schneider德國本部 竟然出正M4/3鏡頭 應該讓Samsung比較傻眼)

raguna wrote:
我是因為統夢才注意到...(恕刪)


這裡始終是攝影的討論區,不是攝錄,很多人也不知道SONY到底在攝錄市場上的地位,可以參考一下大陸那邊的討論區,雖然是上一年的資料,但還是有參考價值,也有樣品相片影片能比較

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865272-extra-page%3D1-ordertype-2-t-1341547946.html

當中有人說
"相當於尼康和索尼在地球上消失後佳能在數碼相機業的地位。          佳能攝像機的影響力應該和松下的照相機相當。"

可想而知SONY在攝錄市場上的實力,並不像你所說只是最近才變得厲害,在大陸那個討論區也有人說SONY在30年前已經是行業一哥,在北京奧運時,大陸那邊的電視台用的所有設備包括了攝錄機,SONY有近7成佔有率

這些應該沒什麼玩攝影的人會知道吧,甚至會說出CANON的攝錄機比SONY的更好這種說話吧

sola1979 wrote:
主要出在Sensor吧 目前S家的SENSOR的產量最大 產品線又最齊全
可放在專業攝影機上的很多 又可以特規
P家應該受限於他們家的半導體事業規模...(恕刪)


影相除了sensor外, 還有其他很多因素要配合.
要如何把有限的資源, 放在無限的組合來達到最高的成效, 這就不是一家公司可以獨大的!

傳統小廠如Leica, 傳統大廠如Nikon. 新的sony 與 panasonic. 各家都有他的專長. 真是很難誰幹的掉誰. 因為有這麼多不同的消費者買單~~~

百家爭鳴之下, 我想這才是消費者的福氣.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brexchen wrote:
影相除了sensor...(恕刪)



B大難得過來光顧一下

也說了令人按讚的言論

raguna wrote:
我是因為統夢才注意到...(恕刪)


你好像太過敏感了點...

那篇天下的報導當時我有查過福斯與Cameron和松下所有相關文章,尤其是國外的,
卻完全沒有找到可以跟這篇報導相匹配的部分

你可以看到這篇報導裡,只有福斯的大中華區董事經理出來說:
"柯麥隆找松下的研發團隊,討論如何開發出專屬的高畫質雙鏡頭的3D攝影機"
但後面電通國華的人士卻出來說:
"松下要3D影像技術的話題,來炒熱3D電視,福斯要松下幫忙宣傳《阿凡達》"
兩邊人士的說法兜不攏,而且沒有Cameron或是松下的說法,
也是我當時覺得奇怪要找原始資料出來的原因

後來,我找到一篇國外雜誌的專文,幕後團隊的專訪:
http://www.wired.com/magazine/2009/11/ff_avatar_cameron/

事實上開拍前就是找Sony研究3D拍攝的部分,時間點至少是2005年之前,
並不是像天下報導的找Panasonic研究這方面的事。
而Panasonic與阿凡達形成策略聯盟的事是始於2008年,光是時間點來看,
天下報導所引述的說的並不正確

Panasonic當時的官方新聞稿如下:
http://panasonic.co.jp/corp/news/official.data/data.dir/en090821-2/en090821-2.html

James Cameron說了:
"I believe 3D is how we will experience movies, gaming, and computing in the near future. 3D is not something you watch, it's a reality you feel you could step into," said Mr. Cameron.

"In 2008 I was thrilled to join forces with the pioneers at Panasonic. They share my philosophy on the future of entertainment. As a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pany, they are setting new standards in technology. Panasonic's brilliance is demonstrated by their 3D presentation for the home. I've had an opportunity to view Panasonic's Full High Definition 3D technology first hand and it was remarkable. Panasonic is the perfect teammate for us behind and in front of the camera. 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realizing the next giant step forward for in-home entertainment."

他看到的是松下的3D影像技術,而不是拍攝器材,時間點至少是2008年附近

=====

而且,我後半段是在回覆你講的:
raguna wrote:
但是一路觀察過來感覺sony都在去雜訊運算上留一手然後用手持夜拍與超方便的環景圖這些花邊功能來做補償就為了不要觸怒客戶群

這是專利問題,不是"觸怒客戶群"這種問題

不是在跟你說Sony技術不到位,
而是當各廠都有影像處理的專利卡在那裡時,Sony不是留一手不做,是不能做

不能做的意思不是沒有能力做,是一做了就準備上專利法庭,
如果是真的自己開發出來的影像處理演算法超越客戶也就算了,
如果真的是拿別人的方法,以後誰敢找Sony代工?

我都說了Sony、Panasonic、PanaVision、Arri等等都是電影業獨霸一方的角色,
難道你以為我在否定Sony的能耐? 想太多了吧?

另外,好萊塢最大宗的攝影器材廠,不是Sony,也不是Panasonic,
而是PanaVision
beerstar wrote:
EVF我覺得EM5比較清楚,是我的錯覺嗎?NEX-7的EVF解析度雖高,但是MF的時候很難判斷是否準焦,也許是我個人的問題吧?手感的話NEX-7固然不錯,但是EM5加上手把以後絕對是大勝NEX-7,NEX-7連加手把的選項都沒有。

我想EM5的EVF優於NEX7絕對不是錯覺,我有相同的經驗也發過文 (而且還是回應同一個人=.=)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9&t=2734123&p=3

z先生一直在推NEX7也不是什麼新聞了,總之相信自己實際使用的感覺吧。





噗哧噗哧 wrote:
過去 M43 系統的感光元件多半來自 Panasonic 生產的 Live MOS 技術元件,
不過根據 Olympus 的笹宏行社長公開承認 E-M5 的感光元件來自 Sony,

有點離題了,回到主題吧,
M43能採用其他家做的sensor目前來講是好事,至少擺脫sensor被panasonic綁住的劣勢,
只是不知道EM5這顆sensor是誰設計的....



噗哧噗哧 wrote:
7感的光元件大很多
機身也輕很多
看樣子 就是NEX-7了阿

小惡魔市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