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io爸爸的相片書2014-5芝加哥建築之旅

吼, 說到快門要靜音, 那當然對我幫助太大了, 任何演唱表演都要靜音, 在外面當狗仔街拍人物也一定要靜音...


難道他們聽到我的陳情了嗎?


反而包圍對焦的功能, 對m4/3 有些幫助, 可是對全幅的幫助更大, 例如拍婚攝時一堆人都容易糊掉, 希望他們還沒有醒悟過來, 不然和m4/3的差距就縮小了...

這棟哥德復興式的教堂是由名建築師拉爾夫-亞當斯克拉姆 (Ralph Adams Cram) 所設計, 他是美國在這種建築物設計的大師. 這間教堂是融合了英式和法式的哥德概念而完成, 可是請不要問我什麼是哥德式建築, 我已經沒有時間再查下去了, 請自己找吧! 同年間他也參與了紐約有名的聖約翰教堂興建 (至今尚未完工), 樣式完全不相同, 也是世界最大的聖公會教堂, 世界五大基督教堂之一, 不過和天主教堂來比的話, 就不知排到哪裡去了. 有沒有想過, 在地價這麼高的地段蓋教堂, 是要吸引遊客嗎? 也許這個教堂在百年前完成時, 還沒有那麼地值錢吧.
126
PA18046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不過美國的教堂, 政府都會有很大的優惠和減稅, 因此比較好成立擴展. 在這個祭壇你完全找不到任何的雕像和人像畫, 嗯, 這是基督教教堂. 現在這個教堂是芝加哥水塔外最古老的建築, 因此已經被列入國家史跡名錄之中.
127
PA18047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好像比較高級有名的大教堂都用了許多大理石的材料, 最近家中的廚房流理台要換大理石, 才知道其中的價值, 真是嚇死人了…
128
PA18046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等到我往旁邊走才更嚇我一大跳, 原來他們還有三四倍更大的空間, 包括大食堂, 預備教堂, 藝廊, 運動區, 和圖書館… 很多一看就知道是這幾年才蓋好的新建築, 也許他們的誠心讓這個教堂一直擴地發展下去吧, 感謝 神的祝福!
129
PA18045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義工表示, 這兒的管風琴很有名, 在多年前還特別從歐洲訂製了700根管子, 然後埋在教堂每個角落, 讓聲音從四面八方傳出來, 會有無比立體震憾的感覺. 新聞快報, 原來他們的網頁又有更新, 最近他們換了更好的管風琴, 和一台車差不多重, 於11/22日初試啼聲, 日後歡迎大家一同做禮拜, 效果會更好.
請自己去查看:
http://www.fourthchurch.org/index.html
130
PA18045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另外一邊擴建的新建築物, 一下就可以看出現代化造型了… 不知道是誰的主意, 刻意造成這麼大的反差? 對我來說, 已經達到目的了, 好像走到不同的世界!
131
PA18047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圖書室是一個開放空間, 所以坐在這兒不會有狹小擁擠的感覺. 另外, 書也不怕有人偷. 其實有人偷的話, 也許他們會更高興, 表示又多了一個人有機會得到福音, 這真是多麼美好的想法!
132
PA18048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這個預備教堂, 看起來就很少使用的樣子, 連椅子也都是活動式的, 以活動人數的多寡而定. 在美國一般額外的空間是用來給青少年做禮拜, 牧師說的口語和內容也都會為了小朋友而設計.
133
PA18048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地面上還有玄機, 你們知道那是做什麼的嗎? 原來義工說, 那就是個小迷宫, 當你在人生困惑, 不知所從的時候, 可以試著在這兒專心地走一走, 以沈靜下來找到人生的出路, 真的能如此嗎? 還是一點奇想而已?
134
PA18048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這塊地至少值好幾百億台幣, 這新建築從外面看起來是不是很怪異? 不管怪不怪異, 裡面可是讓我看到温暖的一面. 因為在我要離開之前, 怎麼陸續地看到很多流浪漢都聚集過來了, 可是又沒有往大堂裡面去, 細心的Ohio爸爸再多觀察了一下, 原來他們都往大餐廳裡面集合, 教會要準備供給他們晚餐了, 當時心頭一酸, 眼淚就快出來了…
135
PA18049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後來想到台灣的許多廟宇好像也會有這類的善行, 不過像這樣每天做的, 不知道有幾家… 可是問題又來了, 如果每天無止盡地供應這些遊民, 是不是又成為爛好人, 反而是害了他們? 我看到大部分來用餐的人都是好手好腳的中年人.
136
PA18047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美國的學校已經在教育小朋友一些基本概念: 野外的動物都不要去餵, 不然他們會喪失了謀生能力. 對於路上的街友也不要太爛情, 美國政府已經有很多管道來”扶助”他們… 想一想也是的, 有一次我和慈濟去他們的接濟所 (Shelter) 義務勞動, 那些空間和設備看得讓我流口水, 真想也住在那裡. 和我家小朋友討論的結論, 好像比我們家還更享受吼!
137
PA18044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也許正確地輔導他們再站起來, 樂觀正面地融入這個社會, 才是最重要的吧! 所以對於這件事, 我們家也有個結論, 如果教會真的要接濟他們, 應讓要請他們做一些勞動的工作, 同時也要請 神給他們加添力量讓他們再走出來. 不管是什麼原因沈淪, 如果能幫他們再自立更生, 每一個人都會是個感動的故事. 好吧, 我們再去逛最後一站, 你們能撐到這個地步, 真的值得好好地嘉奬了!
138
PA18050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請注意看哦, 不是我的眼睛歪掉, 是它故意蓋得突出來哦, 我是到現在配合上面一張相片才看出精妙之處, 太神奇了! 唉, 不知道我沿路已經錯過多少絶妙的建築? 再往深入想下去, 我的人生已經錯過太多美好的人事物. 請 上帝賜我智慧以多瞭解這一切, 尤其是 神整個的救恩!
139
PA18049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我很愛這張光影的感覺, 可以去參加心光攝影大賽嗎? 哈哈哈, 也許得奬所得要全部捐給教會…
140
PA18045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待續…



第15集, 聖名大教堂 (Holy Name Cathedral):

時間過得太快, 一下子就要天黑了, 你們10分鐘看完的文章應該也覺得我的這二天過得很快吧? 回去趕火車之前, 還要去最後一個目標, 連路上的美景都是幾乎一面走一面拍的情況下完成!
141
PA18050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我明明知道很多建築物都很美, 尤其這時的光影快到最佳的時刻, 不過為了趕行程, 只好犠牲下次再造訪了. 有沒有想過, 在這個高樓密集的地方, 很容易造成奇幻的光影, 所以芝加哥市應該是最適合拍都市奇景的地方, 是一輩子必來的景點之一…
142
PA18050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聖名大教堂是我參觀的最後一站, 二天逛下來也只能勉強算上15集, 你們可以看看要來芝加哥幾次才能逛完大部分的名建築? 其中發生了一連串很巧合的事, 對我來說絶對是個奇蹟, 你們自己來評評看算不算是奇蹟...
(這個哥德式教堂的大堂長233尺, 寛126尺, 可容納1,520個座位, 不小吧!)
143
PA18052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第二天是星期日, 教友希望我去教會做禮拜之後再去市中心, 可是那樣就沒有什麼時間去逛建築展了. 想了半天後, 我向 上帝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 可不可以找幾個開放參觀的教堂, 然後在裡面自己敬拜主? 所以我在最後安排了幾間教堂在參觀路線上, 反正下午我就自己和 主禱告聊天, 還可以控制時間.
(光是看到前面的椅子當比例, 你就可以看出這個講台是很大的.)
144
PA18053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等到後來逛到前面介紹的第四長老會教堂, 我是做了不少禱告, 可是他們居然在下午四點要做禮拜. 什麼? 下午四點還要做禮拜? 本來還想要趕快離開現場, 不然一整個儀式下來不知道會拖到幾點? 其他的都不用逛了. 可是很巧的是, 正在偷偷摸摸地離開時, 忽然閃到腰了, 幾乎不能走路, 一步都不行, 只能馬上坐在一旁的殘障區休息. 服務員在一旁看到我忽然一臉痛苦地坐下, 大概以為我是要懺悔吧!
(往後看, 是不是覺得好像在奇幻世界? 那個應該是巨型管風琴!)
145
PA18052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你們沒有閃過腰的經驗, 不知道這種痛苦, 這老毛病幾乎十年沒有來了, 怎麼會忽然出現? 我也沒有抬任何的重物, 連彎腰都沒有, 搞到要走到車站也許都有問題, 嚴重的話也許還要叫救護車了! 難道是 神的旨意, 想要我留下來做禮拜? 不會吧!
(什麼, 看不清楚? 好, 這張應該可以看得清楚了吧! 這個更不得了, 管子就有5,558根, 分散於71個不同的點,管風琴本身是在1989年於荷蘭手工製造, 我看這麼華麗的組合, 在美國應該找不到多少個吧! 後來我問了我在芝加哥常去的教會, 我們有4根管子, 這是要值得高興還是難看?)
146
PA18054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可是我還是不想做整個禮拜儀式, 我只好再向親愛的 上帝禱告, 請不要讓我受這個腰痛折磨, 我知道錯了. 等一下所有的行程全部取消, 最後只去另外一教堂, 在那兒會再多和主溝通感恩… 很奇蹟地, 沒多久閃到的腰就好了! 你們大家說說看, 這種機率會多低? 我自己都不太敢相信剛才發生的事, 所以一定要記錄下來, 不然還以為是在做夢.
147
PA18051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我當然不敢鐵齒, 乖乖地直奔向最後一站, 也就是這個聖名大教堂. 很聽話地做了很多禱告和感恩, 當然還有拍照. 其實我拍這些相片, 大多是要用到”教堂”的那一個主題, 很希望大家去看看, 故事比相片好很多很多哦, 希望對大家的人生有所幫助…
148
PA18051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可是奇蹟又來了, 等我拍完照, 也做完最後一次禱告, 準備要著裝離去時, 居然大門被關起來了, 門口堵上了一堆神職人員. 有拿 聖經的, 有拿權杖的, 有穿神袍的, 有拿明燈的... 哇, 這是在幹什麼? 立馬讓我想到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電影, 關門放狗, 準備咬人… 已經五點了, 我還要趕火車吔, 這時誰還會做禮拜?
(傳道讀經台上的這四個人是馬太-天使, 馬可-獅子, 路加-牛, 約翰-鷹. 不要問我為什麼要選這四個人, 也不要問我為什麼選這四種動物, 我的道行還太淺…)
149
PA18053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我不死心地問了靠近我的神職人員, 她用很甜美燦爛的笑容好像天使般地回答我: 你就留下來做禮拜吧! 看來 上帝要我做禮拜的心意, 非常堅定, 而不是只要我禱告而已! 罷了, 我只好順服地回到座位上, 好好地和 主相聚, 火車就坐下一個小時的班吧!
(這個五個圓構成的天花板, 是由芝加哥本地的藝術家Larry Cope所設計, 其中的HIS就是 耶穌的聖名. 這也是隻鳯凰鳥的形象, 看得出來嗎? 其意義就是 耶穌從死裡復活, 鳯凰從火再生, 芝加哥也從大火中重生. 旁邊的四個圓代表著人, 獅, 牛, 和鷹, 說得好像真的很厲害! 很奇怪的是這個大字本來是朝下的, 怎麼用廣角鏡一拍就好像是面向後面? 鏡頭再廣角也應該不會折成這個樣子吧?)
150
PA18052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再切一半, 最後結尾馬上就來…


你們說這是不是一連串的巧合? 等我做完禮拜後, 一路跑回車站, 大約有30分鐘, 結果腰的疼痛也完全沒了, 而且也根本忘了腰痛這件事! 這又是一個奇蹟, 感謝 主! 基本上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儀式大同小異, 個人感覺是天主教儀式比較多也顯得比較隆重, 還時常下跪 (他們都有舒服的跪墊), 反而神父講道的時間很少, 也許是 上帝刻意要讓我比較看看二者的差異吧!
(一般的教堂就是長方形的結構, 這個教堂居然還有個橫向的小長方形結構, 資質不太好的Ohio爸爸, 到了現在寫文章的時候才想到是為什麼如此設計, 如果你在一天之內想得到的話都比我聰明… 想到了嗎? 答案在下面!)
151
PA18052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十字架, 你猜對了嗎?)


這一間你們一看就應讓知道是天主教的教堂, 還是那一句話, 基督教的教堂不會有任何的雕像, 更不會有 聖母瑪利亞的雕像… 不過這間教堂把她的雕像放在地下室, 算是比較保守的. 我有幾個問題不知有沒有天主教徒可以幫忙回答: 瑪利亞用聖母的封號, 可是三合一的 神是聖父, 聖子, 和聖靈, 那麼是不是表示聖父和聖母是同等地位? 為什麼只敬拜 耶穌的媽媽, 那祂的爸爸呢? 猶太人不是很重視族譜, 都是從父系往回追溯的嗎? 只因為懷胎十月而生下 耶穌的功勞嗎?
152
PA18057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大堂四周掛著一堆 耶穌受死過程的雕畫, 這些都會讓人駐足甚久… 到底 耶穌這個人為什麼平白無故地要為大家受死? 祂不是等到要死了才說好聽的話, 是為大家犠牲的哦, 而是好久以前就一直預言自己要如何受死, 並且也和 舊約聖經中的預言相吻合.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153
PA18054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撐起這座教堂的大理石基石, 光滑亮麗又堅固, 好像也比其他教堂的大理石高級, 反而讓我想起了慈濟的豪華建築… 唉, 這要怎麼說才好呢? 花大錢搞這些建築物是為了敬 神, 可是又有可能淪為炫耀奢華的危機. 不過就我所知, 耶穌在世時候, 勸人散盡金銀財寳給窮人, 身上也不帶分文, 然後跟隨著祂傳福音. 以此來看, 為 神傳福音會比建造豪華建築物更能得到神的歡欣.
154
PA18055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這裡面的華麗真的是讓我感到非常意外! 由此可見信徒們熱心的奉獻, 是天主教徒都比基督教徒有錢, 還是真的更真誠, 還是用法不一樣?
155
PA18052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天已經暗到錯失了最佳黃昏的時刻, 不管了, 趕路回去比較重要…
156
PA18058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從外面看這個教堂好像沒有什麼起眼, 可是裡面却讓我非常震驚, 看來以後經過任何教堂都要想辦法進去瞧瞧, 不然會錯失不少很美的畫面吧! 不要担心, 教堂是歡迎任何人去探訪的! 我時常遇到有些教堂的大門根本是不上鎖, 我就進去拍照, 然後閃人!
157
PA18058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華燈初上, 很多夜生活快要開始了… 不要懷疑900萬人都市搞奢華的實力!
158
PA18058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下次有機會再來拍拍芝加哥的夜未眠, 我曾在深夜12點到市中心看過, 真的是嚇死人了, 原來還有一堆的俊男美女在過這種酒醉金迷的生活, 只不過我不知道要用什麼配備來拍了… EM1 + 4/3的35-100mm/F2.0? m4/3的40-150mm/F2.8 的光圈也許還不夠大!
159
PA18059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希望大家能接受福音與 主耶穌永在, 阿門! 這個 耶穌受難雕像是由藝術家Ivo Demetz所完成, 代表 耶穌是昔在今在永在為我們犠牲的主.
160
PA18053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今年的芝加哥建築展就到此結束 (好像168張相片會更吉利些!), 希望大家有機會的話, 可以計劃明年的行程. 還是一樣, 會在10月中舉行, 全部免費, 還有義工幫忙, 千萬不要錯過, 只來芝加哥就夠你玩一周了!



待續2016…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