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io爸爸的相片書 餐飲篇 中式美食在美國 (更新)

很多人都提到我們台灣人開餐廳的另一個選項就是開日式餐廳. 是的, 台灣已經有過50年日本文化的洗禮, 要開日式餐廳甚致比日本人還要容易些. 因為日本來美國的移民相對少很多, 就算移民也是以科技移民比較多, 語言也是他們很大的問題, 再加上台灣人更能吃苦耐勞, 所以這兒的日本店大多是台灣人開的.
1
P530020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這一家鐵板燒你看得出是日本人開的還是台灣人開的嗎? 我再補一些台灣人開日本店成功的例子給大家看看! 這家店雖然很成功, 可是菜色的變化和口味當然不能和台灣比, 那我們就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2
P530021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他們師父在開炒之前會用大火消毒, 老美就愛這味, 還沒吃就開始HIGH了!
3
P530022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很多人生日都會來這兒慶祝, 因為不但家人會為壽星慶祝, 員工也會為他一起敲鑼打鼓地慶祝. 那位打領帶的就是我們台灣的老板, 還有點上仙女棒的小蛋糕, 怪不得人家一過生日就會來這兒慶祝. 這城市只要有1/10的人生日來這兒慶祝, 生意就做不完了… 他們家族已經開了好多家分店了.
4
P530021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他們最傳統的遊戲之一就是玩火山爆發, 把洋葱切得一圈一圈, 然後堆成火山, 中間再加油, 一點火就成了火山爆發!
5
P530023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看到了吼, 老美真的好愛這種吃飯兼看表演的玩法, 錢多一些他們也不太乎. 不要担心, 他們的安全措施都做得很好, 不會發生台灣的彩粉事件.
6
P530023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這位老兄的特技動作好像不太成熟, 用特殊技法, 打了好多蛋都失敗. 有沒有注意到, 這些師父都長得不像台灣人也不像日本人嗎? 我在其他的城市看到所有的師父都是這樣, 在詢問過之後很呀異, 大多是太平洋島國的人, 有些地方我都還沒聽過, 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
7
P530024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可是看到別桌的師父, 玩蛋玩到大家都目瞪口呆, 蛋在他身上滾來滾去就是不會破, 他真的是玩蛋了!
8
P530025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他不但玩蛋, 什麼食物都拿來玩, 而且還玩得很溜, 還會把切下來的食物準確地丟到別桌師父的帽子裡, 下次我要指名師父來為我們炒菜.
9
P530025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大家的炒法都差不多, 應該味道都一樣, 會先上個沙拉和湯, 第一個會炒綜合蔬菜, 再來炒飯 (這個時候玩蛋), 後來才炒肉類, 最後再加個炒豆芽, 就是這樣!
10
P530024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主菜不外乎就是魚, (龍)蝦, 牛排, 和雞這幾樣, 看起來好像不太多, 可是居然人人都會吃飽! 我都在懷疑會不會在什麼菜中加了膨脹劑, 不然Ohio爸爸的食量很大, 怎麼會吃到撐?
11
P530024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我們訂了位還要排40分鐘的隊, 吃到九點了還是全滿, 看來走這種好玩的日式鐵板燒路線是正確的.
12
P530026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當然你要吃生魚片, 他們也有服務, 再配上清酒, 他們賺更大!
13
P530026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說到酒, 他們當然也有吧台, 要記住哦, 在美國賣酒還要有執照, 而且很貴, 所以沒有夠多的客人, 一般餐廳是不會賣酒的, 連你帶過去都不行!
14
P530020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不知為什麼居然這篇會被置頂, 現在趕快再補一些內容上來, 增強一些內容!
完結…
ching43202 wrote:
飛哥, 你洩密了哦...(恕刪)


哇...被歐爸點名了! 這下我可要緊張了咧...
其實我自己也很期待這次能好好的拍些照片, 不瞞您説, 從 2000 年我和內人蜜月旅行開始, 這是我們第 9 次去了.
不同的是這次停留的時間會久一點, 也是買了 DSLR 後第一次去, 希望能好好的把 Honolulu 介紹給大家.
當然, 我自知無法達到 mjohns 兄那樣的境界, 只怕屆時歐爸看到照片會搖頭啊.
還有您說的火山也不在規劃當中, 因為我們去那兒向來都是定位為懶人旅行, 頂多開車環島, 還沒有去過外島呢. 哈~
等照片拍回來整理好, 一定第一個跟歐爸報告喔!
(ps. 昨天美利堅國慶歐爸拍了什麼活動嗎?)

飛輪豆 wrote:
其實我自己也很期待這次能好好的拍些照片, 不瞞您説, 從 2000 年我和內人蜜月旅行開始, 這是我們第 9 次去了.
不同的是這次停留的時間會久一點, 也是買了 DSLR 後第一次去, 希望能好好的把 Honolulu 介紹給大家.
當然, 我自知無法達到 mjohns 兄那樣的境界, 只怕屆時歐爸看到照片會搖頭啊.
還有您說的火山也不在規劃當中, 因為我們去那兒向來都是定位為懶人旅行, 頂多開車環島, 還沒有去過外島呢. 哈~
等照片拍回來整理好, 一定第一個跟歐爸報告喔!
(ps. 昨天美利堅國慶歐爸拍了什麼活動嗎?)



真不好意思, 這個周末加班, 只有累得躺在床上聽煙火的聲音...

不管拍得好不好, 主要是從你的眼中看的世界, 全世界只有你一個版本, 不用担心, 好好地玩輕鬆地拍吧!

看來你們玩了這麼多次, 應該會玩得很深入...


這篇很精彩,潛水很久了,看到這篇也想來湊個熱鬧
小弟之前也住中西部一段時間,很懷念那時找中餐廳的感覺
現在搬到南加州,到處吃得到台菜,中餐,有些店也算道地
但是反而吃到沒有那時在中西部的感動,也少了那份熱情
看到你照片和文章,想起了很多回憶
Ohio爸有空來南加玩吧~
(正在找筆.....)
raystudio wrote:
小弟之前也住中西部一段時間,很懷念那時找中餐廳的感覺
現在搬到南加州,到處吃得到台菜,中餐,有些店也算道地
但是反而吃到沒有那時在中西部的感動,也少了那份熱情
看到你照片和文章,想起了很多回憶
Ohio爸有空來南加玩吧~


嘿, 說得太好了, 做得好不好吃不是重點, 重點是有沒有那分感動的心, 我心中最好吃的不是山珍海味, 永遠是小時候樓下的那家彰化炒飯和附近的那家魷魚羮麵, 不是只有那味道, 還有小時候所有的記憶, 現在會想到掉淚...

謝謝邀請, 我剛好已經介紹要去南加州的朋友, 不要忘記拿華人雜誌當參考, 派上用場了, 謝謝版友, 我本身也許要等好一會兒才有機會!
ching43202 wrote:
很多人都提到我們台...(恕刪)
我在想, 如果芝加哥有5%的華人, 那麼算起來就差不多有50萬人, 這在台灣應該已經算是個中型城市了. 中式餐廳應該會有不少間, 重點是這些店面的分布極為不平均, 主要就分布在那幾個華人多的地方, 尤其是中國城…
01
P407016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這次從愛荷華州回來, 刻意路經途中華人多的Naperville找中餐館, 這家麻婆小館就是台灣人開的. 不知道是因為太餓的緣故, 還是台灣人一家親, 還是人家真的做得很棒, 我決定要給出O爸4.5顆星的榮譽予這家餐廳. 還記得我要用東方O爸五星評分來取代西方的米其淋三星評分吧… 他們西方人怎麼知道我們臭豆腐的美味和鹹魚雞粒炒飯配猪血糕的完美組合? 更不知道路邊攤和夜市才是我們最輕鬆的地方…
02
P407017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在這兒要再說一下評分規則, 既然是評餐廳的食物, 所以在其他方面的給分就不會太在意. 佈置, 服務, 整潔, 廁所… 等等全部加起來才算一分, 價位也算一分. 不然路邊攤的美食就永遠沒有出頭天了, 而五星飯店的菜就很容易得高分.
看到了吼, 有担担麵, 有紅燒牛肉麵, 還有台灣米粉, 這家肯定就是台灣人開的了… 菜單的價位有一些高, 可是上桌的菜, 每樣都像是用大盆子裝的, 份量十足. 想要多嚐幾道菜, 也許就要多找幾位朋友過來, 不然真的只有打包的分.
03
P407017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食物本身的三分則包括了創新, 味道, 口感, 外觀, 食材… 等等項多不及備載! 如此才能顯現出我的專業. 這家最後被扣掉的半分, 有一些些是在其他方面, 也有一些些是在食物本身. 基本上, 這已經是非常高的榮耀了. 不過我們二人只點了三道菜, 沒有機會嚐到其他的味道, 所以下次有機會還要帶眾親朋好友們過去, 以確定他們的尊榮.
04
P407017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菜呢? 對吼, 給分了半天還沒有介紹菜色! 這次我們點了脆皮鴨, 雪菜豆皮, 和酸菜魚. 這些一看就知道不是給美國人吃的, 不過他們應該不知道這是世界有名的O爸五星評比過來了, 嘿嘿嘿, 這樣才能公正給分!

雪菜豆皮就是一道青菜, 純素! 如果要炒得好吃反而有一點難度. 可是這道菜才入口就讓我一驚, 做得非常像家常菜, 味道也不重, 不會為了要讓素菜好吃而加了一堆的調味料, 會有一種放心多吃的感覺. 我家平時也會自己醃雪菜, 可是往往會洗不乾淨, 造成過鹹的問題. 可是這盤的雪菜從上吃到下, 完全吃不到洗不乾淨的鹹味, 而且綠色依舊亮麗, 表示沒有經過嚴重的脫水, 下次我也要來少塩地醃看看. 這當然要給5分了哦! 如果真要挑毛病的話, 他們沒有加上幾點紅色的辣椒來當做陪襯.
05
P407017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酸菜魚… 現在美國中餐館選用的魚材叫做白魚, 大概是鯰魚或是吳郭魚之類不會很貴的魚種, 因為肉白才叫做白魚的吧, 可是肉質非常鮮嫩, 又沒有刺, 不會被美國人告, 所以被大量使用. 我才吃一口就又震驚一次, 本以為這是道重口味的菜, 會很鹹又很酸, 連茶都準備好了, 沒想到口味清淡, 好像是家裡做出來的感覺, 非常爽口, 可是又不失餐館大火炒出來的火候, 果然不給滿分都很難.
06
P407017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脆皮鴨… 本來還在想, 怎麼一盤端上來, 沒有什麼醬也沒有什麼粉來讓我們沾一沾玩點變化, 人家北平烤鴨玩的花樣可多了. 結果一口吃下去又是一驚, 真是連三驚了! 表皮的脆度和北平烤鴨不相上下, 只是沒有流一堆的肥油, 裡面肉質的嫩度連沒有牙的老人家都可以接受. 尤其是平常被我詬病的食材問題, 烤鴨總是皮連著骨頭, 中間的肉都不見了, 愈吃愈不爽, 這兒的鴨肉質飽滿, 吃得點頭如搗蒜, 好像不給5分也不好意思了.
07
P407017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有機會來芝加哥玩的時候, 不要忘記來這家找老板娘-美紅姐, 說是從台灣來的, Ohio爸爸介紹的哦!
08
P407016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待續…

命運把Ohio爸爸馬上又帶到另一家台灣人的店, 這家餐廳叫做華利, 也在芝加哥的郊區城市. 聽說我們Ohio有一人家還把女兒嫁過來給這家老板的兒子, 這樣子牽起來還和我們有些關係呢! 世界就是這麼小, 怎麼牽都會牽到一點關係來, 不相信的話, 給我你家族譜, 搞不好我們以前也有些關係呢!
01
P416011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人家還上報紙的哦… 這種玩法在台灣己經不稀奇了, 嘿嘿嘿, 因為早就有一堆的美食節目挨家挨戶地到處採訪過了, 相片也貼一大堆了… 不過在美國, 人家還是很相信權威的報導哦! 因為人家曾經在市中心做得非常有名, 只是上了年紀才轉到郊區城市來做, 享受生命, 也順便有個不錯的學區.
02
P416010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再驗明正身一下, 有台灣米粉, 果然是台灣餐廳. 很好玩的, 你只要看到星州米粉, 完全猜不出來老板是哪裡來的, 因為大家都會放上這道菜. 可是只要看到台灣米粉, 那就八成是台灣老板了… 是什麼原因, 你們自己想了…
03
P416010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好玩的是, 他們還學老墨餐廳, 在點菜前先上盤脆餅干墊墊底. 口味還真不錯, 以前還沒有吃過這種東西, 也沒有任何零食相類似可以比較. 樣子有點像玉米片, 可是吃起來有點像甜的”蝦味先”. 嗯, 賄賂成功, 先小加一點分數.
04
P416011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酸辣湯… 料好材足, 酸辣得宜, 濃稠適中, 是少見頂級的酸辣湯, 讓我想到小時候在外省人小吃店裡吃的水餃配酸辣湯. 不要以為只是小小不起眼的前湯, 要做得如此好是不簡單的, 所以不給滿分是過意不去的!
05
P416011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葱油餅… 光是在台灣, 葱油餅的做法真是千百種, 差別相當大. 這當然不能和宜蘭有名的三星葱油餅相比, 那是只見青葱而不見其餅的境界. 這種小家碧玉, 中規中舉的做法, 嚼感很有勁, 和道地北方人在以前中華商場賣的口味很接近, 就給4顆星吧!
06
P416011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雪菜豆干… 這盤算是小菜, 可是那個雪菜, 那個雪菜又是讓我一驚. 不但翠綠依舊, 更是脆甜, 鹹度的控制就更不用說了, 非常爽口, 比前面那家做得還更上一層樓. 做成小菜的方式更是一絶, 我很呀異到底老板是怎麼醃出來的, 這個我連想要在家學都好像不太可能! 應該不會加了很多明礬吧? 這又不得不給5分了!
07
P416011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三杯雞… 吼, 這根本就是台灣人專用的菜名吧! 可是, 可是, 可是, 怎麼是做成這個樣子呢? 三杯的特點就是有一堆的大蒜, 然後用大火把那三杯調料給湯汁收乾, 而且最後還要加一堆的九層塔, 說到這兒口水都快流光了… 可是怎麼看起來像是紅燒雞, 而且還勾芡了? 九層塔也不見幾片, 大蒜更是數得出來! 還好入嘴之後是有三杯雞的味道, 還有一些台灣甜. 如果不命名為三杯雞的話, 分數會很高, 不過為了美國人的口味而變成這樣, 我只能給3分了, 可見我沒有一味偏袒台灣料理哦!
08
P416011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豆腐煲… 這算是一道廣式素食, 做法非常傳統, 和各地吃的口味也都非常相似, 可是在家中又沒有那種大火可以燒得出來, 所以只好出來嚐鮮了. 這道菜可以給3.5顆星!
09
P416011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水煮牛… 又來了, 水煮牛, 水煮… 怎麼沒有看見水呢? 更沒有看見那以四川菜出名的一片紅呢? 連花椒也找不到. 難道又是為了適應美國人口味而做的改變嗎? 味道是不錯, 有點麻也有點辣, 可是已完全不能叫做水煮牛了, 這道菜只能給2顆星. 如果是四川人要來點菜的話, 這一樣千萬不能點, 不然肯定會失望到極點.
10
P416011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涼拌茄子, 這陣子才感悟到茄子可以有很多種做法, 不是只有拿來做魚香茄子. 其中這就是一種在家裡可以試著做的菜, 這二天就可以來試了. 我比較喜歡吃的做法是把外面炸得酥酥地, 可是裡面又很嫩, 有點像是日本的炸蔬菜甜不辣, 然後還要再回鍋一下… 嗯, 這道菜可以給3顆星!
11 P416011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所以綜合起來, 這家華利餐廳可以榮獲O爸3.5星的評比. 這算是很好的了, 我自己做一桌的菜, 大概只能拿到2星的評比而已… 好啦, 是1.5星自己四捨五入.


這麼多菜其實只有三個人吃… 果然要打包了! 其實平常在芝加哥的家都只有陽春麵打顆蛋, 只要能在外面吃, 個個都是O爸5星的等級. 現在要真正地為大家分出高下, 又要建立我們亞洲自己的米淇林評比, 所以才出此上策.


待續…


前面才誇麻婆這家店不錯, 現在就帶著從OHIO來的全家大小再造訪一次, 癈話不多說, 趕快來看相片, 看評分!


筍尖肉絲, 果然有大火快炒的味道, 肉絲也很嫩, 唯一可惜的是, 這兒不產竹筍, 所以材料的問題不得不讓這道菜扣一些分, 這道菜當然在台灣會佔上風. 另外可惜的是, 為什麼大家不是只有香干肉絲就是筍尖肉絲, 怎麼沒有三樣混在一起的菜? 我比較喜歡三樣混在一起! 還是要給這道菜3.5分!
1
P618046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干煸四季豆, 看起來還好, 沒有什麼特別, 可是吃起來居然大大地出乎意料之外. 居然四季豆吃起來還有些脆脆的, 豆子裡面的水份也抽得剛剛好, 不會太濕, 所以嚼感特別好. 味道也是出乎意料之外, 細看之下, 除了肉末之外, 還有加上榨菜, 這樣搭配起來, 真是太對味了, 再加上很多的大蒜, 真的記不得還有什麼餐廳的干煸四季豆比這家好吃! 看來以後我家小朋友不會吃我炒的干煸四季豆了… 一定要給5分!
2
P618046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上次帶團來吃, 時間有些晚, 都是下午茶時間了, 所以看到服務生倒一大堆的四季豆在桌上來清理, 所以可以看得出來, 他們有很多人叫這道菜!


香酥豆腐, 這是我目前吃過最好吃的炸豆腐. 剛上桌的時候還滿心以為是炸干貝, 賺到了, 應該差了十倍的價錢吧! 吃起來, 果然還是豆腐, 不過不會失望, 因為太好吃了, 完全不要任何的沾醬, 味道就己經很足夠, 重點是外面微脆, 又沒有炸得過老, 裡面又是非常地嫩, 很少吃過炸得這麼好的食物. 光是這樣的敍述, 不給4.5分是不行的了…
3
P618046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麻婆豆腐, 來麻婆不吃麻婆豆腐吃什麼? 果然一吃就和別人不一樣, 平常我都是做成麻辣口味, 可是這次一吃, 馬上就知道為什麼有名了! 除了有麻辣之外, 原來還加了豆瓣醬, 連我們剛從四川來的朋友, 都說味道很道地. 你們可以從相片中看得出來吧! 我們家小朋友不管菜好不好, 只要是鹹鹹的能拌飯就是好菜, 他們每個人大概拌了有四碗飯, 所以不給4.5是不行了…
4
P618046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腐皮雪里紅, 本來要好好地現一下這個上次大加讚揚的菜, 就算不是我做的, 也與有榮焉! 不過這次反而有些小小的失望了. 雖然還是很好吃, 可是雪里紅好像沒有切小段, 也因此就沒有上次那種鮮脆感, 而且還不太好嚼, 吞不太下去. 沒有辦法, 只好向老婆說對不起, 把得分直接降到3.5!
5
P618046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居然我們這一餐吃下來, 吃的是4.2顆星等級的菜, 太幸福了! 我們只有五個人, 所以只點了五道菜, 因為每道菜的量都很大. 下次你們來多一些人, 就可以多點一些不同的菜色, 應該會都不錯哦!


待續…
麻婆是小弟當初的愛,親戚就住在隔壁的Wheaton,然後我們公司有代理一間原料公司的總部也設在Naperville,很巧,今年回去沒機會去吃一下很可惜~
ching43202 wrote:
我在想, 如果芝加哥...(恕刪)

louischiago wrote:
麻婆是小弟當初的愛,親戚就住在隔壁的Wheaton,然後我們公司有代理一間原料公司的總部也設在Naperville,很巧,今年回去沒機會去吃一下很可惜~



我也是今年才開始和麻婆有緣, 他們生意還是很好, 這幾年應該不會關門, 所以有空來芝加哥時就來回憶吧!

老板娘是台灣來的美紅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