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遇到困擾~是該選E-M5 Mark II 還是Sony A6300

說到大小~~~是說A7系列真的夠小,讓人重量負擔大減~~~但m43的鏡頭群可以提供很好的互補

A7R2+FE24-70/F4跟E-P5+12-40/F2.8相比實在沒差多少
E-P5若加上EVF還比A7R2高


A7R2+FE28/F2跟E-P5+17/F1.8也差不了太多
若是配餅乾鏡FE35/2.8那更是小巧


我這小隨身背包就放了A7R2+FE28,一本書,還有Nexus 7平板


但m43的35-100F2.8~~~這樣還比單一顆70-200G來得輕又不用換鏡
(借lml640707大大的圖)
lml640707 wrote:
推FE16-35配pana 35-100/2.8
一顆全新的35-100/2.8配上二手GX7或全新GF7
比一顆70-200G還輕還便宜...(恕刪)



再加上m43與APSC片幅差距很小, 沒有m43/APSC與FF間差距來得大~~~
ISO差距我覺得還好~~~


當時我碰到類似狀況
經過思考的結論就是:可以考慮跳過APS-C
供參考~~~
實際一點說,現在a6300價錢高上不小,即是em52省下不小錢,省下的再補一點就夠買1240了,舊鏡頭繼續用,站在經濟的角度看,這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嗯 蓋樓走極端兩極的對話。建議有真心Q & A的,還是去ptt或他站吧。
最後還是要推,果然還是3.5W + 5K = EM5II + 12-40 讚

大大圖比較的滿不錯耶.看了讓人有心動到~~~
curt4583 wrote:
A7R2+FE24-70/F4跟E-P5+12-40/F2.8相比實在沒差多少
E-P5若加上EVF還比A7R2高...(恕刪)


-------
其實鏡頭 有超巨尺寸,也有體積小的,端看用家怎麼搭。
有時討論串爭執只說這家有多大多巨,那家又有多小多輕巧。聽在實際老玩家耳裡,頗覺莞爾。有些話又像是說給尚未進入圈子的新手聽,就有點騙味。
O仔亂亂~~~
curt4583 wrote:...A7R2+FE24-70/F4跟E-P5+12-40/F2.8相比實在沒差多少...

...雖然我對M43拿"等效視角"(而非實際焦段)來作(體積的)文章也有點小意見,

但實際上一般消費者按下快門,所拍到的就是類似FF等效視角的結果,

不深究焦段特性與景深的話,對肉眼所見的"畫質"恐怕也看不出什麼明顯差異!

所以真要類比的話,不妨拿P家1235 F2.8與S家E環2470 F2.8 GM來作比較;

小片幅就是佔成像圈小的便宜,在這邊爭論鏡頭體積意義不大吧!?

M43的片幅不是最"小"的,機身體積更不是沒技術做到更小,

P家GM1/5機身體積可以做到跟RX100M3差不多尺寸,但一裝上鏡頭馬上就破功了,

更甭提那支2470 F1.8-2.8高規格的鏡頭去哪找了!M43還不是被更小的1"機吃豆腐,

有多少人真正在乎RX100M3/4的實體焦段是多少呢?

我一支C家小白兔的原廠鏡頭袋,就可以塞進GX8+1235+35100+7-14(只有這支F4)還有剩,

所以我不知道這麼明顯的差別有啥好比的!
兩台各有優缺點canon畫質柔和 排起來偏向暖色系 相當漂亮
初學者是我失言我道歉但沒有惡意
我主要表達的只是既然已經接受要帶小包(一機雙鏡左右)~EM5和A6K攜帶性真的差異不大
不好意思沒發現是O記版~無意筆戰
alien161 wrote:
原來一堆人(包括我...(恕刪)
yaichintw wrote:
sony apsc鏡頭超大??光圈小?你知道m43的f2.8和apsc的f4同級吧?

我猜你指的同級是講景深的部分,但是就光圈來說 F2.8 就是 F2.8 他就是高 F4 一級,F2.8 光圈的進光量就是 F2.8,F4 永遠只是 F4 的進光量,這差異將會表現在快門或 ISO 上。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MasaruRi wrote:
我猜你指的同級是講...(恕刪)

進光量的部分,我看過很多說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DotqLx6nA
我對這一直有點模糊,不同片幅同焦段光圈的進光量,我真的也很希望明確搞懂
若您願意可否講解一下,感謝理性討論。
預算購的話 我會選 A7RM2 + BATIS 25/2
個人網站 https://www.songmatin.com
Songmatin wrote:
預算購的話 我會選 A7RM2 + BATIS 25/2


樓主說的是OMD與A6300
要我選會選OMD
A6300沒五軸沒BSI沒觸碰就是在擠牙膏
OMD至少還有外型帥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