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變焦鏡和定焦鏡選擇

badaseases wrote:...基本上我是會建議至少加買一顆大光圈定焦...

M43現在原廠+副廠可以選的實在是不少,這跟2011.2012年那時候的狀況
不可同日而語;

只是假如新手不熟焦段特性,最好還是先用變焦抓自己的感覺,找出偏好的焦段,
(...順便存錢...)

喜歡上了,心中也篤定了,即使一次就下重手直上定焦鏡皇,我一點也不會覺得那是"浪費",

因為那代表自己獨特的觀點與表達方式;常用愛用又慣用,這價值就遠遠超過價格所標籤
的意義了!

假如聽人說說,或看看別人拍的就會三心二意的話,那最好還是變焦再多磨磨吧!

假如好像買哪一支都還不錯...,同時又好像說不上來為什麼一定要買...,
那最好就先別急著買;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話,最好還是先從大(小)三元其中去選吧,雖然聽起來像老生常談,

但並不代表它沒有道理!

反正器材多得是(又越做越好),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通常花個幾年計劃性地慢慢去收,

對一般人來說經濟上比較可以負擔,多一段時間觀察也可以避開地雷,參考更多評價,

抑或是去撿相對便宜的二手!尤其是定焦鏡(焦段語言&特性)這回事...,這真的很難講!

"一人的天菜卻往往是他人的毒藥",這只有自己才知道(而且不必管別人怎麼去想)!


若是性子比較急不想"慢慢來"的話...,先買一些口碑好高CP值的定焦來試試也OK啦,
(M43就訂在15K以下吧,這樣選擇性已經很足夠了)

大家都推不會全無道理,萬一真的不喜歡又脫不了手,這損失就當是繳學費也不會太痛!

以上只是小小個人看法,不喜勿怪!
evelynchl wrote:
蘑菇大你還真捨得呢,...(恕刪)


12mm f2 沒有那麼不堪,只是個性跟其他m43鏡頭不同, 若是要12mm這焦段的m43鏡頭,這個價位我還是很推薦的。

1240我覺得銳是夠銳了,但成像太硬太干,又是一支買了但不喜歡的鏡頭,只是焦段比較方便吧了。
我也覺得可以考慮12mm f2(100~200克)
就算不是為了畫質,但精緻的外型,輕巧但畫質也不致於太差
我覺得還是有他的價值的

當然有錢能上12mm f1.4應該更好(300多克)
不過我覺得重量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點

我也為了大光圈,星芒,畫質,買了福倫達17.5mm(500多克?)
他的手感跟縮光圈畫質,真的不用說,星芒也是刺到不行
但我帶了幾次出遊,就發現重到靠北,走來走去拖了個重物在身上實在沒辦法很享受旅行,買的時候還以為自己一定能接受
當然用慣單眼的大哥可能覺得太誇張了
但我雖然愛照相,但不喜歡純攝影,旅遊跟攝影都能兼顧我會比較喜歡
故只好忍痛賣出17.5mm,儘管他真的非常優秀

說這些只是想說,除了畫質,重量跟外型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QQ
Epl7可能也比較適合輕巧一點的鏡頭就是
比畫質1220可能輸同價位鏡頭一截
比散景1220還有二線性
比光學缺陷1220可能也多了點
但是1220非常輕巧
另外拍出來的照片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通透感
個人認為1220有他的價值
喜歡就選吧!別人說什麼都比不上自己的感受!
攝影畢竟是基於光(科)學的藝術(或實用的工具),而"感覺"這種事情跟宗教信仰
沒兩樣,抽象又不容侵犯;

懂點器材的...可以選擇性的把任何器材捧上天,相對的也很容易打入地,

因為凡事本質上都有正反兩面,所以也不能說這樣就是在刻意操弄,只是每個人
都有各自的重點與考量;這還簡單一點;

麻煩的是"沒有自己的重點與考量",所以傳教士.經濟學家.科學家.藝術家都坐同一桌,

各執一詞,雞同鴨講,爭論不休...,這樣通常不會有"結論"!

不過,掏自己血汗錢出來買東西,這是再實際不過的事情了;算盤一敲一翻兩瞪眼;

若以同樣的折數出脫器材,高價的損失一定比低價的多,這是在付錢買任何器材之前
就應該要有的心理準備!

所以,在不確定自己"感覺"之前...,還是先看比較沒有爭議的科學數據,還有泛用
方便為主吧!

只要自己懂,自有省錢得到最大效益的方法;比如說喜歡老鏡的"缺陷美",

不必捨近求遠直接去買老鏡就好了,保證什麼不夠銳利的叫作"油潤感",

干擾主體的二線性,口徑蝕,漩渦散景,彗星像差,保證一次給足,

而你只要花十分之一左右的代價即可!
1220的確不是非常高品質的鏡頭,可是…
口徑蝕不及42.5mm f/1.2明顯
抗耀光比12mm f/1.4優秀
除了25pro, 其他大部份m43鏡頭的散景也是有二線性

至於無謂油潤感,若有辦法用十份一價錢找到一支12mm的老鏡,那真的是非常地值得入手。

mail4willy wrote:
1220的確不是非常高品質的鏡頭,可是…
口徑蝕不及42.5mm f/1.2明顯
抗耀光比12mm f/1.4優秀
除了25pro, 其他大部份m43鏡頭的散景也是有二線性


口徑蝕這東西超大光圈鏡頭大多都無可避免的...
25PRO跟1214也都有不是嗎?
稍微縮光圈就沒了
而且說實話在邊角的那些貓眼狀的散景光點也還挺美的
我反而覺得不明顯卻又沒修正到完全圓形的那種比較難看

1214雖抗耀光較差
但是1220也沒好到哪邊去吧...
1214的鬼影就是一條固定位置很容易調整避開
但是1220的鬼影是散開的...
你看看鍾大的文章中就有比較了
1220爆炸狀的星芒再加上散落一地的鬼影
反而比較難看...

的確大部分M43鏡頭散景都有二線性
但是1220是定焦中偏貴的一顆...
實測的光學素質卻沒達到預期
真的很難讓人推薦給新手

badaseases wrote:
口徑蝕這東西超大光圈鏡頭大多都無可避免的... (是, 1220始終是相對光圈較小的鏡頭)
25PRO跟1214也都有不是嗎?
稍微縮光圈就沒了
而且說實話在邊角的那些貓眼狀的散景光點也還挺美的 (這就要看個人了)
我反而覺得不明顯卻又沒修正到完全圓形的那種比較難看 (就像85L那種我就不愛)



1214雖抗耀光較差
但是1220也沒好到哪邊去吧... (就是相對好一點點吧了)
1214的鬼影就是一條固定位置很容易調整避開 (是, 我也很愛這支鏡頭)
但是1220的鬼影是散開的...
你看看鍾大的文章中就有比較了
1220爆炸狀的星芒再加上散落一地的鬼影 (O 家m43鏡頭的星芒都很不漂亮就是了)
反而比較難看...

的確大部分M43鏡頭散景都有二線性
但是1220是定焦中偏貴的一顆... (其實12mm M43定焦就O家P家及韓國S家手動)
實測的光學素質卻沒達到預期
真的很難讓人推薦給新手


只是想帶出每顆鏡頭都不會完美的, 就算是42.5 f/1.2, 12 f/1.4這些更高級的鏡頭都有不少缺點, 就看個人比較優劣之後的接受程度了
mail4willy wrote:...若有辦法用十份一價錢找到一支12mm的老鏡...

印象中十年前連"M43"這個系統都還不存在唷,哪來M43 Mount的"老鏡"!?

要找"老鏡味",就去買老鏡,有超過百年歷史的器材可以選,現代新鏡那是另一回事!

還什麼12mm咧,要找老鏡焦段那麼多,要"體驗"什麼老鏡味只能這一"味"!?

數量根本多到收不完!以前價格還沒被"神話"炒作起來之前,只差沒秤斤論兩賣!

神話與玄學最好還是留在非現實世界比較好,把神話套用在有價商品上,

難免被商人拿去當作哄抬價格的推手!我對傳統老鏡的喜好絕不下於現代新鏡,
(光是先父留下來的就不少,自己也收了二十多年)

所以對於"神話"這檔子事非常反感,想收一些器材還得因公順便去國外找!

當然,這一切都跟樓主無關,新鏡都不熟了還談什麼"老鏡味"!?

現代新鏡早有一套科學測試標準與數據,缺點就是缺點,溢價就是溢價,何必神話!?

尤其對一個預算有限的新手講這些"神話"幹嘛!?
badaseases wrote:...1220是定焦中偏貴的一顆...
實測的光學素質卻沒達到預期
真的很難讓人推薦給新手...



只取一瓢飲 wrote:
印象中十年前連"M4...(恕刪)


M43 Mount的"老鏡"…… 閣下從那裡找到我有說過M43 mount, 請不要加上自己的幻想。

成像有油潤感是我對這鏡頭的其中一種描述,你絕對可以不同意的。

若果選鏡頭只看硬數據而完全漠視其他因素,那其他中高階鏡頭其實也都不用選了,去買顆最便宜的kit吧!

貴十倍的鏡頭不會給你高十倍的質素,但只要有一項規格是打中我想要的,那就有她的存在價值,問題是我願意買單不代表你也一樣。

這樓我也不再回覆了,樓主還是參考幾位大大的意見去買顆kit吧,望妳能夠快樂攝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