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 - 下
護教者馬上辯論說是27:46中提到母親利百加對老公以撒說, 我因這外邦赫人女子, 連性命都厭煩了, 倘若老二雅各也娶赫人女子為妻, 像這些一樣, 我活著還有甚麼益處呢?... 慢一點, 這是婚後發生的事, 大多數的夫妻都在婚前山盟海誓, 婚後時常吵架, 婆媳的問題更多, 更何況是來自二個文化不同的種族, 怎麼可以把後來的事放到前面說呢? 那麼以後每對新人都不用結婚了, 反正日後夫妻會吵架, 婆媳會不合… 另外, 這些敍述中完全沒有提到她們是去拜邪神求偶像, 重點是在”厭煩”, 和”活著有甚麼益處”? 這種說法聽起來真像是連續劇裡面婆媳吵架的場面, 你們不這麼覺得嗎?

另外, 利百加這位婆婆真的用機太深了, 抱怨媳婦真是她的原因嗎? 牧師們都說不能只看一節經文, 要看前後文所有的意思, 我們就來看看這兒的前後文. 就在這27章末和28章初的這連續幾節經文中, 就很明顯地看出她真正的心機. 原來她偏心老二, 怕他欺騙了老大後會遭殺身之禍, 所以想要安排老二逃回本家去避難, 可是要找什麼藉口呢? 經文馬上緊接著, 她就說向老公以撒說大兒子以掃外邦老婆的壞話, 接著以撒就找來二子雅各來, 表示不喜歡迦南女子, 要他回本家去找老婆, 然後經文才連接到長子以掃聽到後, 想要遵守父親的意願, 再去找個血緣相近的女子當老婆, 不要像以前年輕氣盛時娶了二位外邦迦南女子, 這樣也許父親會再給他祝福. 再加上前面所述, 這位母親利百加配合二子雅各, 欺騙老眼昏花的父親以撒得到祝福, 這是不是一部很灑狗血的連續劇, 故事情節非常吸引婆婆媽媽們?
聖經在這章節之中還學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 故意列出耶穌家譜以驗明正身, 這兒也故意說瑪哈利不是別人, 正是”亞伯拉罕長子以實瑪利的女兒, 也是尼拜約的妹子”. 經文都說得這麼清楚了, 他們居然嫌棄他說再娶所謂的”外邦女子”, 故意和父親唱反調, 我真不知道是真的中文不好還是心中就認定以掃是個大壞蛋? 如果同父異母的女兒還算是外邦人, 那麼回到拿鶴本家, 那關係不是更遠嗎?
不好意思, 還要再說一遍, 如果要嚴格地判定, 神所揀選的子民單單是從亞伯拉罕開始, 再傳給以撒, 然後從雅各生出十二支派, 連本家的他拉或拿鶴等家族都不是. 按照護教者在這兒的說法, 那生出的十二支派有許多是由婢女所生, 所以最多只能算八個支派, 不是嗎? 連日後那八個支派中和其他婢女所生的後裔也都不能算是猶太人, 那麼到底有多少才是真正猶太人? 因此, 我們是不是要換個角度來判定誰是神挑選的人? 如何決定外不外邦人比較重要, 還是決定是不是信神比較重要? 想想外邦女子路得和妓女喇合吧!
不知道這些護教者為什麼不思考這些事情, 反而還要一再辯論, 又換個話題, 指責哥哥以掃娶三個女子違法, 不是神所喜歡的, 衪只要一夫一妻… 這就回到前面所說的, 光是他弟弟雅各就娶了二個老婆, 還和婢妾生了一堆的兒子. 連亞伯拉罕也和婢女夏甲生了以實馬利, 後來的大衛還為了要搶別人的老婆, 把人家的老公給害死, 也有三妻四妾, 最後連所羅門王甚致娶了近千位老婆, 嬪妃就更無數了, 這不是罪該萬死嗎? 你們要不也鬥爭這些人? 不會的, 因為 他們是神所喜愛的, 所以捧著他們都來不及了…
現在要離開這段討論的經文, 回到這次主題 – 心態. 當我一開始問那個洗牙機禮物的事, 他們都很有愛心, 都想要稱讚兒子這種錢都換不到的行為, 可是為什麼他們的心在這兒就這麼狹窄地苛刻批判? 就因為不是自己的兒子嗎? 還是有其他原因? 只因為以掃不是神所揀選的就當落水狗來打嗎? 這不就是和以貎待人一樣嗎? 雅各書2:1-4 “我的弟兄們,你們既然對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有信心,就不應該憑外貌待人。 如果有一個手戴金戒指、身穿華麗衣服的人,進入你們的會堂;又有一個衣衫襤褸的窮人,也進去了。你們就看重那穿華麗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個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說:“坐在我的腳凳下邊。” 這不是你們對人有歧視,成了心懷惡意的審判官嗎?”
耶穌找到了那一隻迷失的羊要和大家一起慶祝, 那是多麼值得喜悅的事. 衪又提過那位流浪回來的兒子, 父親高興得要殺雞宰羊. 為什麼現在這位兒子想要聽父親的話, 反而我們在這兒要一直批鬥他也許不太成熟的行為, 為什麼不看看他的內心? 我們心中的愛呢? 如果換成自己的孩子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 要分得這麼清楚嗎? 被神祝福的就捧上天, 其他的就踢下地, 這樣是 耶穌喜歡的嗎?
耶穌不是要我們連仇敵都要愛嗎? 現在為什麼對這位明顯想要改過求祝福的兒子就苛刻有加? 不好意思, 在這兒說話有些重, 一直在考慮要不要拿掉, 也一直在求 神的想法, 最後還是決定留在這兒, 希望大家多存些愛心, 而且這個愛是不分你我. 以後如果我失喪了這種愛心, 也求神提醒我再把它找回來.

最後, 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好像我很歧視護教人士, 其實完全不是. 目前的基督教受到現代神學院的挑戰, 因為許多在神學院的教授不是基督徒, 只是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深度地研究聖經, 不但會批判最後還會抛棄聖經, 讓人遠離基督, 把神學院的神經都搞亂了, 所以我自己反而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護教人士, 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護教. 也因如此, 所以我對於聖經的解釋和應用比較敏感, 知道過與不及都不好, 所以會在這兒討論地比較深入.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