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10 Update Review 來了 : E-30 和 14-54 II

感覺這台機器真的是 E-xxx 系列換機,最理想的機器了。
至少是對我及個人週圍 O 家的人而言

[ 沒有錄影 ]
用不到,沒有這功能太好了,不用增加多餘的成本。
小弟的 DC 三年都沒拍什麼影片檔。若我需要錄影功能,我絕對會買專業的 HD 錄影機,
反正 DSLR 兼錄影,在一定的成本考量內,錄影也只會變成半吊子的功能。
與其推出這種又會被一堆人罵的錄影功能,還不如不要出最好。

[ 沒有防滴防塵 ]
GOOD, 平常很少下雨還衝出去拍照
再者,要防水還要看鏡頭有沒有配合。另外,其實相機雨天包起來一樣能拍

[ E-3 的對焦系統、外置白平衡感應器、機身防手震、可翻轉 LCD、每秒五張連拍、機身更小、更輕 ... ]
這些才是我真正拍照上需要的 !!


其實已經換了 E-3,但是感覺這台才是等待許久,自已真正想要的機器

csjerry wrote:
我想,誤會是發生在b...(恕刪)


謝謝csjerry
我想是我誤會了
雖然還是不太確定42樓是什麼原意
但風扇大被我掃到 真不好意思
請原諒

比較想不透的是 Zuiko 14-54mm 還會出二代.....
我覺得olympus 還是快點研發 大光圈定焦 比較實在
14-54mm 我上個月才買的說 出了個二代......
我真是猜不透olympus 的心
不過 E-30 倒是很想買 XD
befi wrote:
我也是希望有錄影功能...(恕刪)


這位大大,你可能還搞不清楚Four Thirds系統的訴求,
它的片幅是絕對不可能出全幅(相對於135系統的全幅)的,現在不可能,以後也不可能,
除非整個Four Thirds系統包括ZD鏡頭群放棄掉!
而且m 4/3不是早就有錄影功能了嗎?

這留言確實是有點突兀...
falco1190 wrote:
謝謝csjerry我...(恕刪)


你息怒啦~ 網路上的字句看看 別太計較!

不過說真的 銀彈足的話 我也想弄台5D來玩玩!

來個 OFC三修.....我瘋了!@@"

-------------------------------------------------- 以上

話說 2008年也快過去了.... 14-54 改款倒挺令人驚訝的,本以為12-60上市後就會淡出市場

結果出現了改款....是不是意味著 O家二代鏡 全面改款的日子即將到來?

看來好像是為了因應對比式對焦的對策 也能夠順利接到m43的機身上嗎?

http://www.wretch.cc/blog/newagefanlee
其實還蠻期待的阿,光看到和E3一樣的對焦系統就很期待了

當時入O家好像只有旗艦機和E510有點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選擇,
當然還是因為荷包因素選了E510~
E510也被快操到有點問題了,快門數已經快逼近五萬啦~~
有時都會出現個模式亂跳的情況 A跳P P跳A ...
(有人知道如何解決嗎? 雖然重開機就好了,也沒有發現有啥異狀)
還算是蠻耐用的,希望可以繼續撐下去~

O家確時需要一台中階機,
相較其他家中階機的地位,
E-xxx系列真是有點不足~如對焦點 可擴充性( 手把? )
雖然我覺E-510 真是一台C/P值頗高的機子,
輕巧,防手震,堪用的性能和不錯的色彩,
O家色彩我蠻滿意的,濃郁!
使用到現在進入O家覺得是個不錯的投資,
只是寬容度遜了點(但看到E520有改善了,E30應該更好才是)
但還是希望E30 價格壓在30000以下或左右啦
觀看C家定位 40D 30000出頭 應該有希望吧~~
這樣就會衝啦~
我有話要說..
E-30 的出現我認為是不錯的
沒有 E-3 的重量, 但卻有與E-3 靠攏的功能
防塵防滴雖然被犧牲掉了...
但也讓我找到一個不用急著把 E-1 換掉的理由...(惡劣天候專用!!)

翻轉式的 LCD 是我一直嚮往的功能
再輔與媲美E-3 的對焦系統
比E-3 輕量化的機身...
旅遊攜帶豈不是更輕鬆...?

定位明確與否...
這點就等訂價出來再決定吧..

期待也是一種樂趣~
14-54的改款如果真的只有cnet上所說的這幾個特點,確實了無新意,不過這篇文章完全沒有寫到新機與新鏡
的尺寸與重量,光是這一點就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從今年photokina所揭露的資訊來看e-30確定會朝輕量化發展,現在只是究竟能輕到多少的問題而已
至於14-54的改款先前完全沒有跡象可循,但是從近年o家kit鏡的改款,餅乾鏡和9-18mm廣角鏡的推出,輕量化似乎已經是新鏡與舊鏡改款的發展主軸,所以新版的14-54如果重量只有四百或是三百多公克(我會不會太貪心了),所呈現出來的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anyway,以上都是我的主觀期待,olympus趕快正式公布吧

sax-lover wrote:
Improve contrast AF performance (for Live View focusing)
Circular aperture design
To focus closer than 3 inches


To focus closer than 3 inches

最近對焦距離小於3英吋(7.6cm) 感覺還不賴阿

必要時可以拿來充當微距鏡用了
O家沒有CNS的全片幅與APS之分,因此在分級其實是很單純的,E-520入門,E-30中階,E-3專業??...而E-420則是輕巧便攜,說她是入門也可以,只是更多人是為了輕便及外型而選擇她.......
E-30的出現足以證明O家目前沒有所謂的高性能機身,E-30的定位恰如其分,夠水準的OVF,對焦系統,白平衡系統,適當的連拍速度,...加上相對成熟的LiveView,可翻轉的LCD,有效的除塵系統及最高5級的IS,可以說是中階機種的全方位性能機型.....他的出現與其說是尷尬倒不如說是遲到.......
在市佔率8成的CN所塑造的既定觀念下,E-3先天就不可能符合所謂的"高畫素及畫質的高階機身",全新的對焦模組雖令人驚艷,但高速連拍及追焦性能卻又有待加強,因此在評比中被歸類為D-300,A-700等中高階機型並不令人意外.......E-30的性能大致已見分曉,但定價我看對E-30及E-3而言才是最難,最尷尬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