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真的會推出3CCD相機嗎???

那張示意圖不是將光分成三道白光,而是分層濾色。

一、
白光先穿透過F1反射膜濾鏡,其中的藍光會被反射出來給第一片CCD使用,
白光中的藍光被反射掉後剩下黃色光可以穿透。

註:紅光+綠光=黃光

二、
黃色光通過F2反射膜,此時黃色光中的紅色被反射給第二片CCD使用,
此時只留下綠色光能穿透F2反射膜,然後到達第三片CCD。


至於450兄不懂為何單片CCD亮度不會輸給三片式,
我就不說明了,我不想畫圖,也不想打太多字,
請您自行去查一般數位像機的BAYER CCD如何形成彩色影像。






450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明確的數據得知
3ccd使用的分光稜鏡的光線損耗率阿



數據不是重點,那是製造廠商的事,要改進也是他們的難題,
我們一般人知道基礎原理就可以。
eagleeagle wrote:
至於450兄不懂為何單片CCD亮度不會輸給三片式,
我就不說明了,我不想畫圖,也不想打太多字,
請您自行去查一般數位像機的BAYER CCD如何形成彩色影像。


感謝感謝

我只是不明白
這種透過訊號增益方式進行增亮,怎麼會拿來跟原始訊號比....
各位大大 --- 每個3CCD廠商都強調低光能力

Efficiency
Dielectric mirrors can be produced as low-pass, high-pass, band-pass, or band-stop filters. In the example shown, a red and a blue mirror reflect the respective bands back, somewhat off axis. The angles are kept as small as practical to minimize polarization-dependent color effects. To reduce unwanted reflections, air-glass interfaces are minimized; the image sensors may be attached to the exit faces with an index-matched optical epoxy, sometimes with an intervening color trim filter. The Philips type prism includes an air gap with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in one light path, while the other prism shown above does not. A typical Bayer filter single-chip image sensor absorbs at least two-thirds of the visible light with its filters, while in a three-CCD sensor the filters absorb only stray light and invisible light, and possibly a little more for color tuning, so that the three-chip sensor has better low light capabilities.

這段話不是說假的

eagle大大,以你的邏輯來說 --- 您說的 "要增加光線唯一的方式只有增加接收面積或延長時間。"
也是錯的! 因為
"每個畫素少掉其餘資訊可以由其餘畫素彌補,所以彌補後總量還是跟3CCD一樣。差異在於不真實,這個不真實的結果就是解析度降低與色彩較差。"
如果解析度降低與色彩較差可以不計的話。"軟體彌補"可以任意*2,*3,*4,...*n提升亮度....那增加接收面積或延長時間也不會增加光線....
這... ISO6400000 也不是問題啦... 如果可以成立的話


看了半天 理解主要的問題了

原來是在談 Dielectric mirror

受教了!
今天真是長知識了

原來跟我想像的3CCD稜鏡是不同的

受教
xmerz wrote:
表格最下面的3 CCDs雖然大概並非指Olympus的這個專利
不過我想優缺點應該類似


我看到了 expensive, very expensive 這個缺點

Wang_Sherlock wrote:
各位大大 --- 每...(恕刪)

軟體任意放大訊號
換來的祇是雜訊增加
當雜訊增加,就只能SMOOTH訊號
這也是為什麼高ISO都比較糊
Wang_Sherlock wrote:
如果解析度降低與色彩較差可以不計的話。"軟體彌補"可以任意*2,*3,*4,...*n提升亮度....那增加接收面積或延長時間也不會增加光線....
這... ISO6400000 也不是問題啦... 如果可以成立的話



你把我的意思無限制擴大解釋,這是無理性的論證方式,這種辯論法沒有意義。
因為解析度、色彩正確性與ISO值是要分開來看。

而且你犯了一個錯誤................軟體彌補不是為了增加亮度,
而是利用週邊畫素捕捉的色彩來預測該畫素子可能的色彩並盡量還原,
只要預測盡量正確,亮度自然也會跟著盡量還原。

其次,各3CCD廠商都宣稱低光能力,原因並不在於真的有更高的感光度,
而是因為使用3CCD的方式,色彩純淨度會比較高,
這種純淨度有利於後續的亮度調整、雜訊減少,並因此能盡量接近理論解析度,
但是真正的ISO值﹝可以視為一種曝光標準﹞並沒有改變,
只能說同樣的曝光時間下,其得到的資訊比較正確,解析度並接近理論值。


能真正提高ISO值的目前只有柯達所採用特殊排列的單片CCD。
該種CCD中50%畫素為未鑲濾鏡的黑白CCD,
這佔據一半面積的畫素子能夠得到更明亮而且正確的黑白影像;
綠色CCD占25%,這部分也可以得到〝較紅、藍部分CCD正確〞的黑白影像。
黑白CCD+綠色CCD已經幾乎可以得到一張完整度與正確度算不錯的黑白影像,
這個黑白影像在色彩模型中會被當作明暗來做計算,
彩色資訊則由整體K、R、G、B去預測﹝當然,真正的計算更複雜。﹞。
這種方式會有點類似天文攝影使用的LRGB攝影法,此攝影法可以大幅縮短曝光時間。


註:你如果不明白基礎色彩模型那就不會明白我說的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