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att wrote:
小型CCD當然對應的機身就是比較小的,
這個只是scaling的概念,
不需要複雜的物理。


叮噹貓用縮小燈來舉例會比較不恰當
小型CCD對應的機身可以比較小
但是不會是等比例的縮小

如果記憶卡仍舊堅持 CF,機身體積就不可能小
(可是我希望堅持 CF....)

如果拍照要達到 500 張以上,電池就不可能做小,影響體積
(當然也是可以透過用電效率的提升來改進,但是我希望電池跟記憶卡都是有延續性的,E-420就是因為這因素,讓我不想考慮採買....)

如果三吋螢幕變成趨勢,而且螢幕還要一百八十度翻轉,體積一定存在著極限


總而言之
先搶下市場比較重要
OP趕快推出產品比較實在...
Monte920 wrote:
CCD/CMOS的要求比底片更高, 因為它們不接受斜光 (底片可以). 你看DSLR它的鏡後組和感光片距離這麼遠, 但FF的DSLR就要經歷這麼多的技術困難, 並且在CCD/CMOS上加上micro lens, 才在最近FF DSLR慢慢多起來, 並且都還賣得很貴. 至於傻瓜底片機鏡片組距離底片這麼近, 以現今的技術而言, 是不可能塞FF CCD進去的, 連APS都很難. 因為它們的邊角斜光對那些大面積的CCD來說都接收不到.

所以如果目前CCD/CMOS的基本架構不變的話, 你想裝一個CCD進去到一般底片傻瓜機這麼大的相機裡, 大概最大能塞2/3"大的CCD已經算不錯了. 你若想裝一個FF CMOS進去, 那這台相機至少要像D700那麼大台吧?如果它不是DSLR的話,頂多拿掉個五菱鏡而已.
...(恕刪)

其實CCD/CMOS應該是比較不能接受斜光而不是不能
而且micro lens並不是為了改善這個問題而存在 是為了聚集光現在感光部位才是

以現在的技術對於一些使用FF片幅會比較有問題的機型之處理方式
Leica的M8縮小CCD的片幅 改變邊角處micro lens的角度 並用軟體處理
Nikon則是一方面設計新鏡頭 一方面用軟體處理

其實要在傻瓜機上克服這個問題以現在的技術應該還是可行的
就看對邊角畫質和案角的容忍度而已
特別是用APS感光元件 已有sigma DP1 epson RD-1 及leica M8等商品出現
與其說技術上困難 不如說市場規劃困難
畢竟這類機種一出絕對上打DSLR 下打高階DC
市場佔有率高的廠商不會破壞原本的規劃
算算可能這麼做的廠商還真少
450 wrote:
叮噹貓用縮小燈來舉例...(恕刪)


知道意思就好囉,
我只是在說明片幅小機身一定較小的概念,
也就是縮小燈或是相似三角形....

至於能不能真的縮的下去,
當然有其他因素在限制,
但沒有道理135FF塞得進去的尺寸換成小片幅塞不進去。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victor hsu wrote:
特別是用APS感光元件 已有sigma DP1 epson RD-1 及leica M8等商品出現


技術的確是慢慢有在進步, 但實際的困難還是很多.

DP1用的是1.7X, 所以相對上稍微好做一點(比起1.5X or 1.33X的),再加上它只有一個專屬不可換的鏡頭,而這個鏡頭在用的時候往前突出相當的多,所以比較沒有問題。

M8用的是1.33X, 困難度最高. Leica除了加入Micro lens以外, 每一顆鏡頭的ID(6-bit 碼)會由M8來辨識, 然後周邊失光或畫質衰減的部分再由原本已經輸入的韌體, 根據不同的鏡頭再加以矯正, 所以你看到的影像並非純光學形成的, 有些部分是韌體修改過的. 如果你用的M鏡是太老舊或它廠沒有ID時, M8就無法以韌體修正, 缺點就非常容易顯出來.

RD-1是最老舊的, 它單純使用當年通行在Nikon D70, KM D7D的那顆1.5X APS-C 6MP CCD. 它沒有任何的韌體可以修正任何缺點 (當然你可事後用軟體來調RAW). 我們親愛的達叔用了很多不同的鏡頭試過很多張來分享, 有的鏡頭表現出來真的不錯, 但有的邊角的表現就真的是非常的恐怖!! 而且這種恐怖是已經達到不堪用的程度了!!

也就是目前這幾台的技術問題還是多多, 所以M4/3的發表 (2.0X的大小), 才會受到這麼大的注目. 它真正的表現會如何? 其實已經有人在質疑它的CCD大小不變, 鏡後距離卻已縮小, 這樣畫質能夠還像傳統的4/3一樣嗎? 就等實機出來驗證吧!!
錄影的功能,
如果以下連結是真的, 那有可能會被 N 搶先一步了...
http://www.photographybay.com/2008/08/05/nikon-d90-specs-solid-info/
klein3358 wrote:
錄影的功能, 如果以...(恕刪)


如果這是真的....... 那對我來說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Nikon 加油




Olympus自取滅亡!!!!!!!!!!~~~~~~~~~~~~~~~~~~~~~~~
色影人生路

mnn wrote:
以下是一個大陸網站的...(恕刪)




不知有沒有機會做的比之前的老相機 C5050 同樣大小,或是更小一號呢?

如果可以 那就很容易塞進包包裡了
不知如何定讞成功的定義

是大紅大紫賣翻天嗎,舉例牛魔王的車一個月可以賣一萬輛,瑪帝拉斯的車一個月才賣1輛,難道是因為牛魔王的車比瑪帝拉斯好一萬倍嗎(便宜10倍是真的)

還是D3被慘電,我想這些都太主觀了,當然如果是靠攝影吃飯的,當然會對這種小機器嗤之以鼻,若要整天把FF全片幅抓來抄m4/3家,我想更因該先消失的是照相手機吧....
但是照相手機位憑什麼本事還可以繼續壯大的活者,不就是"方便"這2個字而以。

市場定位不同,m4/3絕對部會自取其辱的跟D3這等級的相機打對台,但是對於那些已高階DC自居的機種對是威脅很大。

總之令人期待

我覺得會成功.....
只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江,一代新人換舊人
m4/3的成功,勢必得犠牲掉4/3
畢竟olympus相機不是leica屬精品等級的
要支撐兩種不同接環的生產線,我覺得很難啦..
對olympus而言,與其維持4/3與m4/3兩條生產線,成本與售價都降不下來
不如專心衝單一種接環的生產線,讓產能可以達到規模經濟,售價能因此壓低,可能還比較實在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