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e920 wrote: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恕刪)



感謝M大的告誡
其實事情早就很簡單囉
之前眾先進,尤其是alphones及markhsu1109大大開釋
我對O家鏡跟機身,已經沒有怨念
也選擇了O/P/S三棲,以系統片幅而言應該算兩棲
小弟不材,用M43一年多卻一直無法拍出老婆滿意的照片
一直到這月用A55配85/2.8 及35/1.8讓老婆覺得我拍照進步了
真是平庸,但一般人都愛大光圈,當然小弟技術無法發揮M43才是主因
小弟現在的器材配置很明確,短期間就算C/N新機應該也無法撼動,當然包袱是主因
錄影就交給minicam + GH1/G2/GH2 + MZD9-18 14-140 以及敗家名單中的 Lumix 7-14 100-300
人像就交給SONY A55 定焦鏡群 35 50 85 100 以及敗家名單中的 24ZA A9X0 135ZA
O家就E-5配大三,其他除了EC14及50/2,都會全出了吧
除了笑自己隨乳摸起舞,大三買太早太衝動外,對O家真的沒啥怨念
也誠如a大所說,這樣的器材,想不出還有哪種常見題材不能拍
不過像小弟這種先天不良後天也不慎努力,
比較傾向著重手感...握在手中的感覺
現在遇到的課題,是在甚麼樣的場合帶哪些雞絲...前輩若能分享您的經驗,那真是萬分感謝
老婆大人每次都抱怨為啥人家出遊都是一機一鏡一側背包...
自從s家到位後,小弟出門對紅圈金圈已不再投以探索羨慕的眼光,反而有種孤芳自賞的心情,
真的,小弟對自身技術及天份匱乏的怨念,遠超過我的S.O.P軍團

dieselkai wrote:
其待大隻佬 E-5開箱 with 大三 拍的大作...(恕刪)


不用期待,絕對不會放上來
小弟在S版放的解毒照,是身負"濕派(spy)"重任
打擊主要敵人,重振M43雄風
其實是臉皮薄,怕人家說
用大三元...也不過如此麻....雖然這是殘酷的事實

大隻佬 wrote:
只是原本想說如果可以上E-5
就可以用135ZA 及 24ZA 來彌補150/F2及25/1.4這兩個缺憾


其實我是覺得還好,既然你有EC-14,那麼35100接上去就擁有135mm的焦段,這應該遠比你接上光圈對焦都要自己來的135ZA要實用,也少了一管鏡頭的重量。

特別是那一管鏡頭還不輕…

大隻佬 wrote:
那我到時候135ZA,及STF 135要選哪一顆阿
現在還有Minolta STF 135可以撿嗎?


STF 135 一直都還是Alpha的現役鏡頭啊。

Sony STF 135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這管也是手動鏡頭。

至於這兩管要選那一管…嗯…坦白說我是覺得蔡頭對我的吸引力沒有這一管高就是了,蔡頭滿地爬,ZA鏡也就羸在自動對焦(如果不要考慮那「神話」到連蔡司原廠都不以為然的MTF表現的話...),要說畫質勝過4/3銀環,那也未必,但是STF的散景是絕無儘有的,而且,我實在也不認為Sony會考慮再設計第二管採用STF技術的鏡頭。

要說「好鏡頭」,這輩子實在是玩不完,要說畫質多麼超群散景多美成像多紮實什麼的,其實玩多了會總會有「哦,就是這樣哦」的感覺,但是有些鏡頭看的不是畫質,而是那特異的性格,真的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Minolta的135 STF或是Contax G的16mm Hologon就是屬於這種鏡頭,幸運的是,因為大部份搞相機主要考慮的還是賺錢的問題,所以這種怪異到註定不會有很多人玩的鏡頭算是少數…

不過上面說的這些純粹只是我的感想,這種鏡頭基本上本人並不歸類在「日常生活用品」當中,所以無所謂推或不推,買或不買,取決於你的好奇心有多重,如此而已。
大隻佬 wrote:
不用期待,絕對不會放...(恕刪)

請大隻佬兄不要見怪
老實說小弟覺得你對拍照的態度
不如挑選器材嚴謹

大隻佬 wrote:
一直到這月用A55配85/2.8 及35/1.8讓老婆覺得我拍照進步了
真是平庸,但一般人都愛大光圈,當然小弟技術無法發揮M43才是主因


說真的,35100雖然說是F2,但就片幅來說,景深大概也就是全幅的F4水準,但是作為人像鏡,其實未必會感覺他輸給更大光圈的定焦鏡頭的。

需要的話可以約個時間一起拍順便交換心得,說不定可以解決你目前遭遇到的一些困擾,畢竟這些問題用文字談太抽象了些。

大隻佬 wrote:
感謝M大的告誡其實事...(恕刪)

題外話 看到大隻佬大的武器全部攤出來 真是令人羨慕-_-"
等你買大三時 可以認識一下 然後借PLAY鏡頭嗎~(逃~)
alphones wrote:
需要的話可以約個時間一起拍順便交換心得,說不定可以解決你目前遭遇到的一些困擾...(恕刪)


真是太感謝囉...
等E-5到手,再找一個前輩有空的時間實地指導一番

經大大分析,135 STF 的確不適合小弟,不過135ZA 那也是打算購入SONY 全幅後才會考慮的
PS:今天已把50-200SWD賣給同好了...我已經開始想他了


關於小豬 wrote:
等你買大三時 可以認識一下 然後借PLAY鏡頭嗎~(逃~)...(恕刪)

SORRY~不熟的朋友,還真不敢借耶
即使是本人在場
因為還真怕 借PLAY鏡頭~~然後~~逃~~@@
開個玩笑
不過可以去上O大的課...
外拍很常帶大三,借PLAY應該很OK...

大隻佬 wrote:
感謝M大的告誡其實事...(恕刪)



大隻佬大
我這邊有幾點心得提供你參考
我跟新加坡一位玩挺大的朋友常常在討論跟你類似的器材話題
後來得到的結論無非是端看你自己平常喜歡拍的題材是什麼

舉例來說
這位朋友玩相機的原因主要是拍家人聚會還有旅遊
他沒有用相機為生的問題
所以他主要選相機是"重量先決"
但是他又注重整體畫質 本身也沒有太受限的預算問題
所以他的居家拍攝是使用Leica M系列
搭配28mm f2.8 與75mm f2.0 (光這支就要兩隻O家大三的錢了)

他本身也有Nikon D700與24-70
但是買了以後他挺後悔的 因為這不是他想要的感覺
沒有Leica輕便 沒有Leica的畫質
在嘗試過Olympus 14-35mm後
他了解到了4/3系統變焦鏡的威力
他直接跟我說用肉眼就可以分辨出14-35+E-5的照片比24-70+D700銳利
(他手上已經有E-5了不過不方便流出sample)
當然這是指低iso的情況
他也比較喜歡O家色彩與整體之畫質
不過在他決定以O家為旅遊主力的同時 他並不是選擇大三搭配
而是Pana 14-150mm + E-5
Pana 14-150mm應該也是目前畫質最佳旅遊鏡
除了難以做出70-200mm f2.8搭FF的淺景深外
這顆鏡頭也沒啥好挑了

我個人的一點建議莫怪
其實你的裝備重疊性有點太高了
簡單來說
FF就是拿來拍人 玩景深控制
所以我會想以FF搭35 50 85 135定焦
O家的大三 用途跟FF有點不同
他不夠淺 但是他比較全能 重點是他也能上山下海 又讓你得到最佳的畫質
如果不捨得讓他在嚴苛環境發揮 那等於被封印了一半的能量
因為要硬拼畫質 SHG再好 也很難拼贏ZA定焦+FF的組合
而GH2+14-140是非常好的錄影利器 反而這組最需要留

我其實不知道你拍攝的習慣
如果可以解釋得更詳細或許大家可以幫你做更精確的分析囉

再舉我自己的例子
我還是認為14-35+E3是目前最適合我的一機一鏡搭配
我拍的東西不外乎就是旅遊風景跟我太太
28端拍廣景 35mm拍人帶景 50mm標準焦段啥都拍 70mm拍特寫
f2.0在室內拉一下iso 拍食物啥也夠了
重點是14-35畫質在變焦鏡中堪稱完美
我也可以負擔這組合的重量 出去玩幾天也不會太累
還有14-35的防塵滴與組裝品質真的值得信賴
剛剛看到別版在討論買顆變焦鏡皇看了7顆全新品都有明顯入塵
我用了14-35 7個月上山下海都還沒半顆入塵
就放心的拍吧!






大隻佬大 上面不是真的說要跟您借鏡頭啦

我只是覺得 怎麼買了一堆定焦的SONY系統 又加上E5大3
E5大三 諾要比景深 效果也比不上那些85跟135
這兩種系統並存的理由為何? 馬克大講的蠻不錯 看題材才能瞭解您的需求
看到你的武器 小弟真覺得五花八門玲瑯滿目呢

如果是我會選擇極端的搭配 FF 加85或135 拍人像 能拍到全身照 玩弄淺景深好良伴

E5+12-60 還有35-100 前者拍人帶景有24端能用加上變形效果偽的廣角 出門旅遊一鏡搞定輕鬆自在無負擔
35-100中距離 好幫手 其他拍攝全靠它了 畫質及性能無可挑剔

markhsu1109 wrote:
大隻佬大我這邊有幾點...(恕刪)


其實就我觀察身邊比較認識、同樣在玩攝影的朋友,玩久之後,對器材的選擇往往不是只看畫質這單一層面,有趣的是,大家都有「越拿越小隻」的現象。

所以我也是在有了4/3之後,陸續進了GF-1以及Contax G2,考量的點也很單純,就是體積和畫質,或許應該說,我的整個系統考量的都是重量跟畫質的平衡,我很能夠理解出門時那種從防潮箱選擇器材時的猶豫心情,選了短焦鏡頭,怕長距離打不到,帶了長焦,怕短距離無法應付,要全帶,不要說大三元,光是1260和50200的重量就有點負擔。

所以現在出門,跟家人出去,我常常是GF-1加餅乾鏡和50200搭配,或是帶著1442和40150和GF-1餅乾一起用,平常一個人隨身我是帶著Contax G2和GF-1餅乾,假日一個人出門散步多半是E-3跟1260。

器材永遠都有個微妙的平衡在,以一般人非專業拍照的比例來說,防潮箱裡住的鏡頭如果在六管以內,還有機會平均一個月帶出門散步一次,超過這個數字,多出來的通常就會被冷落的很厲害,出門的時候,背包裡最多是一機兩鏡或是兩機三鏡,一機超過三鏡,通常也會有一管多出來的幾乎沒機會被裝上去,就算裝上了也只拍個幾張。

所以KIT組通常都是搭一機兩鏡也是這個道理,久了會發現真的使用牽最高的往往也就是一機兩鏡,最多一兩顆像微距或大光圈之類的特殊鏡頭。

大三元胡的台數是高沒有錯,但是如果把把都想胡大三元,會平白喪失許多連莊自摸的機會,拍照跟打麻將一樣,重點是贏錢,把把都只湊大牌往往輸的比贏的多,順勢而為比較重要,畢竟拍照不比打高爾夫,要走的距離沒兩樣,但卻沒有球車和桿弟幫你背相機包。

當然,如果身邊的女王能養到願意幫你背器材的就另當別論,不過,這種例子絕無儘有就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