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重返O家了(EM5,EP5&EM10),文雜圖多請慎入!


eddielu wrote:
所以RX100真的對女性以及一般使用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但是比起來,
鏡頭有更好光學特性的Olympus XZ-2就相當冷門了.感光元件較小...(恕刪)


大大真是O家的忠實擁護者
拍的照片也都O家相機的特色真的很棒

小弟最近也在考量兩萬元級距的相機
大大提到的幾個機種都有參考過
Fuji發色真的吸引人
但是價格跟體積真的是有高了些
而低價位的XA1除了體積跟XM1差不多外
也不知幾時才會在台推出
一直以來就是在EVIL與高階隨身類單機之間抉擇
所以就變成EPL5與RX100的對決
大大提到Olympus XZ-2的鏡頭光學特性比RX100好
但是有網友提到EPL5的kit鏡遠遜RX100的蔡斯鏡頭
難道EPL5的kit鏡真的會連XZ2都不如嗎?
台中阿杰 wrote:
Fuji發色真的吸引人
但是價格跟體積真的是有高了些
而低價位的XA1除了體積跟XM1差不多外
也不知幾時才會在台推出
一直以來就是在EVIL與高階隨身類單機之間抉擇
所以就變成EPL5與RX100的對決
大大提到Olympus XZ-2的鏡頭光學特性比RX100好
但是有網友提到EPL5的kit鏡遠遜RX100的蔡斯鏡頭
難道EPL5的kit鏡真的會連XZ2都不如嗎?


阿杰大,您也是台中人呀??

不好意思,我可能誤導您了.我所謂的"XZ-2的鏡頭光學特性比RX100好"是指
XZ-2的光圈到望遠端都還有f/2.5,一般來說,要"恆定"大光圈的變焦鏡,塊頭
都不會太小.所以XZ-2能把這樣的鏡組塞入隨身機裏,也算是蠻不錯了.當然LX7
也有不錯的鏡頭.只是好像一般沒看到有人做單眼鏡頭單獨來和DC鏡頭PK的測試,
所以我也無法評論RX100的鏡頭是否真的比m43 kit鏡來的優秀?

可以參考一下這個討論串: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46&t=2884268&p=8
RX100在解析力上佔的優勢,有一部分也是來自於2000萬畫素.其他小感光元件
相機如XZ-2,在resolution上自然是會差了許多.

如同Dpreview的測試結果:
The RX100 is capturing detail comfortably beyond 2600 lph, which
is the sort of figure you'd expect of a camera with 3648 vertical
pixels


不過kit鏡也分好多顆呀!像我自己就覺得P14-45就還不錯.
先不管感光元件畫素,P1445的解析力及色像差都不錯.
廣角端(左:O1442,右:P1445)上面是MTF-50,下面是CA.


望遠端(左:O1442,右:P1445)上面是MTF-50,下面是CA.


其實若不考慮Tilt Screen,我覺得E-PM2比較超值,也比
E-PL5輕巧許多.

Fuji的APS-C無反除了體積不小,還有一點讓我無法下手的是..{鏡頭好貴}.
跨系統的鏡頭負擔實在是太重了,畢竟我們不是家底厚的人.(一分錢一分貨,
X mount 鏡頭+Fuji發色真是迷人...等X-M1降價吧!)

最近我是先敗了Canon EOS M.大概不會有人像我一樣,先買鏡頭再買機身.
因為一看到EF-M 11-22mm 有貨就先買了.說真的,以那個價錢,重量和畫質,
我還真的找不到哪家微單可以有這樣超廣角+防手震的公司貨?
結果只好再去買了組EOS M+22mm來配, EOS M機身就算是先拿來玩玩看的吧!
先玩鏡頭,機身改進部分就慢慢再等下一代吧!這樣至少我也有超廣角了.

還有EOS M的multi-shot noise reduction 也蠻好用的.O家可以考慮也跟進吧?
善用放大對焦,兩秒自拍與IS,暗暗的室內,用多框除噪四連拍.(11-22mm,ISO3200)


(11-22mm,ISO1600),也很乾淨.

eddielu wrote:

阿杰大,您也是台中人呀??

不好意

eddie大為了11-22買了EOS-M? 怎麼不考慮M43的7-14&9-18,這樣多一台機身不是很麻煩!
block wrote:
怎麼不考慮M43的7-14&9-18,這樣多一台機身不是很麻煩!


呵呵~是呀!論畫質,7-14mm絕對是首選...但是它也可是相當地"貴""重"呢!
而且還不能掛CPL

手上已經有三台Olympus M43,其實暫時也不想一直投資在m43系統上.
不然以後萬一要換系統就頭大了.

趁著價格大跳水,就來玩玩EOS M吧!除了有熟悉的觸控螢幕,也懷念以前
用Canon 拍人的色澤. 最重要的是,這幾隻EF-M鏡頭都是CP值蠻高的.
像EF-M 11-22mm:
"EF-M 11-22mm f/4-5.6 IS STM有效配置了2片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和1片UD(超低色散)鏡片。考慮到廣角鏡頭光線入射角度較大的特點,通過新設計的光學系統提高了邊緣的分辨力和對比度,圖像整體都能獲得銳利的畫質。UD鏡片可良好地補償畫面邊緣的色像差,抑制被攝體輪廓等處容易產生的顏色錯位。所有鏡片都實施了具有高透光率及理想色彩還原性的超級光譜鍍膜,能夠有效聚光、抑制眩光和鬼影。另外,EOS M系統的後焦距較短,活用此特點鏡頭能夠設計得更小型。此款鏡頭的光圈單元為7片葉片的圓形光圈,燈飾等點光源能夠虛化為漂亮的圓形。EF-M 11-22mm f/4-5.6 IS STM在註重光學性能的EF鏡頭群中也屬高性能鏡頭,能進一步幫助EOS M實現豐富的表現力。 "

"EF-M 11-22mm f/4-5.6 IS STM是EF鏡頭的廣角變焦鏡頭中首款搭載IS影像穩定器的鏡頭。全焦段可獲得最大相當於約3級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其作為廣角鏡頭本身就不易產生抖動,再配合性能已獲得廣泛認同的IS影像穩定器,更有利於低光照場景下手持拍攝。"

"EF-M 11-22mm f/4-5.6 IS STM採用導螺桿型STM步進馬達,可近乎無聲地迅速驅動對焦鏡片,優勢是短片拍攝時不易錄入馬達動作音"

還有很重要的一些點像是:
EF-M 11-22mm/f4~5.6: 最小光圈:F22-32,最近拍攝距離:0.15m(放大倍率 0.3倍),支援全時手動對焦
EF-M 22mm/f2 :最小光圈: F22, 最近對焦距離: 0.15m (放大倍率: 0.21倍),支援全時手動對焦


EF-M18-55與EF-M22都是台灣製造耶!有買雙鏡的才真算是"愛呆丸"啦!

我自己感覺用APS-C的EOS M,未來應該有不錯的發展.目前雖然機身性能還沒最佳化,
但也因此相當便宜...就當是買一台高階隨身機來玩玩看吧!(全套的錢還買不起E-PL5)
我猜下一代的EOS MII就會蠻搶手了. 尤其還可以用原廠轉接環來玩EF/EF-S鏡頭.
這算是玩鏡頭而不是玩機身吧?
eddielu wrote:
阿杰大,您也是台中人...(恕刪)


不過EPL5內附的kit就是畫質較差的P1442
其實本有考慮EPM2,畢竟畫質應該一樣價錢更便宜更輕巧
差異就在轉盤跟翻轉螢幕
但是似乎不太好買呢
我是想用禮卷趁周年慶去法雅客買,法雅客似乎沒賣EPM2
而最剛開始考慮的就是EOSM
畢竟這價位的畫質實在是太無敵了
可惜EOSM的機身性能太差
無防手震且對焦追焦慢存檔也慢
對於即將拍小孩的我來說未來可能會不夠用
不然那顆定焦+機身相當的超值阿
可惜實在是小孩出生等不及EOS M2了
話說回來O家的鏡頭也不便宜吧
現在17mm/f1.8的一顆新品可要一萬五六千
真的讓我驚了一下要不要直接買RX100一勞永逸無後續花費
但總感覺花更多的錢去買不可換鏡頭機是有點不甘阿
台中阿杰 wrote:
其實本有考慮EPM2,畢竟畫質應該一樣價錢更便宜更輕巧
差異就在轉盤跟翻轉螢幕
但是似乎不太好買呢
我是想用禮卷趁周年慶去法雅客買,法雅客似乎沒賣EPM2


我是買水貨,基本上萬元以內的相機,我就會考慮公司貨的差價了.
E-PL5與E-PM2都是一樣的CMOS,感覺都比OM-D還清晰一些.
沒模式轉盤對我倒是還算可以接受(EOS M也沒有)
隨身機還是輕巧為主,多了個旋轉螢幕也多擔心它會壞呢!

台中阿杰 wrote:
而最剛開始考慮的就是EOSM
畢竟這價位的畫質實在是太無敵了
可惜EOSM的機身性能太差
無防手震且對焦追焦慢存檔也慢
對於即將拍小孩的我來說未來可能會不夠用
不然那顆定焦+機身相當的超值阿


對呀!我的邏輯就是EOS M拍風景,所以廣角泛焦沒有太多對焦
速度的問題.也許這也是這顆在日本賣到缺貨的原因之一?有了
這顆,出國旅行就方便多了.
已經習慣P20/1.7的慢拍,所以22/f2的速度與可用光圈(f/2.5)
倒也不是太大的問題.I can live with it.這顆算是Canon給
的Bonus了.
至於拿來打小孩這件事,還是要交給25/1.4與45/1.8這兩顆m43
的鏡頭蓋了.


台中阿杰 wrote:
真的讓我驚了一下要不要直接買RX100一勞永逸無後續花費
但總感覺花更多的錢去買不可換鏡頭機是有點不甘阿

哈哈~~您都會上來01了,您覺得"一勞永逸,無後續花費"這種事可能會發生嗎?
當然RX100II絕對是隨身精品,但是"滷肉飯"才能夠填飽肚子呀!

大小來PK一下,{E-PL5+45/1.8} V.S. {EOS M+1122STM)

以微單來說,這顆EF-M1122的質感真好!一樣是3",EOS M的螢幕也
是看來大很多,畫質也較好看...就是功能真陽春,對焦頂慢

等效28mm(m43的14mm)拍起來,家中浴室只有這麼大.


等效18mm(EOS的11mm)拍起來,浴室就可以變這麼大.
感謝eddielu大的很多建議分享
小弟於周末入手了EPL5
其實很想買EPM2就好了~
無奈有新光禮卷要用限制了只能在新光法雅客購買
只好XX捏著買了ELP5
EOS M 好像什麼都好耶
連鏡頭也比M43便宜的樣子
只是現在流行惟快不破
EOS M就慘在慢會限制很多拍照的場景
不過像大大這種多機流就不用擔心啦
需要快就拿O家, 慢拍就C家
樓上這兩張小弟喜歡O家拍的耶
雖然色比較冷但對比強烈且較利
尤其窗外的藍或許不是真實色但拍起來就是很有fu
C家就一貫的濃暖色調,倒是窗外景色是比較忠實呈現的
O家C家真的有各自擅長的地方啊
不過EPL5用16:9的螢幕真的感受到比較小真的比較可惜
接下來就是存下一筆錢買定焦鏡了
台中阿杰 wrote:
小弟於周末入手了EPL5
其實很想買EPM2就好了~
無奈有新光禮卷要用限制了只能在新光法雅客購買


恭喜入手好機器!E-PEN絕對不會讓您失望的.
看來尊夫人週年慶敗的不少呀?可以有那麼多禮卷可以用.

台中阿杰 wrote:
C家就一貫的濃暖色調,倒是窗外景色是比較忠實呈現的
O家C家真的有各自擅長的地方啊

古語常說O家藍(Ocean Blue?),不過從CCD換到CMOS,這個
"藍"就不知是感光元件有特調還是Truepic有刻意放大藍色訊號了?
E-PEN的好處之一就是,拍RAW檔很銳利,但是幾乎都不用後製就可以
轉出了.JPG直出也很棒.但缺點就是拍黃種人的膚色不美...
就不知尊夫人以後會不會有意見了?(直接再批准特支費買X-M1?)

台中阿杰 wrote:
不過EPL5用16:9的螢幕真的感受到比較小真的比較可惜

是滴!!
我猜想是因為要有翻轉螢幕,所以不得不塞入這個尺寸的螢幕.不然整機的
尺寸比例就會"走鐘"的不"文青"啦!就像Apple之於Moto...後者造型完全
不潮!
但是m43的感光元件比例,用了16:9的顯示屏,結果就是3"的螢幕只能顯示
約2.6"的圖片大小.不像EOS M的圖片顯示是滿框,而且觸控Icon也較大.
只能說有一好沒兩好啦!
果然買相機就會很想買鏡頭
但是O家的大光圈定焦鏡都好貴要存很久
現在kit鏡又好長一根光圈也小
發現P家14mm/F2.5二手鏡價位可以較快入手
想請問大大這顆搭配EPL5會有水土不服的狀況嗎?
在對焦狀況跟發色方面與1442kit比較如何呢?
值不值得入呢?還是多存點錢上17mm/F1.8?
非常希望找到一顆夠小的鏡頭蓋適合隨身攜帶阿
台中阿杰 wrote:
果然買相機就會很想買鏡頭


是呀~玩m43相機,如果沒有幾顆定焦,那就白來了這一遭.
雖然這幾顆定焦的散景,因為感光元件小所以沒有FF來的奶,
不過也因為景深較深,所以拍攝主題不會太糊外,也仍能保
持有大光圈所提供的高速快門.
尤其是這幾顆定焦在f/2以下就有很銳利的成像,拍起來,
立體感更容易表現出來.

台中阿杰 wrote:
發現P家14mm/F2.5二手鏡價位可以較快入手
想請問大大這顆搭配EPL5會有水土不服的狀況嗎?
在對焦狀況跟發色方面與1442kit比較如何呢?


14/2.5算是一顆高CP的鏡頭.雖然用在Olympus無法校正色散(CA),
但是本身的解析力與色散控制都相當不錯,的確是輕便出遊的好選擇.搭
E-PEN的對比發色,我自己覺得也都不錯.


但是我相信蠻多人最後還是把這顆冰在防潮箱中(包括我...)
因為其實現在新的Kit鏡在廣角端的畫質也不錯.14/2.5說
廣不廣.加上放大倍率又不高,所以很難拍出淺景深的感覺,還不如
我拿X14-42在望遠端可以有30cm近拍+0.34X放大.所以說不
定網路上有不少朋友願意便宜賣你哩!

O17/1.8還真的是最方便的一機一鏡的好選擇,雖然它的光學
性能不能稱得上很優秀(MTF及CA),但是等效35mm的焦段的確
是最方便的街拍利器.

我自己現在還是最愛P20/1.7與O45/1.8.前者對焦雖不快,
但畫質最是寫實.街拍,拍美食都很合適.而O45/1.8可以拉出的
立體感則是我的另一偏好,當然很多人有的Panny 25/1.4,能
掛上Leica認證,自然也不是吃素的.聽說要有這個認證,是必須
在相機無修正狀況下,畫質也要有夠水準才行.總之,不論是FF,
APS-C還是43機,等效35與50mm都是必備的,要打人,就加一管
85mm的大光圈吧!

當然如果您最後還真是要收集P14/2.5+O17/1.8+P25/1.4
(or 45/1.8),說不定乾脆痛一次,只買P12-35mm/f2.8也是
更務實的選擇.OM-D版上,用1235拍出的毒照可真是不少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