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zukaman wrote:日本店頭價格- E-M1機身 (BCL-1580組合) 145000円前後- E-M1 12-40mm F2.8 鏡頭組 220000円前後-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90000円前後 以*匯率*0.9來計算E-M1 $39kE-M1 + 12-40mm F2.8 $59k12-40mm F2.8 $24k覺得12-40mm將會對12-35mm形成強大壓力 至於E-M1, 恐怕是對手上有4/3鏡頭的玩家比較有吸引力? 畢竟那機身價格快要可以買FF入門機了或除非E-M1性能畫質又能比E-M5更高一級
猜測可能沒這麼好的價格, 否則不只打到1235, 順便連自家的12/17都會被打到了雖說那顆12有小體積的優勢, 不過聽說近期出的都是MIC?否則更好就是把12/17也給砍一下25mm那顆價格與光圈差異較大, 應該不會被掃到
aolouga wrote:還是希望12-40能帶來驚艷,而不是為了與P家搶市占下妥協的產品...(恕刪) 沒錯...對於O粉而言,價格不是問題(小弟已經不是O粉了)比起大大所慮...小弟更私心期待一次就把12-40做到最好(畢竟比12-35大,長,貴,還少了防手震)千萬別因為存有14-35/2障礙&包袱如果可已在這樣的大小,達到SHG標準相這棟樓的負評將不攻自破雖然比起這顆,小弟更期待金主雷克斯 剛發表的 16-70/F4
也許這樣說有些病態,但是個人看到乳摸的價格時,還真的是有些失望若真是如此,依照Olympus過往的訂價策略,這代表12-40要達到14-35水準的可能已經消失了當然,這樣對Olympus來說才是真正利基搶市的產品犧牲一些畫質,與12-35類似的價格,自然較能夠吸引消費者掏出口袋中的小朋友但在未確定前,個人仍然衷心期待上面的話是錯的希望12-40是個可以跟14-35相較的SHG等級產品即便它的售價要超過35K~40K,我仍然準備好要擁有它
受限於比4/3小的體積重量, 要達到過去光學水準恐怕真的不容易加上如果價格高到4萬, 那還不如加碼上FF算了, 這是避免曲高和寡的市場問題了如果真想要14-35畫質, 買台EM1來搭配不就好了?可以享有最新的電子功能, 又能擁有最好的光學
大隻佬 wrote:沒錯...對於O粉而...(恕刪) 看來我們期望的點相同...等效24-100,體積不要太大,恆定F4,這樣就很好了結果竟然是出在NEX上aolouga wrote:也許這樣說有些病態,...(恕刪) 我想...要能跟1435這種鏡頭比,要擔心的不是價位,而是體積與重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