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io爸爸的相片書 [教堂] 畢生鉅著 製造耶穌

十四, 教會是什麼?


搖滾明星米克杰格說, 耶穌真的很神奇, 但我不喜歡教會, 教會弊大於利. 我們基督徒可以不去教會嗎? 什麼是教會? 為什麼要去教會? 力克在信主前對教會沒有好感, 覺得枯燥乏味…
148
PA27038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現在力克不只喜歡教會, 更加熱愛教會. 從聖經中可以找到為什麼要愛教會…
1. 神的子民. 彼前2:9,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 有君尊的祭司, 是聖潔的國度, 是屬神的子民.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 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 現在却做了神的子民.
149
09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以水平的關係來看, 我們是團體的一份子, 教會包括全世界四面八方, 從古至今, 凡承認耶穌之名的人. 我們成為教會的一份子, 不是因為我們的出生, 而是因為我們的重生. 我們會以神奇的方式, 成為耶穌的一部份, 有新生的樣式, 洗禮從水裡出來, 象徵復活, 和耶穌一同復活, 開始新的生命.
150
OLYMPUS DIGITAL CAMERA_1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2. 神的家庭. 約一5:1,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 都是從神而生. 凡愛生他之神的, 也必愛從神生的. 這是說, 當你與神建立關係後, 你就進入了神的家. 其他人也都是神的兒女, 也就是你的兄弟姊妹.
151
OLYMPUS DIGITAL CAMERA_18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教會應該要合一, 不然外人怎麼會對教會有興趣? 耶穌在死前也禱告要我們應該合一讓世人相信. 保羅也要我們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可是不能為了要合一而放棄真理. 聖奧古斯丁祈求, 在信仰真正的本質裡, 我們信仰的核心, 應該就是合一, 其他非核心的事物則應給予自由, 人們可以相信不同的東西, 要以愛為本.
152
OLYMPUS DIGITAL CAMERA_1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如果信心消退, 自然就會遠離基督. 就像從火爐裡拿出來的煤火, 不久就會變黑暗, 等到放回火爐中就會又著火發旺起來, 火爐就是教會就是神的家.
153
OLYMPUS DIGITAL CAMERA_3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3. 基督的身體. 林前12:27, 保羅說, 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 並且各自做肢體. 其意我們就是教會, 也是世人眼中的基督. 所以不論在哪裡, 我們每個人都代表基督, 在家裡, 職場, 休閑處, 公共場合. 16世紀的改教家加爾文認為教會就是基督.
154
OLYMPUS DIGITAL CAMERA_4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美國温約翰牧師說一個故事, 有個會友替一位落難的人找教會求助, 在沒有反應的情況下, 只好在自己家裡住了一星期, 直找到工作. 他本以為沒有人會幫性, 結果温牧師說他已經有教會幫忙了. 我們每個人都是肢體, 也都有獨特的頁獻.
155
OLYMPUS DIGITAL CAMERA_4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4. 神的聖殿. 教會是神讓我們一同經歷和神同在的地方. 神在哪裡? 弗2:19, 這樣, 你們不再做外人和客旅, 是與聖徒同國, 是神家裡的人了, 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 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各房靠他聯絡得合適, 漸漸成為主的聖殿, 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 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156
OLYMPUS DIGITAL CAMERA_4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新約對此的答案是, 神住在你裡面, 祂就在那裏. 聖奧古斯丁曾說, 祢為了自己創造我們, 我們的心惟有在祢裡面才得以安息, 所以我們與神同在. 我們是教會, 是聖靈的殿, 每當聚集在一起, 就可經歷奇妙的事情. 外人參加我們基督徒聚會時, 有時會說, 不知為什麼, 這兒的氣氛真好, 好像經歷與神同在. 耶穌說, 若有二三個人奉我的名聚集, 我就在當中.
157
P817012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5. 基督的新婦. 教會是基督的新娘, 因為基督信仰的中心是愛, 像父母和子女, 像夫妻關係, 你還記得你們新婚時和對方的感覺嗎.
158
P817013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我們可以只做基督徒而不上教會嗎? 答案是, 我們不上教會, 我們就是教會. 加入教會只有一個方法, 求神可憐我這個罪人, 神會以祂的大愛說你是屬我的子民, 你是我的家庭, 你是我的新婦, 你是我的殿.
159
P817009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父啊, 感謝你讓我們成為你的子民, 成為祢家中的一份子, 成為祢世上的身體, 好讓人們從我們身上看見耶穌. 感謝祢讓我們知道在聚集時, 有祢的同在, 感謝祢那麼地愛我們, 把我們當做祢的新婦, 阿們!
160
P817012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十五, 如何活得更精彩.

人不能活二次, 也不能彩排, 每個人都會犯錯, 要如何活得更充實和更精彩?
161
P817008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1. 我們不要活在過去的世界
羅12:1, 弟兄姊妹們, 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 看看神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吧, 我們與神建立關係就得著自由和生命, 所以你們應當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 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 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 純全, 可喜悅的旨意... 從今以後再也不要仿效這個世界了, 我們被呼召成為正常的人…
162
P817006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每天我們都會活在許多的識探和壓力, 做好自己就行, 不要效法世界. 上帝沒有要你丟棄美好的事物, 祂希望你擁有美好豐富的人生, 抓住祂為我們準備的寳貝.
163
P817008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愛, 真摯的愛, 沒有偽善, 不會戴上面具. 上帝知道我我們黑暗的一面, 但祂依然接受我, 因此我也應該接受自己, 做真實的自己, 如此才能和別人建立關係. 上帝也創造性, 這是美好的禮物, 從創世紀就如此說明, 要合為一體, 不過要在婚姻終生承諾的保護下才行. 一夜情或不忠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 會傷害到他人, 上帝不想看到人受傷害. 上帝赦免人, 是因為上帝愛你, 把過去的罪擦掉, 讓你有個新的開始.
164
P817012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愛, 火熱的愛, 羅12:11, 殷勤不可懶惰, 要心裡火熱, 常常服事主, 保持靈裡的熱情… 重點是要持續下去. 人的感覺時時在變, 不一定會時常充滿聖靈, 也許太累就會離開聖靈.
165
P817008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花時間和上帝交流, 可以讓我們和祂的關係更加親密, 但不表示我們要時時刻刻讀聖經和禱告. 我們要把金錢和時間交給上帝, 也要把口舌交給上帝, 你的話能讓別人一整天都不開心, 甚致摧毁他人的一生, 其實可以用言語祝福他人, 不花錢, 却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
166
P312006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聖奧古斯丁說, 服事神是無比自由的事, 越服事上帝就越感到自由, 但也需要付出代價, 將身體獻上, 當成活祭. 不要不好意思表達自己的信仰… 上帝的旨意是美善喜樂的, 可以發現新生命.
167
P227044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完結
我不信教 而且這是攝影討論區
所以我就只對畫面說一點個人看法啦

教堂其實是一個很硬的主題
不能純粹的把教堂當一般的建築類拍攝
拍的隨便 人家說你輕浮
拍的謹慎 人家說你強加信仰

此外 教堂結構總體來看 寬的太寬 高的太高
構圖上很難抓到一個平衡點

鑑於上面兩點 個人是不碰教堂類的拍攝的

不能否認樓主的作品超過水準
但多數是經過裁切之後的構圖
同時 也加上了色彩濃厚豐富的元素
所以還能稱得上賞心悅目

建議樓主可以試試上面所說的
試試全幅構圖不裁切 同時切換成黑白模式
應該可以理解我講的重點
暗房教父 wrote:
我不信教 而且這是攝...(恕刪)


果然不愧為教父, 很多相片真的都有些裁切, 年紀大了, 怎麼拍都好像都是歪歪的, 只好回來切, 不過其他的幾乎都沒有動, 是應該要玩一些變化了, 不只黑白, 連O家最有名的戲劇濾鏡都忘了使用...

謝謝建言!
製造耶穌 (Misquoting Jesus)
巴特.葉爾曼 (Bart D. Ehrman) 黃恩鄰譯

這本書由朋友大力推薦, 不過被我放在案頭有一陣子, 等到有空時隨手一翻, 頓間震驚不己, 平常我們對聖經的態度和看法也許都要改變. 這本書完全不是要大家遠離聖經, 反而是要對這本經書更加深入思考, 而不是人云亦云, 讓我們在更瞭解聖經之後, 才會更接近耶穌, 信仰更加純正.
01
P227045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所以現在摘錄一些內容, 以供大家參考. 由於版權所有, 這兒幾乎都是從書中摘取, 也就是說都要加上引號, 請勿轉傳或做商用, 欲讀全文請購買中英文書籍閱讀.
02
P227045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這兒的節錄已經假設大家對於猶太教/基督教或是新/舊約聖經等歷史發展有基本的認識, 所有的細節就不在這兒敍述, 直接進入討論.
03
P227045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第一章 基督宗教(聖經)的開始
猶太教是西方文明中第一個”經書的宗教”, 而基督教對書籍的態度, 因此也受其啟發和影響. 早期的多神信仰則幾乎是以儀式和獻祭等行為來崇拜神祇, 不必從書中學習任何生活倫理的準則.
04
P227045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古代西方世界有許多的宗教, 猶太教在某些事情上面非常獨特, 篤信一神信仰, 此神還是創造並掌管這世界的神. 上帝只有和他們立約, 只敬拜這唯一的真神, 並把所有的事情都寫在神聖的經書上, 其中包括了傳統, 祖宗, 習俗, 道德與律法.
05
P227046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到了耶穌的時代, 衪本人就是猶太教的拉比 (rabbi, 老師), 他接受了妥拉 (torah, 律法, 包含五部書, 也稱為摩西五經) 的權威性, 並把這些經書傳授給門徒, 主要都是視這些經書為至高無上的猶太人. 基督教也相同地把神聖典籍視為神聖權威的來源, 從一開始就是經書的宗教.
06
P227046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新約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最重要的就是四本福音書, 因為所有的人都會想要知道耶穌的生平, 教導以及他死亡和復活的種種事蹟. 除了新約的這四本福音書, 當時還有很多的福音書, 包括多馬福音或是抹大拉馬利亞福音書.
07
P227047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早期使徒們的事蹟以使徒行傳被收錄在聖經裡, 其實還有不同針對使徒寫成的書, 包括彼得行傳, 多馬行傳, 和保羅行傳.
08
P227046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使徒保羅寫了許多信件給各地教會, 試圖解決在各地發生不同的問題, 最後有13封信件被收錄到新約之中. 其實當時有不同人寫給不同教會或是個人的信件, 其中只有21封書信被列入新約之中. 這些書信大多被懷疑是由其追隨者或是另有目的的人所寫. 歌羅西書就是這類冒名書信, 它不但強調這封書信的重要性, 還提到一封失傳的信 ”你們唸了這書信, 便交給老底嘉的教會, 叫他們唸, 你們也要唸從老底嘉來的書信.”
09
P227047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最後約翰所寫的啟示錄是以天啟文學的類別被收入新約中, 其餘的天啟文學彼得啟示錄, 黑馬牧人書等等也在當時被廣泛閱讀.
10
P227046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基督教團體在當時必須面對猶太人或異教徒的對抗, 甚致還要受到官方的逼迫. 許多皈依基督教的知識分子, 寫了許多著作以理性論述來捍衛這個新興信仰, 強調這是宣揚道德行為的宗教, 絶不會威脅帝國社會的結構, 更不是危險的迷信, 這些著作被稱為護教學.
11
P227046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除了外部的威脅逼迫, 基督徒的內部對於真理也有許多的解讀, 保羅就曾指責許多假教師, 這些假教師的團體也會著書來強調自己的正統性, 這會造成後來新約內容的修改. 最早的聖經注釋, 第二世紀諾斯底主義者赫拉克里翁 (Heracleon) 所寫的約翰福音注釋, 就是一個異端的作品, 可是在當時非常流行.
12
P227047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最有名的異端就是基督徒哲學教師馬吉安 (Marcion), 也是第一位真正編定經書”正典”的基督徒. 他只接受保羅的教導, 相信人只有靠對基督的信心而非猶太的律法, 才有資格站在上帝面前. 最後認為舊約的上帝和新約的上帝不相同, 二者差異極大, 一位是猶太人的上帝, 賜下嚴厲的律法, 另一位是耶穌的上帝, 用犠牲和愛來拯救人類. 他的正典中, 連福音書都只收錄被改編的路加福音, 更沒有任何的舊約經卷, 尤其內容還大加修改, 使其更符合他的教導.
13
P227047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由於馬吉安的影響, 導致有許多學者開始對新約正典的成形投予較多的關注. 最有名的是法國高盧地區里昂的主教愛任紐 (Irenaeus), 寫下長達五卷的”駁異端” (Against Heresies) 來反駁馬吉安及諾斯底等異端.
14
PC25175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今日的基督徒也許會以為, 新約正典是在耶穌死後沒多久的某一天突然就出現的, 其實剛好相反. 新約正典的決策過程並不是渾然天成的, 過程更不是一帆風順, 相關的爭論細節非常冗長, 有時更是針鋒相對. 光是新約這27卷被列出來就已經是第四紀後半葉了, 由亞歷山大城的主教亞他那修 (Athanasius) 所提出. 後來又爭論持續了數百年才成形現在的聖經.
15
PC25176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待續...
第二章 早期基督宗教作品的抄寫者
在古代世界, 複製書本唯一的方式, 便是逐字遂句抄寫, 用手工一次只能抄寫一本. 尤其早期教會沒有專業的抄寫者, 他們不像猶太人抄寫經書那麼嚴謹, 可能看錯, 聽錯, 拼錯, 甚致熱心地加上一些文字修改. 他們偶而會更改文章的內容, 有時候是偶然的錯誤, 有時候則是蓄意地更動內容.
16
PC25177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每一本的抄本內容都會不大相同, 有些更動的幅度還很大. 公元一世紀, 羅馬哲學家塞內加 (Seneca) 在一篇關於憤怒的著名文章中, 提到 ”某些無生命的東西, 例如那些因為字體太小而被我們摔到地上, 或因為錯誤百出而被我們撕碎的抄本”, 這無疑會令人沮喪和抓狂的.
17
PC25188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早期的書籍沒有標點符號, 這種連續書寫的文章閱讀起來是曠日廢時, 更遑論要理解內容, 所以抄寫起來更是容易出錯. 例如godisnowhere, 可以理解成上帝正在這裡, God is now here; 也可以理解成上帝不存在, God is no where. 至於 lastnightatdinnerisawabundanceonthetable? 更會有許多不同的意思了.
18
PC16000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黑馬在異象中抄寫老婦人所給的小書 – 黑馬牧人書 (第四紀的西乃抄本Codex Sinaiticus 還將該書列入聖經), 其間就發生了許多問題, 他表示, “不知道該如何區分不同音節” 也許他不擅長閱讀文字, 或是沒有受過專業文書訓練, 對於連續書寫 (scriptur contina) 會有更大的問題.
19
PC16000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考察証明早期聖經的抄寫者大多是有需求的人自行抄寫, 而非專業文書訓練的書吏. 第三世紀教父俄利根曾抱怨, “如果不是抄寫者的疏忽, 就是其他膽大妄為的傢伙故意扭曲, 使這些抄本之間出現這麼大的差異. 他們若非疏於檢查自己所抄寫的文字, 就是在檢查的過程中隨意增加刪減.”
20
PC16001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馬吉安修訂的十一卷新約正典, 其中就刪除了不符合他認知中的保羅部分. 所以反對者愛任紐就有批評, “拆解保羅書信, 刪減使徒的話語, 毁棄那創世的上帝,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之父, 並移除使徒所引用的先知書. 使徒藉由那些段落教導我們, 在主降世之前, 先知就已經宣告過了.”
21
P512014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要如何確保不被修改? 簡單來說, 沒辦法! 所以啟示錄22:18-19在文末就有嚴厲的警告, “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証, 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什麼, 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 這書上的預言, 若有人刪去什麼, 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
22
P512014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第五世紀拉丁基督宗教學者魯菲努斯 (Rufinus), 曾在俄利根著作的翻譯中發出更嚴厲的咒詛, “我實實在在地站在神聖父,聖子和聖靈面前, 懇切請求大家, 凡是翻譯或閱讀這些書的人, 都要憑著他對於即將降臨的天國, 死裡復活的奧袐, 懲罰魔鬼及其天使的永恒烈火的信仰. 他若不想進那滿是哭泣, 咬牙切齒, 烈火不滅, 靈魂不死之地, 就不應添加也不減損, 不插入或修改經文, 並對照原稿校對自己的副本.”
23
P512015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梵諦岡抄本 (Codex Vaticanus) 在梵諦岡圖書館發現, 為至今保存最好的抄本, 不過其中也發現蓄意更改文本內容的事例.
24
P516092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其中的希伯來書開頭, 一般都是 “基督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 (Pheron) 萬有”, 然而在此抄本中被改成相近的 ”顯現 (Phaneron)”. 在數個世紀之後, 另一位抄寫者又將其改為原來的托住. 後來又有另一位抄寫者將其再改為原來的顯現, 並且在空白處加上注記, “愚蠢, 騙徒, 別亂更動舊的文字!” 顯現萬有和托住萬有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意義.
25
P516093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當錯誤造成, 就會永久留在抄本上, 而下一位抄寫者不但會複製前一份抄本的錯誤, 而且還會再加上自己的錯誤. 甚致於還有第三種錯誤就是有人想要再修正回來, 反而更修正錯誤. 如此的錯誤如果一直持續到十個抄本, 那會累積多少的錯誤?
26
P516093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既然錯誤這麼多, 我們怎麼期待看到當初寫下的原文? 簡單的答案是, 原文根本不可得.
27
P512015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保羅的書信大部分都是由口述的方式, 由抄寫的秘書代寫的. 加拉太書中, 保羅還加上一段後記, “請看我親手寫給你們的字是何等的大呢!” 以表明這真的是他寫的信.
28
P615015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那麼, 這種口述的方式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抄寫, 還是略述幾個重點, 然後讓抄寫者自行發揮? 這二種方式在古代都很普遍地使用. 如果是抄寫者自行發揮, 那麼有多少成分是保羅真正想要的? 如果是一個字一個字抄寫下來, 會有多少的錯字? 如此一來, 是不是連原文都會有錯誤了?
29
P615030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加拉太是一個地區, 那兒有許多的教會, 自然加拉太書在那兒會被其他教會大量複製, 這些抄本會有意或無意地被更動, 然後錯誤會如前述地一直增加下去, 所以錯誤會反而更多. 可是現在所存留的抄本, 不但連當初保羅添加文字的原本已不復見, 連二手抄本也都沒有. 最早的是稱為P的蒲草紙的殘破抄本, 寫於公元200年左右, 究竟這抄本有多少的準確性, 沒有人知道.
30
P615031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待續…
ching43202 wrote:
搖滾明星米克杰格說, 耶穌真的很神奇, 但我不喜歡教會, 教會弊大於利. 我們基督徒可以不去教會嗎? 什麼是教會? 為什麼要去教會? 力克在信主前對教會沒有好感, 覺得枯燥乏味…(恕刪)


我竟太晚發現您提到米克傑格了

Rock Star (搖滾明星)有另一個意思,就是「大明星」
但不知道黑人嘻哈巨星喜不喜歡被稱做Rock Star 就是了
因為搖滾樂通常是白人音樂

米克傑格是大名鼎鼎的Rolling Stone滾石樂團主唱
Rolling Stone地位本不下於The Beatles
但The Beatles太早解散(1970)
約翰藍儂太早逝(1980)
太早失去的東西比較有價值下
造成世界上通常都把The Beatles視遠比Rolling Stone還偉大的樂團
個人對Rolling Stone了解不多, 但喜歡許多歌曲

其中Rolling Stone有一首名曲是電影的愛用歌曲
就是
Sympathy for the devil


歌詞如下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請容我自我介紹
I'm a man of wealth and taste我是一個有錢與有品味的人
I've been around for a long, long year我長年環遊巡迴
Stole many a mans soul and faith偷走許多人的靈魂與信仰
And I was round when jesus christ我就在附近,當耶穌基督
Had his moment of doubt and paint承受著懷疑與痛苦的時刻
Made damn sure that Pilate確認那位彼拉多長官
Washed his hands and sealed his fate徹底封存了祂的命運
Pleased to meet you很高興遇見你
Hope you guess my name希望你猜猜我的名字
But what's s puzzling you但是讓你困惑的
Is the nature of my game正是我遊戲的本質
I stuck around st. petersburg我逗留在聖彼得堡
When I saw it was a time for a change我看到是改變的時候了
Killed the czar and his ministers我殺掉沙皇和他的大臣
Anastasia screamed in vain安娜塔西亞公主徒然尖叫
I rode a tank我駕著坦克
Held a general's rank官拜上將
When the blitzkrieg raged發動閃電奇襲
And the bodies stank屍體發出惡臭
Pleased to meet you很高興遇見你
Hope you guess my name, oh yeah希望你猜猜我的名字,噢耶
Ah, whats puzzling you哦,讓你困惑的
Is the nature of my game, oh yeah正是我遊戲的本質,噢耶
I watched with glee我歡心注視
While your kings and queens當你的國王們與皇后們
Fought for ten decades奮戰百年
For the gods they made為了他們創造的神
I shouted out, 我大聲吶喊,
Who killed the kennedys? 是誰殺了甘迺迪?
When after all 終究
It was you and me就是你和我
Let me please introduce myself讓我愉悅的介紹自己
Im a man of wealth and taste我是一個有錢與有品味的人
And I laid traps for troubadours我設下陷阱讓吟遊詩人
Who get killed before they reached Bombay在抵達龐貝城之前就被殺害
Pleased to meet you很高興遇見你
Hope you guessed my name, oh yeah希望你猜到我的名字,噢耶
But what's puzzling you但是讓你困惑的
Is the nature of my game, oh yeah,正是我遊戲的本質,噢耶
get down, baby寶貝,請謹記
Pleased to meet you很高興遇見你
Hope you guessed my name, oh yeah希望你猜到我的名字,噢耶
But what's confusing you但是讓你困惑的
Is just the nature of my game正是我遊戲的本質
Just as every cop is a criminal正如每一個條子都是犯罪者
And all the sinners saints所有的罪人都是聖徒
As heads is tails陰陽相生
Just call me Lucifer叫我魯西佛
cause I'm in need of some restraint我需要一些約束
So if you meet me所以,如果你遇見我,
Have some courtesy要有點禮貌
Have some sympathy, and some taste有點同情和些許品味
Use all your well-learned politesse展現你所有的禮貌教養
Or I'll lay your soul to waste, um yeah否則我將任你的靈魂荒蕪,嗯耶
Pleased to meet you很高興遇見你
Hope you guessed my name, um yeah希望你猜到我的名字,嗯耶
But what's puzzling you但是讓你困惑的
Is the nature of my game,正是我遊戲的本質
um mean it, get down我是認真的,請謹記
Woo, who嗚,誰啊
Oh yeah, get on down噢耶,請謹記不忘
Oh yeah噢耶
Oh yeah! 噢耶!
Tell me baby, what's my name寶貝告訴我,我叫什麼名字
Tell me honey, can ya guess my name心愛的告訴我,你能猜到我的名字嗎
Tell me baby, what's my name寶貝告訴我,我叫什麼名字
I tell you one time, you're to blame我曾經告訴過你,你真該挨罵
Ooo, who噢,誰啊
Ooo, who噢,誰啊
Ooo, who噢,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h, yeah噢耶
What's me name我叫什麼名字
Tell me, baby, what's my name告訴我,寶貝,我叫什麼名字
Tell me, sweetie, what's my name告訴我,親愛的,我叫什麼名字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oo, who, who噢噢,誰啊,誰啊
Oh, yeah噢耶

本曲是藉撒旦遊戲人間自白,暗喻了1960年代到之前數十年的西方社會的動盪。

沒辦法
Rolling Stone 樂團也算是重金屬樂的啟蒙導師之一
重金屬樂常常會以撒旦觀點來詮釋事物
也就是人性本惡所造成的動亂

其實換個觀點來看
他雖看似化身撒旦
但有撒旦就有上帝
其實他應該暗示渴望的是上帝顯靈吧

本曲是大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在1996年的名片
「夜訪吸血鬼」片尾主題曲

另外宗教我是大外行
但是前幾個月無意發現
原來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相當於系出同門

皆認為「真神唯一」,但各自表述
皆承認摩西、亞伯拉罕為先知
皆承認天使給先知們傳遞信息

您拍得不錯,是01的清流
elfwong wrote:
我竟太晚發現您提到米(恕刪)


太感動了, 很少看到有人會做這麼詳細的回覆, 我自己都不知道原來他是這麼有名的歌手.

很少人知道幾乎所有西方的宗教都是相信同一位神, 全世界回教, 基督教, 天主教, 東正教, 猶太教...加起來會有多少人? 這會不會吸引大家的好奇心, 想看看到底這是怎樣的一位 神?

其實聖經中有很多好玩的史實, 這位魯西佛就是一個例子. 他也是 上帝所造, 本來是大天使, 可是能力大到覺得可以和 上帝相抗衡, 還率領1/3的天使反叛, 最後下場很不好...

謝謝造訪這個主題...
約翰福音和其他三卷福音書有極大的差異, 故事不同, 風格也迥異, 耶穌的話語不再精簡直接, 而是長篇大論. 從一開始就自成一格, 序言極其優美, 直接就陳述 “太初有道, 道與神同在…” 這些如詩般的風格, 可是在後文中就不見”道”的存在, 因此起始段落是後來才加上去的? 另外, 耶穌與尼哥德慕的對話, 水變酒的神蹟, 與撒馬利亞婦人的對話, 或是拉撒路復活的故事, 都是很獨特不同的, 只有在這兒出現, 有什麼原因嗎?
31
P615030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讀者接著發現第21章是後來加上去的, 因為在20章30-31節就應該結束了, 這些都已經得到各方面的專家驗証.是否日後經文鑑別學的學者在重建經文時, 也要納入這些段落呢? 還是繼續找到最古老的抄本? 這些都不可得而知, 只能遵守現在的版本.
32
P6150326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犯姦淫的婦人故事非常精彩, 戲劇性十足, 可是也只有在四福音書的約翰福音中出現, 還被好萊塢拍成電影, 可是這故事並未出現在原本之中, 是後來抄寫者加上去的, 這已經從學者得到証實. 因為除了此故事不在最古老的抄本外, 其書寫風格, 單字和用詞都不一樣. 另外這個故事也有許多問題, 如果這個女人是在行淫中被抓到, 那麼行淫的男人呢? 二個都應該要被石頭打死! 而耶穌那時在地上寫些什麼呢? 寫那些控訴者的罪狀嗎?
33
P615032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最高的可能性是這個當時廣為流傳的故事, 也許被抄錄在旁邊的空白處, 後來的抄寫者就將其抄入正文的部分, 有些抄本還插入到不同的章節 – 21:25 或21:38. 結論是這個故事可以被列入聖經的一部分嗎? 你也許認為可以, 可是對於經文鑑別學的學者而言, 答案是否定的.
34
P615034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另外一個例子是馬可福音的最後十二節, 這對聖經釋義影響深遠. 原文到了: 然而那些婦女逃出墓穴, 沒有告訴任何人, “因為她們害怕” 16:4-8 就結束了. 後來又出現許多驚人的記載, 包括 “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 就是奉我的名趕鬼, 說新方言, 手能拿蛇, 若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 手按病人, 病人就必好了. 16:17-18
35
P6150337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五旬節教會 (Pentecostal Christian) 也用這一段來証明耶穌的追隨者要能夠口說人不能懂的”方言”. 還有個”弄蛇教派” (Appalachian snake-handler) 也會引用這節經文, 至今他們都還手握毒蛇以展示自己對耶穌話語的信心, 他們可以握著毒蛇而毫髪無傷. 可惜現代有二位父子牧師, 都想要用這個來証明信心, 結果最後造成一死一重傷.
36
P615005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就某個層面來看, 如果少了後面這幾節經文, 結尾就截然不同, 難以理解, 可是學者並不會因為這個考量就傾向於接受這幾節經文. 這幾節後人加上去的經文, 理由充足 (細節請參考作者其他著作), 幾乎沒有爭議. 兩份最古老且保存最好的馬可福音抄本上, 也都沒有這幾節經文. 另外, 書寫風格也迵異於馬可福音其他部分, 許多單字和詞彙在其他地方也找不到. 唯一的爭議是, 那麼原來真正的結尾是什麼?
37
P615008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很顯然, 後來的抄寫者認為文章就這樣子結束會太過唐突, 這些門徒完全不知道關於耶穌復活的真理, 還有很多事情沒有交待完全, 所以自作主張地加了一整段上去.
38
P615015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其實這種結尾方式和馬可在其他主題結束的方式很像, 研究馬可福音的學者發現, 馬可時常強調那些門徒都沒有開竅, 不斷說他們不懂耶穌, (6:51-52, 8:21, 8:31-33, 9:30-32, 10:33-40) 和其他福音書不太相同. 更有趣的是, 只要有人知道耶穌的某些事情, 耶穌就會吩咐那個人要保持沈默. 也許馬可有意要透過這個突兀的結局來教育他的讀者, 讓他們停下來靜下心, 好好地吸口氣想一想, 然後問道, 什麼?
39
P615026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待續…
第三章 新約的經文: 版本, 抄本與差異
十七世紀聖經學者在閱讀了上百份希臘文的新約抄本, 並詳細檢查早期教會教父的著作, 以及敍利亞文, 科普特文等早期版本之後, 發現新約經文的差異高達三萬處左右.
40
P615026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所謂的原文, 變成了開放的議題, 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些經文是否為原文, 如何利用它們來判斷正確的基督教教義和教導呢?
41
P6150299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抄本之間有巨大的差異大多是因為早期的抄寫者非受過專業訓練, 只是教會中能識字會書寫的教徒而己. 到了第四紀以後, 基督教從受壓迫的小宗教, 搖身一變, 被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列為國教, 專業抄寫者成為基督教知識分子中的一個階級, 因此改善了文本的複製過程, 出錯的情況才大幅減少.
42
P615030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不同地區由於不同的文化傳統, 所以抄本也會有地域性的差異. 羅馬抄本就和巴勒斯坦抄本不同, 而又和亞歷山大抄本又有別. 其中埃及地區的亞歷山大抄本, 被學者發現最為嚴謹, 他們一代代地完好地將早期基督教文獻的內容保存下來.
43
P615031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以邏輯來看, 我們不能因為後期的聖經抄本彼此之間的相似度高, 便以為與所謂的原文相近, 那就大錯特錯了. 那麼那些人所抄寫的母本是從哪裡來的?
44
P615032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雖然羅馬帝國開始大量用希臘文來抄寫聖經, 可是在許多其他的地方, 也用他們自己的文字來抄寫聖經. 早期常見的有拉丁文, 敘利亞文, 或是科普特文抄寫成的聖經, 其中以拉丁文抄寫的聖經在歷史上特別重要. 可是問題又出現了, 很快地就會出現許多不同的譯本, 其間還有不少重大出入.
45
P6150320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到了第四紀末, 教宗達瑪蘇一世 (Damasus) 委託當時最重要的學者耶柔米 (Jerome) 修訂一份官方的拉丁文譯本 (武加大譯本 – Vulgate), 最先完成的是拉丁文福音書, 其他的部分可能是由他本人或是追隨者所完成.
46
P615034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數個世紀以來, 基督徒, 神學家或是學者, 都是使用這個譯本, 並持續至今, 現今的新約抄本中, 武加大抄本的數量有希臘文抄本的兩倍之多.
47
P615034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直到十五世紀古騰堡 (Johanne Gutenberg, 1400-1468) 發明了印刷機, 才改變了聖經的複製流程, 保証每一頁文字都完全相同. 不過先印刷出來的是拉丁文聖經, 反而沒有任何的希臘文聖經. 因為當時已經習慣以武加大譯本當做教會唯一的聖經, 就像現在大多把英王詹姆士欽定版當成真正的聖經一樣. 希臘文被視為希臘正教 (Greek Orthodox) 的語言, 而希臘正教又被認為是從真正教會分裂出去的宗派, 所以印刷希臘文聖經不是件急迫的事.
48
P615035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第一位出版希臘文聖經的是西班牙樞機主教西美納 (Ximenes de Cisneros), 派狄耶哥羅培茲 (Diego Lepez de Zuniga) 等學者編纂了一部多國語言版的聖經, 包含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 其中還是以武加大譯本的地位最為崇高, 被比喻成釘在兩個罪人中間的基督, 而兩個罪人就是錯誤的猶太人(希伯來文)和分裂出去的希臘人(七十士譯本)
49
P6150353 by san ching, on Flickr


西美納譯本 (康普魯頓合參本聖經) 到了1522年才配合教宗利奧十世 (Leo X) 的祝聖才得以面世. 可是第一個出版的希臘文聖經, 是由荷蘭人伊拉斯姆 (Desiderius Erasmus) 完成. 這些印刷版本的聖經是使用哪些抄本呢? 學者無法確切回答這些問題. 伊拉斯姆大部分依賴的只是十二世紀的抄本, 而且做法粗糙, 尤其啟示錄則是借用朋友羅可林手上的抄本. 其中羅可林抄本有許多地方根本無法閱讀, 還少了最後一頁, 所以只好再從武加大譯本把遺失的部分翻譯回希臘文. 好玩的是, 一個世紀後的英王詹姆士欽定版的翻譯者, 就是以伊拉斯姆的希臘文新約作為翻譯底本. 由此可見其中潛在的問題.
50
P6150355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待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