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的優勢?由P家新發表K-7引起的一點反思

講多了都一樣,反思?批判?都是為了Olympus好

對我來說 Olympus 就只要
E30的功能去掉 那些雜七雜八的濾鏡功能
E1的可靠機身
Kodak ccd般的發色
最基本最基本 機身內建AF補助燈
E620的價錢
改用sd卡

我就心滿意足......

錄影,當雞肋看看就好



還是那句話:人家做得到,為什麼Olympus做不到?

別再用換機身這句話堵我嘴
workduck wrote:
還是那句話:人家做得到,為什麼Olympus做不到?

說得好,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我是P家人,很認同你這說法

C/N/S/P家沒給點壓力,O家會進步嗎?肯定不會,只會原地踏步而已
相信明年O家會端出比K7更狠的機身出來給大家
看開點吧!我這個P家人等對焦輔助燈就不知道等了多少年,好不容易就在今年才等到那顆小電燈泡
進步,只是時間上及成本上的問題
qkibbs wrote:
C/N/S/P家沒給點壓力,O家會進步嗎?肯定不會,只會原地踏步而已...(恕刪)


完全不同意這句話,數位時代Olympus一直出新菜,大廠反而不得不跟進。
workduck wrote:
講多了都一樣,反思?...(恕刪)


我讚成要多批評,Olympus才會進步。
其實Olympus有派專員在蒐集網路論壇的反應。
可是,不是mobile01的Olympus論壇。
而是例如dpreview這樣的論壇。
這幾波E30和E620的規格有很大部分是歸納dpreview的長期網友意見而生的。

所以喔,多批評,Olympus確實會進步。
不過。在mobile01這裡批評沒有用。

如果workduck大大真的是秉持著多批評要Olympus進步的精神,去dpreview講才會有用。
所以小弟的批評都會去dpreview講。
這裡mobile01頂多就是網友發洩功能。其實沒什麼建設性。

(像有位大大聽到「直射光」和「鏡頭機身大小」,這幾個關鍵字,就會反射性地跳出來痛礁Olympus,說真的,在mobile01除了發洩之外,沒什麼建設性。雖然網路也是有讓網友純發洩的消極功能就是了。)

如果在mobile01痛批,沒有建設性功能,只有消極的發洩功能,大家要考慮一下環保精神,有人倒垃圾,其他人其實就要消化垃圾。
Olympus E1, Leica M6, D Summilux 25mm, Summicron 50mm, FL36, Vivitar 285HV*2
ZeppelinSound wrote:
數位時代Olympus一直出新菜,大廠反而不得不跟進。

我也不同意這句話
而是
數位時代Olympus一直出新菜,但都被大廠挾去配了。

想當年E-330推出了翻轉營幕
但卻不見平放到E-510、E-520
而是上放到E-3
有誰可以說一下,這對Olympus有何利益考量嗎?
直到SONY的A350出來,才放到E-620
現在NIKON也有翻轉營幕的機身了
而且單機身才賣26900
還支援D-Movie影片功能、4FPS連拍


補一下上市價格...參考自友站資料
E-330 + EZ-1445 NT$36,500
E-510 + EZ-1442 (14-42mm F3.5-5.6): NT$30,900


這還不能算是對Olympus的要求
真的要求,應該是能下放到E-420這樣的小機身上面



qkibbs wrote:
說得好,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我是P家人,很認同你這說法

C/N/S/P家沒給點壓力,O家會進步嗎?肯定不會,只會原地踏步而已
相信明年O家會端出比K7更狠的機身出來給大家
看開點吧!我這個P家人等對焦輔助燈就不知道等了多少年,好不容易就在今年才等到那顆小電燈泡
進步,只是時間上及成本上的問題恕刪)



P家的壓力夠大了吧,好像還是沒什麼用.
K-7不錯啦. 不過高iso還是 .....

P家.O家
ZeppelinSound wrote:
完全不同意這句話,數...(恕刪)

不同意+1
從O家的市場佔有率來看
沒到達足以讓各廠不得不跟進的地步
而且數位時代的進步本來就是相當迅速的
即使O家不做其他家總有一天也會做
總之~時候到了準備好了就會推出
這次p家真是了得~~

功能和外型都相當有水準



尤其是那蒙皮手把~~~
做在小台的機身上.看的我都想要跳家了

Alvin T S Leung wrote:

哦?原來O家為人稱道的發色是只是「自爽」
領教了.
各位O家的大大,你們今天自爽了嗎?


你爽就好!
對不起,沒發現你就是樓主!
既然要反思,
身為o家用戶,我自然就有權利提出批判
以過來人的經歷提出新手入門的考量
至於分辨出鏡頭質素與否
對不起,
我只看畫面說的故事
老朽老眼昏花,魔豆皮膚有多好
我無福消受!
你爽就好!
楓城遊子 wrote:
我也不同意這句話
而是
數位時代Olympus一直出新菜,但都被大廠挾去配了。

想當年E-330推出了翻轉營幕
但卻不見平放到E-510、E-520
而是上放到E-3
有誰可以說一下,這對Olympus有何利益考量嗎?
直到SONY的A350出來,才放到E-620
現在NIKON也有翻轉營幕的機身了
而且單機身才賣26900
還支援D-Movie影片功能、4FPS連拍


補一下上市價格...參考自友站資料
E-330 + EZ-1445 NT$36,500
E-510 + EZ-1442 (14-42mm F3.5-5.6): NT$30,900


這還不能算是對Olympus的要求
真的要求,應該是能下放到E-420這樣的小機身上面

E510,E410,E-3推出之時有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就是cost down
這三款機身用的LCD恐怕E500都超過這三款
當cost down可以做到連頂級機都用爛LCD的時候
入門機沒有可翻轉LCD,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