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真的會推出3CCD相機嗎???

eagleeagle wrote:
3CCD當然也有鑲濾鏡,而且是超大片的RGB濾鏡,
就鑲在稜鏡上,450兄那張圖就說明了。


我看你真的搞不清楚狀況

傳統的CCD/CMOS因為物理限制
感光的時候自己濾掉2/3的光亮
3CCD的做法是用分光鏡分成三種不同顏色的光
再給CCD感光,是沒有濾鏡的過程的

3CCD的做法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像素用三個CCD像素來感應
理論上來說解析度會比傳統的CMOS高三倍

eagleeagle wrote:
3CCD當然也有鑲濾鏡,而且是超大片的RGB濾鏡,
就鑲在稜鏡上,450兄那張圖就說明了。

真的啦!
你不要硬扯,先搞清楚再來。(恕刪)


搞了半天,原來大大是認為 Dielectric mirrors 損失的光量跟RGB filter是一樣的...
我無言了...
eagleeagle wrote:
不一樣啦!
我就說過你不知道柯達那顆CCD拍列的方式與計算原理,
你要懂基本的色彩模型才會明白。


到這邊越來越像01標準的戰文...

回最後一次好了...
小弟不才,十年前因為工作需要也曾進修過現代CMOS sensor原理與實務。
雖然是半桶水,但基本的色彩模型還算是ABC...多少了解一點。01各路人馬都有,這種ABC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數吧。
請問一下

鍍膜跟 濾色片有何不同? 不是都是 low pass filter? 進光量 分光稜鏡+鍍膜 真的有比濾色片好?
我做一個容易看懂的分析來說明ISO為何不會改變,
若還看不懂我只能說常識不足,不必再談。

1、
假設有一塊CCD,其各畫素子分別鑲上R、G、B超小濾鏡,
現在拿來拍一個物體,在F2.8與1秒下,
各畫素子分別可以得到R、G、B各自的正確曝光並得到一張黑白影像,
這個檔案叫做RAW檔,經由相機內部計算後,
你會得到一張檔案並存再像機的記億卡內。


2、
現在把三台相同相機上的這個CCD拆下來,我們會得到3塊BAYER彩色CCD。
接著把這三塊CCD上的R、G、B超小濾鏡全部拿掉成為三塊黑白CCD,
然後把每個CCD分別鑲上大型的R、G、B濾片,並組成一台相機。
我們用這台相機拿來拍照。
結果發現,在F2.8時,一樣,每塊CCD的曝光時間還是一秒。
ISO並沒有提高,因為用一塊大濾鏡與用數百萬塊小濾鏡只是大小差異,
沒有亮度差異。

3、
咦!
文章中告訴大家《ISO會變高》,讓大家以為快門可以提高?
但是答案卻是..............一樣不變。



3CCD品質會提升,但是快門不會改變。


你們的盲點在於把3CCD抓的R、G、B亮度加總成一個明度來看待。
然而實際上R、G、B的明度是分開抓取,目的是加總成為RGB影像,
彩色照片要拍的是RGB,不是將RGB加總成為一個較亮的黑白資訊,
而去認為這樣是提升感光度或能提升感光度。

例如:
三色CCD中的某位置畫素子分別抓到R128 G50 B70的資訊,
R128的資訊不會因為G有50、B有70而變成 R128+50+70=R248,  
G、B也仍分別是G50、B70。
這個項目加總得到的是R128 G50 B70而不是一個灰階248亮度。

而使用單色CCD時,相同位置的R畫素子捕捉到的也會是R128,
跟三色感應器捕捉到的沒有差異,差異在於其缺乏的藍綠資訊會由周邊畫素來加總、模擬、還原,
而三感應器不需要這麼複雜的計算,不會有計算誤差,品質較好,解析度較高,
但是拍攝時快門不會提高。

















ACON99 wrote:
鍍膜跟 濾色片有何不同? 不是都是 low pass filter? 進光量 分光稜鏡+鍍膜 真的有比濾色片好?



意思相同,只是一個用「吸收掉不要的顏色」的方式來過濾光線,
一個用「反射掉不要的顏色」的方式來過濾光線。


在高熱的環境中通常會採用第二種方式以避免濾片因吸收過多熱量而裂開,
或者是因熱而造成濾色片中的色料褪色。

eagleeagle wrote:
意思相同,只是一個用「吸收掉不要的顏色」的方式來過濾光線,
一個用「反射掉不要的顏色」的方式來過濾光線。


根本是不同的東西
所謂的濾鏡,是吸收掉不要的顏色的方式來過濾光線
傳統的CCD就是要濾淨濾掉不同的顏色來讓CCD來感應

3CCD用的是分光菱鏡
就是把顏色折射程三種不同的顏色
國小的〝三菱鏡〞看過了吧
是把白光因為不同顏色波長的不同的折射出不同的角度
中間使沒有所謂〝過濾〞的過程

分光稜鏡並不會增加光線強度
但不會像濾鏡一樣過濾掉光線而大幅減低其強度
eagleeagle wrote:
現在把三台相同相機上的這個CCD拆下來,我們會得到3塊BAYER彩色CCD。
接著把這三塊CCD上的R、G、B超小濾鏡全部拿掉成為三塊黑白CCD,
然後把每個CCD分別鑲上大型的R、G、B濾片,並組成一台相機。我們用這台相機拿來拍照。
結果發現,在F2.8時,一樣,每塊CCD的曝光時間還是一秒。
ISO並沒有提高,因為用一塊大濾鏡與用數百萬塊小濾鏡只是大小差異,
沒有亮度差異。


你沒有搞懂3CCD是怎麼運作的
因為3CCD用的不是大型的RGB濾片
3CCD用的分光菱鏡來分開白光變成紅藍綠三種顏色
你有看過小學的三菱鏡嗎
就是一樣的道理

當你用RGB濾鏡的時候
光線會因此減弱因為濾鏡會濾掉不需要的光線
3CCD用的是分光菱鏡折射這些光線所以並沒有像是濾鏡衰減光線的問題
所以CCD能夠因此感應將近三倍的光
感光量增加,所以快門可以變快

濾鏡和分光菱鏡不是同一種東西
一個是過濾一個是折射
這樣懂了嗎?
Windwaker wrote:
你沒有搞懂3CCD是怎麼運作的
因為3CCD用的不是大型的RGB濾片
3CCD用的分光菱鏡來分開白光變成紅藍綠三種顏色



唉!
450兄那張圖畫得夠清楚了,圖中的F1、F2就是濾色片。
該濾色片是以在稜鏡的某一面鍍上反射膜的方式過濾光線,
真正分色就是用那個反射膜,反射膜就是濾色片。


你慢慢看,真的看懂了再說好嗎?

用稜鏡折射的方式是無法過濾出純色與清晰影像的。
三稜鏡是牛頓的遊戲,可以看到陽光被分成彩虹的連續光譜,
但是稜鏡折射來分色只會得到漸層彩虹光譜,不能得到純色與清楚影像。
***3CCD用的分光菱鏡來分開白光變成紅藍綠三種顏色
你有看過小學的三菱鏡嗎*****

寫這段話的人物理有問題
一般雜亂的可見光是連續光譜
你用小學三菱鏡能分出三段不連續的顏色
我的光學書拿去燒掉好了.......
沒濾鏡 沒鍍膜 怎做低通/高通濾波?
況且稜鏡還有色散問題......

光穿透 稜鏡每經過一個面就有反射 折射 吸收 等.....

我問的是 3CCD 鍍膜 + 稜鏡 結果"透光量"真的會比 只有濾鏡的單CCD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