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炮仗
01.先解釋一下,港澳叫炮竹為炮仗。
春節期間,華人習慣燃放炮仗。我們澳門對炮仗這些爆炸品有嚴格規定,(若真執法)市民不得管有及燃放。然而,在春節有幾天在指定地點,售賣及燃放均不受管制。不過,我要說的是另一種類,是不會爆的---炮仗花。

02.今年春節期間,北區的炮仗長得非常茂盛。

03.當時仍在考慮究竟要入手哪支遠攝鏡,所以只有拿12-100充數。

04.拍攝時濕度很低,花跟葉都乾巴巴的。

05.經思前想後,終於決定了入手萊松的100-400。到手後,正好是木棉花的季尾。

06.找了多處,發現這棵木棉仍在開花,而且長得艷紅艷紅的。

07.紅花綠蕾。

08.也有不少已凋謝了。

09.對這支新武器仍是未習慣。

10.真要多點練習。

11.大廈附近垃圾房頂長滿了一些開花植物。

12.原來是馬纓丹。

13.這就是萊松100-400mm。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我和莫生有個約會之準備篇(1)
01.80年代曾跟團遊歐洲,當時奧地利的薩爾斯堡及維也納是眾多目的地之二。跟團旅遊就是乘著旅遊巴士四處晃來晃去,記得在薩堡吃過午飯開始行舊城區,可惜未到莫扎特廣場就要上車往下一站了。因此,我心裡一直想再去薩堡一次,與莫扎特真正地聚一聚。

02.四年前自由行南德,所以算是有點經驗。這一次我仍打算以火車為城際的交通工具,所以老早就透過旅行社買了奧地利的火車證。

03.已經不是年輕人了,飛機一定要直航的,而且這次還選了較為舒適的座位。

04.除了可換鏡相機(鏡頭有8-12mm及12-100mm)外還帶了個輕便相機。為了怕因記憶卡故障而損失照片,也帶了個帶wifi且有卡槽的硬盤,每晚就利用大屏幕手機將照片搬到硬盤內。

05.首站是薩爾斯堡,金球上的男人遙望著薩堡的地標薩爾斯堡要塞。

06.從要塞向下望的景色。

07.薩爾斯堡主教座堂。

08.外牆漆成白色的薩爾斯堡博物館。

09.第2站因斯布魯克的舊城區中的城市之塔。

10.安布拉斯城堡。

11.威爾頓教堂。

12.威爾頓教堂修道院。

13.登上城市之塔的螺旋梯。

14.被譽為最美麗小鎮的哈爾斯塔特是第3站,這是全鎮最美的「打卡」位。

15.小溪旁的兩層高木屋。

16.小鎮就只有一條街道有店鋪。

17.這鎮除美麗就是漂亮。

18.在這隨便拍就有靚靚的照片。

19.第4站來到格拉茲,這座現代美術館外號稱「友善的外星人」。

20.穆爾河上這鋼架建築是個咖啡屋。

21.方濟各會教堂。

22.市政廳。

23.尾站是維也納,這是西站,剛巧遇上黃昏的「火燒雲」。

24.舊城區中心的聖史蒂芬大教堂。

25.霍夫堡外牆。

26.沃蒂夫教堂。

27.在市政廳前面公園剛好有馬戲團表演。

28.國家歌劇院。

29.外型獨特的卡爾教堂。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我和莫生有個約會之準備篇(2)
01.這次的奧地利之旅大概籌備了兩年,最後敲定了每個目的地,就要開預訂機票、火車證及酒店。有了之前南德遊的經驗,目的地就定在5個,順序是維也納(也是飛機往返之地)--->薩爾斯堡--->因斯布魯克--->哈爾斯塔特--->格拉茲--->維也維。

02.由於是慢遊,所以在每個城市(維也納除外)住3晚,由下至上就是所訂的酒店。奧航在香港13h09起飛,在維也納當地時間(比香港晚6個小時)19h23抵達。因此,我們在機場對面的酒店先休息一晚。


03.從資料得知,當地A1電訊公司有款上網卡,30天內有2G數據(只晚上休息時關機,至離開時還剩1/3),售價9.9歐。在機場大堂買了卡,但當晚試用卻無法上網,原來有另一款封套根本一樣的。右邊的有個黑框內寫Mobiles Internet,才是上網卡,左邊的是有通話功能的(後來因要與民宿屋主聯絡,才裝回通話的,這時又可上網,奇!)兩款卡都不需任用設定,隨插即用。

04.隔天早上乘火車往薩堡,在機場國鐵OBB辦事處激活火車證,按先前詢問的班次資料上車。記得未開車前,要在證上填寫乘車的日期,再在旅行日誌寫上火車的日期及時間,始發地及目的地等資料,否則一個不好被稽查員叔叔發現未填寫,會作逃票論的。

05.歐洲很多城市都有城市卡,即在指定時間內可免費無限次乘坐巴士、電車及地鐵(有時有渡輪及纜車)等公交,還有持卡遊博物館,很多都能免門票。這是薩堡卡,我們買了48小時的。

06.這是因斯卡,也是48小時的。有些城市卡需使用者填寫個人資料,因斯卡則不需。

07.有些城市沒有城市卡,如格拉茲,我們就買了乘車券(右上)。維也納是個大都會,城市卡也分紅白兩種,我們索性就只買乘車券,左上的是維市的單程票,下邊的是3天的。

08.首站薩堡的酒店,照片中門前有輛車的就是,房間不大,淋浴間更超迷你。

09.次站因斯住的是民宿,就是在民宅內的一個兩層高複式單位,既無招牌更沒有接待前台。由於事前沒法將準確抵達時間通知屋主,我們只好急如熱鍋上螞蟻般在樓下罰站了大半個小時,後屋主才來與我們會合。

10.單位內餐具爐具一應俱全,就像個當地家庭一樣。通過樓梯就是二層的睡房。

11.睡房有個大陽台,既可遠眺群山,又可近望鄰居。

12.衛浴設在一樓。屋主預備了洗衣粉,還叫我們可使用洗衣機,可惜她離開後才發現那全自動機器是德文說明的,得物沒法用喔。

13.第三站是哈爾,房間很細小,不過也有個大陽台。

14.這座3層的屋子就是該站的酒店。

15.第4站是格拉茲,酒店就在火車站旁,算是整個行程中最好的。

15.我們房間又是有陽台的。

15.最後一站又回到維也納,這酒店在維市西站附近,門口有4顆星(真的嗎?)酒店有升降機,不過每次只能搭載兩個人。

16.房間設備還算可以。

18.淋浴間的門形同虛設,隨時弄得地板一片汪洋。最差的是那個抽水馬桶,沖水時隨時會濺出XX,非常不衛生。
旅程中只有維市的機場及格拉茲的酒店有空調,其他的有電風扇已血好運。仲使有升降機,都是很小型的,有時還要出動人肉升降機去搬行李。一般來說,酒店的淋浴間都很狹窄,很難想像歐洲人淋浴時如何轉身?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我和莫生有個約會之出發篇
由於我的付款相片伺服器出狀況,讓我無法貼圖,所以只好苦候一天才能繼續貼文。
01.等候多時的出發日終於到來。前文已說過只香港才有直航機往奧,但怕香港的地鐵太擁擠,所以選擇從澳門乘渡輪直接到香港國際機場。澳門的士愈來愈難找到,唯有找老友客串一下的哥。帶著兩個行李箱及兩個背包在碼頭等候,藍色的就是早前貼文介紹的「喼神」。在實戰後,發覺它簡直就是我的移動城堡。除了上上火車較吃力外,一般跟本就不用拖,只是扶著它就OK。

02.一大早就趕車趕船,早餐就只匆匆吃了點,所以一辦妥Check-in後,就找了這趟航機的休息室再補吃早餐。

03.已從資料得知香港方便的休息室食物種類頗多。

04.與後來回程時維也納那邊的相比,香港的食物真是美食。

05.我們選擇了聯合航空的休息室,可以給個讚。到點了,我們來到閘口,可以先行登機,輪候的乘客相對地少。

06.這就是維市機場的休息室,我們選了奧航自家的(或者另外的好點)。休息室面積不大,檯椅也不很舒適,食物種類更少得可憐。

07.湯是奧地利一貫的非常鹹,唯一的熱食是一種弄成小段的河粉,幾種飲品中最好的算是這種碳酸飲料。總括來說,維市休息室服務就差。

08.奧航機身有五線譜圖案,盡顯音樂之國的美譽。空服人員非常細心地為我們的餐桌舖上白布。

09.乘客會有個有奧航標誌的小包,內有襪子、耳塞、眼罩、牙刷牙膏及潤膚潤唇霜各一。

10.座位非常寬闊。

11.枕頭及毛毯。

12.除了一般的照明燈之外,座椅旁邊有支光度較集中的小燈。

13.脫了自己鞋襪,我全程就穿著所提供的襪子。這張可估算座位的膝部空間。

14.娛樂用的顯示屏當然也不會太細小。

15.調校座椅角度的控制面板是電子化的,兩面板中間還可用作放杯子的小桌。當座椅變成平放的睡眠狀態,還有一個放藍光的小面板,方便平躺的乘客操控座椅。

15.顯示屏也有中文說明選擇,兩程的飛行都各看了3齣電影,可惜並非全部外語電影都有中文字幕。飛行資訊就只德英兩種顯示,回程距離較去程遠點,但也不超過6000公里,約在12個小時內。

15.去程時的雲海。

18.回程中遇上日落,可惜效果不是很好。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