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這樣一團團的聚集在空中,不明所以的空間

卻格外的充滿力量,白潔純淨



大部分的時候看起來像是俯視海洋

上面有著很多的浮島,山巒



這些照片不意外當然是在飛機上拍的

在台北→無錫的上空

這天天候不是很好,不過飛機還可以飛

在台北的時候萬里的烏雲,是那種最不討喜的天氣



不過一衝破雲層,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象

奇幻到不能再奇幻





所以上了天空之後相機就握在手上了

過了15分鐘之後,當然就劈哩啪啦的快門聲交叉射擊

結果就引起了前後左右的鄰居都在往外看

最後大家都拿著各種相機手機合著交響樂

相信大家應該都留下了....回憶吧(苦笑)







攝影人,很多時候都喜歡拍雲

這種題材還上過10大攝影爛梗的排行榜

只是為什麼那麼喜歡拍雲呢?

攝影跟畫圖正好相反

大多數人都說是減法的藝術

雲這個題材幾乎是貫徹這個意念的初級素材

天空總是乾淨,沒有過多的顏色跟內容

很容易在純粹的結構上尋找美感

不過這樣的題材,反而最難拍攝

一般的攝影者,都喜歡拍些有故事性的照片

而這些故事性很多時候是靠著畫面裡面一些標誌性象徵來組合

雲就是雲

她的故事藏再結構裡









就這樣,太陽下山了。






途中一直想辦法避開的機翼(笑)

這篇文的照片其實就是8月回無錫的過程中拍攝的

不過到了現在才有時間把他整理出來

坐飛機坐了很多次,記錄雲上之雲還是第一次

這樣的體驗還是很不錯

這次大多數使用17mm f1.8拍攝 少數是用ZD50-200mm SWD

那,就分享到這啦。

同步分享於: 石英透鏡 Quartz Lens 攝影部落格
文章關鍵字


很稀有的題材

很壯觀的畫面

不知 raempire3000 兄使用 ZD 50-200

搭配 E-M1

在這樣忽明忽暗的場景下

容易出現拉風箱的情況嗎 ??

僅以五分表示敬意
我也常常被飛機外千變萬化的雲給吸引, 不過我發現, 用長鏡頭的時候在透過双層窗戶時會有對焦模糊的現象,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覺?

來加人我的飛機場主題吧!

chungyilui wrote:
很稀有的題材很壯觀的...(恕刪)


謝謝,問題我跟下面一起回覆吧~



ching43202 wrote:
我也常常被飛機外千變...(恕刪)



用長焦透過飛機的雙窗看出去會迷焦的主因,其實就跟拍鐵絲網一樣

AF感測器會一直受到前景的東西(很髒的窗戶)影響(會想對到前景的東西)

解決辦法就是O家的AF全時手動,先用手動轉出去,他就會比較好判斷

光影快速變化的場景我基本上會用兩種方式

第一種,因為EM1+50-200SWD在對焦速度上沒什麼問題,尤其是機身韌體更新到1.4

之後對焦更是果決,但是因為EM1內鑲的AF檢測點天生缺陷的關係,所以判焦上比較不穩定

所以我正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對兩次,先補捉略近且清晰的目標,這樣的目標一定會

快速黏上,黏上之後再移動到真正的目標物,那通常也可以準確的黏過去,其實就是幫E-M1

分段工作,但了解鏡頭特性之後搭配上50200的高速度,這樣對很有效率。


第二種,像這次這個雲的題材,其實目標物大多離我們很遠,而且光圈也不用開太大

通常開了5.6~8之後,目標物就會進入泛焦狀態,所以如果你比較龜毛先找一個比較清晰的目

標物,對上之後,切成MF,直接拍攝就好了,視狀況再切回AF,如果你可以很確定目標夠遠

就直接用MF轉到無限遠就可以了,這樣就不用每張照片都要AF一次錯失畫面。


其實這些技巧也不算技巧啦,不過就是要跟手上的鏡頭夠熟,拍久了就會有默契~

希望以上有幫到兩位~~
石英透鏡 攝影Blog http://quartzlens.blogspot.com/

raempire3000 wrote:
謝謝,問題我跟下面一...(恕刪)



感謝 raempire 的經驗分享

小弟獲益良多

另請教您手中還有其他搭配 E-M1 的望遠鏡頭嗎??

還是有遠端拍攝需求

就直接交由 50-200mm ??


再次感謝您分享

chungyilui wrote:
感謝 raempir...(恕刪)


手上還有一顆老43的40-150kit 目前搭17mm 1.8隨身出門

還在物色更適合的隨身長焦


其他狀況是都交給50-200mm
石英透鏡 攝影Blog http://quartzlens.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