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q wrote:
小弟我也想知道
看大大的文章說只有帶一顆鏡頭
原本猜說 ~該不會是超貴的 Leica 45mm macro 吧?


看了 exif 還真的是耶
觀察好久了一直敗不下手
價錢是一般 DSLR Macro 的兩三倍啊


一般Marco應該也都不便宜吧?ZD 50/2因為日幣漲價現在也漲價到兩萬多了,Nikon 105 VR micro好像也是近萬(當然我知道要類比並不能這樣類比,但確實DG 45mm是打百微這個市場)

說是兩倍到三倍,總覺得誇張了些。

用這幾天下來,覺得對焦速度上,擺脫以前我摸過的一些鏡頭緩慢的印象,在一般用途上我覺得也很便利(對焦小聲、反應也快),畫質來講還算對得起他的價位。
DG 45mm簡略介紹

馬吉爺 wrote:
cybercat大大用20mm拍的還是???
拍的真好...
期待下一次的作品


我後來又去拍了一次,今天這次就有用20mm,我覺得都是很好的鏡頭,天氣好,花漂亮比較重要啦,判斷鏡頭看看就好了,不要太在意是用哪顆拍的。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cybercat wrote:
一般Marco應該也...(恕刪)


拍得都好好喔!曝光都相當正確!

看了後又好想再入手GF-1或G1喔...

被毒到!

PANA的一些內建拍照模式真的是要更仔細的地體會,活用功能後拍出的照片真的不錯!

大大你的藍天跟菊花拍的好漂亮,請問有用 CPL 嗎?
前陣子天氣很好,但我在城市裡面實在很難拍出好看的藍天
都有種矇矇的感覺...

謝謝~
我的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odinq/ 目前很冷清
大大請問百微是什麼意思?
這顆鏡頭不是 45mm 嗎?


我說價錢兩倍到三倍
是因為看 APS-C 用的 macro 一萬內可以找到說
我是看 sigma 17-70mm macro
不過我不懂怎麼類比


cybercat wrote:
一般Marco應該也都不便宜吧?ZD 50/2因為日幣漲價現在也漲價到兩萬多了,Nikon 105 VR micro好像也是近萬(當然我知道要類比並不能這樣類比,但確實DG 45mm是打百微這個市場)...(恕刪)




我的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odinq/ 目前很冷清


littleq wrote:
大大你的藍天跟菊花拍的好漂亮,請問有用 CPL 嗎?
前陣子天氣很好,但我在城市裡面實在很難拍出好看的藍天


沒有用CPL,順著光拍,剛好是寒流過後天氣好,不然西半部平原我覺得天空都會灰灰的

littleq wrote:
大大請問百微是什麼意思?
這顆鏡頭不是 45mm 嗎?

我說價錢兩倍到三倍
是因為看 APS-C 用的 macro 一萬內可以找到說
我是看 sigma 17-70mm macro


百微就是100mm上下的marco鏡,這隻是45mm沒錯,但用起來其實視角跟90mm的微距鏡一樣(當然景深是比較深,但微距這反而是優勢)

各家的微距鏡,100是兵家必爭之處,品質都相當不錯,一些副廠的如Tamron 90mm mrcoo跟Sigma 105mm macro都相當不錯。

你提到的sigma 17-70mm macro,放大率是不差,有1:2.3,是0.43x。

我以前也摸過幾次,以拍攝物體大小來說是不錯,不過畫質比起真正的macro來說還是不太一樣。(說是說可以不用把一張照片的好壞,重心放在鏡頭上,但實際用過幾回自己感受起來還是有差異的,值不值得這價位差距,就看個人了。)

一般說來,很多鏡頭都有標示macro或者micro,但廠商多半是1:4(0.25x)以上就可以標了,很多鏡頭都是這樣,但比較常見的也比較符合微距鏡定義的,多半在1:2或者是1:1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真是越來越弄不清楚了

小弟有從 "Leica DG 45mm marco 簡略介紹" 這篇文章看到此鏡頭放大率是 1:1
應該意思就是跟人眼看到一樣大對吧?

之前看文章說放大率是以看到的大小做基準,望遠就是放大,廣角是縮小
放大幾倍在相機都直接用焦長來判斷
人眼差不多在 43mm~55mm 這段


我剛拿 GF1 + 45-200mm 鏡頭來看,在 45mm 的時候,感覺 LCD 看到的跟肉眼看到的大小差不多
LCD 只取到全景小小一部分,放在螢幕上就變的超大了...

每次都覺得光學超神奇的
被原理弄的迷迷糊糊的


cybercat wrote:
百微就是100mm上下的marco鏡,這隻是45mm沒錯,但用起來其實視角跟90mm的微距鏡一樣(當然景深是比較深,但微距這反而是優勢)

各家的微距鏡,100是兵家必爭之處,品質都相當不錯,一些副廠的如Tamron 90mm mrcoo跟Sigma 105mm macro都相當不錯。

你提到的sigma 17-70mm macro,放大率是不差,有1:2.3,是0.43x。

我以前也摸過幾次,以拍攝物體大小來說是不錯,不過畫質比起真正的macro來說還是不太一樣。(說是說可以不用把一張照片的好壞,重心放在鏡頭上,但實際用過幾回自己感受起來還是有差異的,值不值得這價位差距,就看個人了。)

一般說來,很多鏡頭都有標示macro或者micro,但廠商多半是1:4(0.25x)以上就可以標了,很多鏡頭都是這樣,但比較常見的也比較符合微距鏡定義的,多半在1:2或者是1:1...(恕刪)
我的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odinq/ 目前很冷清

littleq wrote:
小弟有從 "Leica DG 45mm marco 簡略介紹" 這篇文章看到此鏡頭放大率是 1:1
應該意思就是跟人眼看到一樣大對吧?


不對,放大率1:1不是跟人眼看到的一樣大。

放大率是在底片上的影像跟實物大小的比﹐1﹕1 是一公分的東西﹐ 在底片上也有一公分大。(真實的底片大小)

用實例來舉例,如果蜜蜂長度大小約1公分,用擁有1:1的放大率的鏡頭去拍的話,在底片上蜜蜂的大小會跟真實世界的一樣大。

你講的部份是視角的改變。

45-200的最大放大率(一般變焦鏡會落在望遠端)官方網站標註是
Maximum Magnification Apporox. 0.19x/0.38x (35mm film camera equivalent)
只有1:5不到。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原來是要跟底片比較

大大好強
疑惑都被你破除了啦

感謝指導~


之前搜尋不少文章,除了了解等效焦長是怎樣(拿來換算視野角度)
但實際畫面被放大多少,應該還是要看實體焦長,害我跟等效焦長搞混
所以我的了解是實體焦長越長,對遠方畫面的解析度就越高

還真的是跟放大率搞混說
看來還要在多看看文章學習一下了
我的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odinq/ 目前很冷清
拍的不多,所以這次只交一張作業


GF1+20 F1.7 無閃燈,有稍微調色和亮度
http://www.pixnet.net/dion513
便宜的gf1+便宜的湯姆龍70-300m=窮人的600mm炮
過過乾癮也不錯

今天是今年最後一次月圓
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部落格:http://blog.yam.com/rickychen 相簿http://album.blog.yam.com/rickyche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