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GX8 來了! Review + 蓋大樓

其實有什麼好吵,O家暫時是純機防的霸主,Panny則是機鏡相防的新招,兩家玩法都不同,有什麼好計較。等O家的機鏡相防出來後再比較好嗎?反正專利文件都出來了。

P.S. O家有推出鏡防鏡頭嗎?
問個問題~~圖表中所測試的50mm~
是等效50還是實際焦段50?
如果是實際焦段50~
那安全快門應該是1/100~
那1/50就算第一級了吧?
但是在防手震off的情況下~
圖表中用等效100mm時1/25還能有那麼高的成功率也太強?
(也可能是因為英文苦手我沒搞懂圖表意思)

對兩位的爭點也不是很懂~
個人見解是覺得不管機率多寡~
能夠拍攝成功就算是只有百分之十都比百分之零來得實用,
本來就是秒數越長越嚴苛,
而且GX8的畫素比EM5II又更高~
在手震方面也更嚴苛~
至於成功率多或少,
人工測試時的機率本來就多少會有些許誤差,
很難絕對說75才對或是80才最正確。
但是0%和10%就差很多了。
(10%表示還是有機會成功只是手要很穩)

也許P機的機防仍稍弱於五軸,
搭配OIS鏡頭就能超越五軸,
但也很好用了,比以前完全沒有防手震差距變少了,
再搭配P機的各種先進電子功能還是很棒的機種。

個人淺見供參考。
ethanec wrote:
P.S. O家有推出鏡防鏡頭嗎?(恕刪)


O以後要出的300mm那顆定焦有~不過這顆價格不斐

我寧可要可以4K錄影和最新感光的GX8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呀~伊爹

good69 wrote:
而且GX8的畫素比EM5II又更高~
在手震方面也更嚴苛...(恕刪)


你突破盲點了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呀~伊爹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 呀~伊爹
good69 wrote:
問個問題~~圖表中所測試的50mm~
是等效50還是實際焦段50?
如果是實際焦段50~
那安全快門應該是1/100~
那1/50就算第一級了吧?
但是在防手震off的情況下~
圖表中用等效100mm時1/25還能有那麼高的成功率也太強?
(也可能是因為英文苦手我沒搞懂圖表意思)

對兩位的爭點也不是很懂~
個人見解是覺得不管機率多寡~
能夠拍攝成功就算是只有百分之十都比百分之零來得實用,
本來就是秒數越長越嚴苛,
而且GX8的畫素比EM5II又更高~
在手震方面也更嚴苛~
至於成功率多或少,
人工測試時的機率本來就多少會有些許誤差,
很難絕對說75才對或是80才最正確。
但是0%和10%就差很多了。
(10%表示還是有機會成功只是手要很穩)

也許P機的機防仍稍弱於五軸,
搭配OIS鏡頭就能超越五軸,
但也很好用了,比以前完全沒有防手震差距變少了,
再搭配P機的各種先進電子功能還是很棒的機種。

個人淺見供參考。



使用實際25mm,等效是50mm,1/25s算第1級。
雖說安全快門因人而異,但也不是同一個人抓同一台相機都可以保持相同的穩定性。


我前面也有提到過這個盲點。

不過不管幾級,都還是有個盲點:
例如Dual IS在140mm,1/4s是有成功機率的,不管機械或電子都有,而五軸機率是0。
例如Dual IS在12mm,2.5s是有成功機率的,而五軸機率是0。

代表,五軸在這個快門,拍了上千上萬張都還是0張可用,Dual IS至少還有一定機率是可用的。



boss753951 wrote:
O以後要出的300mm那顆定焦有~不過這顆價格不斐

我寧可要可以4K錄影和最新感光的GX8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呀~伊爹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呀~伊爹



O的鏡頭防震頂多用在長焦上,真正的超望遠也無法手持一定也是上腳架,所以未來可能發揮Dual IS的機會只有少數幾顆,除非O家也全面加上鏡防就另當別論了,呵呵。

P家的Dual IS實用性比較高,大多數變焦都有鏡防,定焦少數有鏡防,所以P家多數鏡頭都可發揮Dual IS能力,加上P機防還會更加強效能。
kanako0605 wrote:
O的鏡頭防震頂多用在長焦上,真正的超望遠也無法手持一定也是上腳架,所以未來可能發揮Dual IS的機會只有少數幾顆,除非O家也全面加上鏡防就另當別論了,呵呵。

P家的Dual IS實用性比較高,大多數變焦都有鏡防,定焦少數有鏡防,所以P家多數鏡頭都可發揮Dual IS能力,加上P機防還會更加強效能。


長焦如果能保持穩定,也許可以改變一定要上腳架的mindset
O的五軸在一般焦段水準高,不需用到Dual IS

目前列在M43官網的鏡頭(不含3D及附件配備如9mm F8之類的鏡頭)
有鏡頭防震的個數是:
P: 18/24
O: 0/22
Tarmon: 0/1
Sigma: 0/3
手動鏡: 0/9
==========
防震鏡頭/鏡頭總數 = 18/59
http://www.four-thirds.org/en/microft/lense.html

Dual IS不支援:
14-45mm / F3.5-5.6
45-200mm / F4.0-5.6
100-300mm / F4.0-5.6

不到長焦的10隻, 扣掉不支援的1445剩下9支, 這9支用上Dual IS頂多與五軸打平;
長焦(等效200mm)以上8支, 扣掉45-200, 100-300不支援, Dual IS有機會勝出的只有6支
也就是總數59支鏡, P有9支可與五軸相比, 只有6支長焦有機會勝出
(這還算上兩支35-100....O在100端有四級, 也不見得會輸)

剩下44支原生m43鏡頭, 都是O的五軸比GX8機防優勝
通算而論實用性較高仍屬O的五軸

(在實際點, 按照時程目前8月有支援Dual IS的P鏡只有6支, 100mm以上長焦更只有少少2支)
good69 wrote:
對兩位的爭點也不是很懂~


我的爭點很簡單,就是在特殊假定下的算數算錯了
kanako兄依自定規則算出GX8機防有2.5級
我提出糾正, 按照他的規則GX8機防其實只有0.9級

P或O誰比較厲害,看圖說話, 實說實話, 有所本而各自表述, 其實都是ok的
4K錄影和最新感光和防震~我就選GX8了

P對焦准度和暗部成功率也高很多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呀~伊爹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 呀~伊爹
4K錄影和最新感光和防震~我也選GX8了

P對焦準度和暗部成功率也高很多,領先O機好幾年

Oly真的要加加油了,兩家性能差距越拉越大,O機身已經好久沒出現在我的購買候選名單裡了。著實有些遺憾啊

研發PRO鏡之餘也要顧一下機身啊~
雖然P家的機身才剛起步~不過從GX7開始P家的機身推出來
都有不斷的在進步的感覺~我相信技術越來越成熟之後~
會越來越好的~@@"
從GX7的機身防震出來到GX8的新防震應用出來~我覺得有很大的進步說~
希望越來越好~端看GX8與EM5 II~我覺得GX8的進步幅度大很多~
不過有GX7了~GX8暫時無法買單只能流口水XD~

Bobby1986 wrote:
4K錄影和最新感光和防震~我也選GX8了

P對焦準度和暗部成功率也高很多,領先O機好幾年

Oly真的要加加油了,兩家性能差距越拉越大,O機身已經好久沒出現在我的購買候選名單裡了。著實有些遺憾啊

研發PRO鏡之餘也要顧一下機身啊~


我覺得GX8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P也要加加油了,根據BCN去年一整年的微單銷售統計,P只能跟微單界性能偏弱的Canon搶第三
(Sony第一佔34.3%,
Olympus第二佔22.3%,Olympus的銷售幾乎是P家2倍)
http://www.mirrorlessrumors.com/canon-wants-to-become-number-1-in-the-mirrorless-market-by-end-2017

為何性能卓越的P銷售會差Olympus一大截,而只能與性能底端的Canon混戰成一團?
除了性能上的小細節,P家是不是忽略了什麼影響銷售的更大因素?
這是P家高層今年要面臨的挑戰
我想m43就大家一起加油吧

雖然P機好久沒有出現在我的購買選單裡, 不過GX8算是P機的大躍進
現在日本單機身含稅價要四萬二台幣略貴,等跳水之後也許再來考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