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級Panasonic GH1降臨....我的第一台DSLR

FFCffc wrote:
根據Dpreview上面的規格,相當於FF的0.7倍而已啦~


一般 135 的單眼相機
好像也差不多 0.7 倍而已耶~
meridian wrote:
但鏡後距也不是無限縮小, 鏡後距過小, 鏡頭反而還會變大
世界上有種鏡頭要求絕對不能有邊緣失光 (其實可以有一點點, 但是要靠"眼鏡"修正)
就是scanner用的鏡頭.....


Scanner 的鏡頭不能有邊緣失光不知道你是聽誰說的,

scanner controller 最基本的電子功能之一就是補光。

跟相機不一樣,scanner 的影像天生就是需要補光。
KKao wrote:
Scanner 的鏡...(恕刪)

啥東東?
我說的是半導體曝光用的機器
FFCffc wrote:
沒這麼誇張吧 ~
根據Dpreview上面的規格,相當於FF的0.7倍而已啦~
不過相較於APS-C的觀景窗,已經算很ok了啦...(恕刪)

你看錯了
dpreview的意思是說跟FF機的觀景窗一樣大
因為FF機的放大率也是0.7~0.76倍之間
meridian wrote:
1. 我覺得還好, 底片機都不用底片槽與捲片器喔? 如果還是電動過片的話, 電池其實也很佔空間
2. 這個問題未來應該可以逐漸解決, BSI CIS比FSI CIS開口率多了近50%, 而且photodiode在上層而不是埋在深處, 因此能吃到更多斜射光

3. 其實那片螢幕也佔了不少體積, 液晶層, 背光燈管, 控制電路....等等, 少掉螢幕機身厚度可以減少0.5cm


1. 廢話,不然為什麼現在的DC可以做得比當年的底片傻瓜小
2. 這就像講說FF的機器總有一天會跌掉只有五萬塊一樣
3. 機身還是做不小多少

大家好像把機身作小講成理所當然
機身作小是有要付出代價的:
1. 電子元件要減少
2. 電子元件要挑成本高的
3. 組裝要求要變高

這些全都是要成本的
甚麼G1可以做更小的說法當然成立
只是G1可能更貴,功能變差,良率更低
這不是可不可以做的問題,而是市場定位的問題

不然為什麼O的m4/3可以小那麼多?
你覺得P的電子技術會輸給O?


看來p社這次真的拼了
感覺好像很值得買
像是L1一樣的經典
要是防手震內建在機身就好了

很想要輕巧的7-14
可惜不能上濾鏡啊

再看看o社出什麼菜再說囉

當然價格也是很重要的
pjdaddy0725 wrote:
有大大知道GH1什麼...(恕刪)

看來我跟你的老婆桑是差不多等級的
我們這總沒甚麼技術的
那個觀景窗 的確幫助蠻大的
而且dc的大小 交換鏡頭的拐妹值感 還有錄影功能
不過千萬不要向fz28那樣(錄影聲音小聲品質又不好)
FFCffc wrote:
沒這麼誇張吧 ~
根據Dpreview上面的規格,相當於FF的0.7倍而已啦~
不過相較於APS-C的觀景窗,已經算很ok了啦


同樣來自 Dpreview 的結論 : "Electronic viewfinder difficult to use in low light (very noisy image and greatly reduced refresh rate)", 在低光的情況下, EVF 會變得難以使用, 雜訊多, 畫面更新率會大幅下降.
rtsi wrote:
在低光的情況下, EVF 會變得難以使用, 雜訊多, 畫面更新率會大幅下降


G1實際使用
要在非常暗的地方
或是低光處又縮很小光圈時
會有EVF雜訊多且lag的現象
這在使用手動老鏡 會吃力些
但若只是拍靜物 也還好

一般晚上的街道 又用P or auto mode時
光圈都是打最大 就還好

比當年我用的minolta A1 不知好上幾百倍
請問GH1的鏡頭一樣是Leica的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