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tec1234 wrote:
就算是底片相機,動輒...(恕刪)
這樣喚醒我古老的回憶~~~~那時候其實最在意的是「問店家,有幾張成功~~~~」甚至到後來連不成功的也請店家洗出來!!! (因為那個記憶太珍貴了,不是因為想學攝影唷)
成功數越多那天就越開心~~~這種心情很奇怪,照道理說成功數越多越要多花錢~~~其實當下錢已經不是重點了!! 重點是拍的景跟那種回憶,有些是一生可能也只會做一次~~~
例如爬玉山!!那一次 36張只成功28張~~~我永遠會記得,因為我都背光拍!! 科技成就了很多事情,這是不可否認的,相對也會遺失很多事情!! (看似小問題差8張,其實換算成成功率只有七成,而且是用傻瓜相機拍唷!!)
科技讓我這個以前 望之怯步 的人從新拿回相機,接續爸爸未完成的夢~~~也因為如此,以前的技巧 "泛焦",對我來說都沒學到!!因為那個都要錢~~~~如果能把去的地方清楚記下來就已經很開心了,況且一些相機還是借的~~~
爸爸的單眼連碰都不敢碰!!
第一 拍起來成功率不高,無法負擔後面的龐大洗相片的錢。
第二 傻瓜相機成功率比較高,對於窮困的學生來說傻瓜相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第三 怕把爸爸的寶貴相機弄壞
那個年代不流行 "淺景深",錢應該是家庭跟個人普遍考慮的因素~~~所以通常背景沒拍清楚都會被人責罵!!那時候 單眼相機真的沒幾個人有,只有傻瓜相機比較普遍,更不用談換鏡頭!!
可以玩的起的有兩種人,第一 以這個為執業的 (記者、照相館) 第二 家境優渥的~~~
可惜我都不是!! 學生~~~哈哈!!更不用說!!
==================================================
這樣形容或許很多人可能沒辦法體會,我換成現在的物價來說好了!!
以前的傻瓜等於現在的 D5000 D5100 配上副廠競 (或是原廠kit鏡)
(非常普遍,普遍到連個考國中,考到好學校都可以是禮物之一)
以前的單眼相機等於現在的 Canon 全篇幅相機 1D 配上他的 紅橡皮筋恆定光圈鏡頭~~~~
這樣形容應該可以體會吧!!
科技未來會變怎樣不豬道,或許以後裡面還會紀錄 GPS,把這張圖秀出來的同時也可以查到當地的風土民情也說不定!!
(很淺的)淺景深、奶油背景,固然是很好看的拍攝方法~~~除非背景不是很重要,或者是要參加攝影比賽!! 否則我還是偏向背景以可以辨認度30%~40%為主!!
PS.前面要加 很淺的淺景深 跟 很淺的奶油背景~~~~有多淺~~~淺到辨識度只有20%以下
找到一張,如果在下面這張上面配上一個麻豆 焦點肯定在麻豆上!! 背景 5年後可能要打電話問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