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dpreview的Panasonic Lumix G 20mm F1.7 ASPH Review

meridian wrote:
其實dpreview...(恕刪)



請問這個圖要怎麼看呀..每次看都看不懂= =||

其實主要想知道的是

E-P1配這個20MM的畫質 有沒比配上17MMKIT的畫質好@@?
echoesvet wrote:
數位的筒狀變形修正我可以接受,但我理想中的鏡頭或機身不能有紫邊校正。...(恕刪)

哦....你的意思是說Nikon機身就不能接受了?
leekk2 wrote:
其實主要想知道的是
E-P1配這個20MM的畫質 有沒比配上17MMKIT的畫質好@@?...(恕刪)

當然有啊
就算看不懂, 用滑鼠點那一個個小方塊就可以看到截圖
在同樣F2.8的時候, 17/2.8根本沒辦法跟20/1.7比, 完全不同等級啊
連結

以下的部份看不懂也沒關係
名詞:
line pairs: 一條黑線+一條白線的黑白線對
picture height: sensor高度, 譬如4/3的sensor高是13mm
MTF-50: 指對比度100%的黑白線對因光學元件的不完美產生的模糊後, 最終對比度尚存50%的情況

以實際的情況來說, 譬如圖右上曲線顯示MTF-50 = 1125
意思是說顯示1125條線對的情況能有50%對比度 (此時圖像解析度則是2250x3000)
meridian wrote:
哦....你的意思是...(恕刪)


是阿,我怕紫邊修正造成色偏的問題,真的想那種拍某些紫藍色時卻拍不出來。

我這想法可能沒有甚麼科學根據,如果想法錯了也歡迎指點。
echoesvet wrote:
是阿,我怕紫邊修正造...(恕刪)

如果是修正橫向色像差就不用太擔心
因為橫向色像差的起因是鏡頭對不同波長"放大率"不同造成的
所以只要調整RGB各色的圖像大小, 就能讓三個顏色重疊在一起而消除色像差

縱向色像差就沒辦法了, 因為縱向色像差是不同波長焦距不同造成的
所以沒有任何非破壞性的辦法可以消除縱向色像差 (如果有的話, 就不用怕移焦了)
echoesvet wrote:
是阿,我怕紫邊修正造...(恕刪)

在DPREVIEW看過紫邊修正的照片,忘記是哪部相機了
他們觀察出紫邊是用"修剪"的,導致一些物品邊緣出現鋸齒狀
VICCHEN2006 wrote:
光圈從2.0-8.0...(恕刪)


GF1 使用 20mm 下奱形輕微是因為使用了電子修正功能, 相同功能亦設於 G1 及 GH1 上, 若然關閉了電子修正下變形情況亦很明顯.
akihindo wrote:
在DPREVIEW看過紫邊修正的照片,忘記是哪部相機了
他們觀察出紫邊是用"修剪"的,導致一些物品邊緣出現鋸齒狀...(恕刪)


我人工用photoshop 修紫邊的話,是用色彩轉換把紫色換成其他顏色,再用筆刷與圖層把需要改的地方刷乾淨。

交給相機自動化處理,不曉得它會怎麼搞,所以多少有點不放心。

如果相機內建紫邊校正,我會希望他能選擇開或關,甚至不要有這功能也能接受。

以下回主題

今天有幸把玩到這棵20mm/F1.7鏡頭,裝上E-P1 的感覺還不錯,光圈全開的表現就很棒了,不管整體的Fu只看銳利度的話,恐怕比現在所有焦段接近的老鏡犀利不少。


不知道 E-P1 接20MM1.7 跟GF1 接20MM 1,7
那一個出來的畫質跟發色較討喜@@?...

我猜很多人說的紫邊問題應該就是指色差 http://www.dcfever.com/learn/viewglossary.php?glossary_id=11
傳統鏡頭在處理變形以及色差都是以光學的方式處理 (也就是鏡片的安排設計)
m43除了使用了光學的方式外, 也加入了數位的處理
但是校正的觀念還是一樣是針對鏡頭, 而非拍出畫面中的問題
m43會針對鏡頭的特性在鏡頭中寫入參數
機身則依據這些參數把一些以往想藉由光學方式的校正改由數位的方式處理
理論上不會有顏色直接被改變的問題發生
而是把不同顏色的成相位置調整到彼此相互吻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