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PK評比-sony 16mm/F2.8 v.s. panasonic 20mm/F1.7 (解釋銳利度與色像差之間的關係)

raguna wrote:
20mm的數據都是機身修正過的,同一顆鏡頭用在o牌相機上表現就完全不一樣了
"色像差的表現非常優良"也只不過是機身修正出來的結果而已


我在本文中就有提供dpreview的網址給大家連結了,想查什麼機+鏡都可以查得到
其實你所說,用機身來修正色相差,我也看過,但對我來說,我就是要機+鏡來使用
所以純粹拿搭好的kit鏡+機身來比較最後的結果…
這也就是為何最後我把E-PL1賣掉的原因,確實…O牌搭上P家餅鏡出來的結果並不好…
但這種小單眼,為了把鏡頭縮到最精簡,用機身來做微調是基本的功夫
(這部份何NEX不但一點誠意也沒有,而且連界面做得都很難用…唯一的賣點只有那比較大的感光片和無敵的行銷術)
像O牌,其O家藍,和JPG直出銳利優良的機身引擎也是它的賣點
E-PL1直出的JPG比RAW檔出的還細緻漂亮,也是由於機身的後製;高ISO表現優良,也是由於機身的後製
如果機身完全不做任何微調,這種小單眼的鏡頭要拼反光鏡的單眼鏡頭,真的很困難…目前技術大概還無法達到吧!
所以…是P家太用心,還是NEX太不用心?只用一句「全世界最小的單眼」來行銷,找些高手拍一些美照讓人流口水搶購搶不到!而我買了之後,覺得根本是「全世界最大的DC!」吧…(唉,我本來對它期待非常高)
只盼,NEX快快做韌體昇級,或是出個比較像樣的鏡頭,不然出來的照片就只好靠後製來解決它色像差的毛病(PHOTOSHOP有外掛可用,但轉檔速度滿慢的,尤其照片多的時候等到睡著…)


neo1141985 wrote:
我就奇怪, 焦距不同...(恕刪)


因為產品走向接近,當然就拿來比呀
它也可以單看手邊的鏡頭+機身的表現呀,又沒有人勉強你要把不同等級的機+鏡拿來比@@"
我也拿我的5DII和我手邊的鏡頭搭一起看各光圈焦距的表現…
這只是他們測出來的結果,要怎麼用是大家的自由吧…@@"


kanako0605 wrote:
SONY不是已經努力...(恕刪)


現實是很殘酷的...

用戶永遠不會去看廠商努力過了沒,都是只看結果的,畢竟花錢的人沒道理去體諒廠商啊~

我不相信以 SONY 的技術力沒辦法把鏡頭做好,所以質疑的是 SONY 的心態,不能隨便做一顆鏡頭當 KIT 鏡,然後出很棒的鏡頭來撈錢吧,這樣不太厚道。

P 家跟 O 家至少都把 KIT 鏡做出一定的水準,後面出的鏡頭就算都很貴,至少 KIT 鏡已經很夠用了。

SONY 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將 16mm F2.8 做好,然後出一顆 16mm F1.4 來撈錢。
Panasonic M43 的幾個鏡頭,用了很大的數位修正。更甚者,是一些影像處理程式(Llightroom, Silkypix)也包括了對raw的自動修正。

以廣受好評的20 f/1.7來說,用起來真的是比sony 16/f2.8棒多了。可是照photozone的測試,以變形率(barrel distortion)來說:是0.14%。但是當你用不含自動修正的rawtherapy來解檔,它的變形率實際上是3.26%。

這當然不影響我對20 f/1.7的喜愛。我用G1用了一年半,上個月也買了NEX5。不過以Sony的壞名聲,如果也仿照M43這麼大的數位修正,我想今天可能 "作弊","利用數位修正來掩飾光學設計不良" 這種批評聲浪,一點也不會少吧......

hydeyang wrote:
這跟dpreview提供的測試結果差很多,能請教一下為什麼嘛?



單位! 單位! 單位! 請看清楚單位.

DPreview用的是 LP/PH (line pairs/picture height). 兩條線
Photozone用的是 LW/PH (line widths/picture height). 兩條線之間的寬度.

所以是 LW = 2 LP.

若有疑問, 請上Imatest官網上參考, 解釋得很詳細!
這兩個系統目前的定焦鏡就是這兩顆, 所以很容易被人拿來比較, 但要記得這兩顆是屬性不同的鏡頭. Sony 16mm f2.8相當於全幅24mm f2.8的廣角鏡, 而Panasonic 20mm f1.8則是相當全幅40mm f1.8的標準鏡.

標準鏡的解析度, 變形和色散本來就是比廣角鏡來得容易控制. 你如果拿Nikon 50mm f1.8D 對自家的 24mm f2.8D, 或是Canon 50mm f1.8對自家24mm f2.8, 都是50mm贏很多, 所以這也沒甚麼可驚訝的!

如果拿Sony 18-55mm vs. P14-42mm vs. O14-42mm來比, 應該會更有趣!
Monte920 wrote:
單位! 單位! 單...(恕刪)


受教了,感恩!
我得承認我得了看到英文就會頭昏眼花的病
jakyou wrote:
panasonic 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用機身去補強鏡頭,SONY 難道不知道 16mm F2.8 的問題嗎?知道又不修,就放任自己的鏡頭爛下去,大概是想說反正是 KIT 鏡,能成像就好了,要好品質等以後花大錢買鏡頭吧,就心態上實在是不可取啊。...(恕刪)


實在不覺得SONY有什麼不可取的!
SONY讓一顆4000塊的鏡頭忠實呈現出他應該有的表現
這, 有什麼不可取的?

反倒是Panasonic一開始不明講這顆單價過萬元的鏡頭, 有作過機身修正
非得要用戶轉接到O牌機身上, 拍出原形畢露的真相, 揭露20/1.7的本質
這才是真正不可取!

wilhelmina wrote:
而我買了之後,覺得根本是「全世界最大的DC!」吧...(恕刪)


印象中「全世界最大的DC」似乎是R1吧

Monte920 wrote:
這兩個系統目前的定焦鏡就是這兩顆, 所以很容易被人拿來比較, 但要記得這兩顆是屬性不同的鏡頭. Sony 16mm f2.8相當於全幅24mm f2.8的廣角鏡, 而Panasonic 20mm f1.8則是相當全幅40mm f1.8的標準鏡...(恕刪)


完全認同
jakyou wrote:
作為一個消費者,都是...(恕刪)


沒錯~ 同意+1 消費者不是研發者,只看結果的。

就和公司一樣,老闆也不會問過程,只會看你作出來的結果...
jakyou wrote:
現實是很殘酷的......(恕刪)


1.4倒是不必,再做出一顆18~24mm F2.8的定焦,我就很滿足了。
SONY一直給我的感覺.....

好像不是為了製造好像機而製造
每次看了SONY的新機子....
尤其以A900、A850、NEX.....
看看這些機子的表現以及售價.....還有汰換率

SONY根本就是為了商業而製造相機(沒錯大家都是要求利)
可是SONY的意圖過於招搖

A900當初的售價......充其量打著世界最高畫素以及機身防手震+SONY金字招牌所堆疊出來的......
我本來真的蠻期待也看好NEX的表現.....
看來在鏡頭群以及成像品質真的有待加強.....(SONY阿感光元件比人家大可別搞得太難看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