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的對比檢測式 AF 技術,果然厲害

這篇放在Sony板準被砲到天邊去,po在panasonic板很好,可以讓一堆人醒了 !

還有修正樓上的話D90/60D並沒有比D7000/7D高階,拿60D來測準焦率會更難看,

什麼拍鳥,追焦適合用Canon,這種話才是聽聽就好 !

(連續追焦能力與對焦速度,準焦率是連動關係,準焦率那麼低遑論追焦能力)

這篇測試算對Sony跟panasonic很不友善,A55是裡面唯一的入門廉價機,GH1也是

裡面唯一的停產舊機種,還能贏 ! 好笑
看到這篇回應我笑了,

* 庫洛洛‧魯西魯
* 帳號:wenchihwu
* 發文:93
* 經驗:280

>>Pentax K-5...

>>雖然我是這個牌子的使用者

>>但這結果我實在是不太相信
stevenlake wrote:
但這結果我實在是不太相信...(恕刪)


不管相位對焦還是對比檢測對焦,說穿了還是電子學,贏是必然(時間問題)
沒贏才奇怪 ! CN可以去做電子狗了,會叫汪 ! 汪,就可以賣20幾萬比1DS
好賺多了 !
不必妄自菲薄,那都是被太多大師洗腦去了,那些大砲鏡頭卻實蠻嚇人的,
自卑難免但不能喪失自信,CN以外用戶加油吧 !

其實我還是認為相同對焦模組評測才有意義(並非對GH1有任何不敬),這樣
才不會在討論時又被扯到其它地方去 ! (有人就開始質疑連續追焦了),
說不定又會有人談低對比,暗部對焦能力,這樣CN永遠天下無敵了 !
Nikon/Canon的設計師不是傻子,專業攝影師/記者不是呆子,C/N的產品又貴又笨重,GH2那麼好為什麼沒看過半個新聞媒體使用(一機兩用,拍照錄影都頂呱呱)?

樓主煞有介事去引一篇和這篇一樣呈現[結論表格]的文不知有何意義?1300張如果都是[晃動相機拍不動的公仔]的拍法,那再多拍10倍也不能證明可以在實戰中可獲得同樣豐碩的成果.
jenhoxen wrote:
Nikon/Canon的設計師不是傻子,專業攝影師/記者不是呆子,C/N的產品又貴又笨重,GH2那麼好為什麼沒看過半個新聞媒體使用(一機兩用,拍照錄影都頂呱呱)?...(恕刪)


對焦快不是選擇相機的唯一準則,市佔率高也不是對焦快的唯一解釋,單挑對焦這項來說C/N輸就是輸
有什麼好爭的 ? 不然請引一本贏的雜誌來看看 !

如你所說好了 ! 別人相機晃動拍不動可以拍得好為何CN不能 ? 不能的相機能期待實戰表現 ?


y376265 wrote:
不管相位對焦還是對比...(恕刪)

其實也不用太在意那一家的 優缺點各家都有
只是panasonic是最突出卻也最弱勢的
常常都要同時擁有不同機子的人貼出來才有人略為相信

而且板上常常有些人之前還盡所能的酸GF1 GH2等等 
優點都不講 只會盡所能的講G系列的缺點
結果搞到後來都自己偷偷的買一台來拍 這些人在板上也不算少數

別等等一堆人冒出來自己對號入座耶!

我不是大大 想大大或是看大大的話請去廁所!謝謝!
jenhoxen wrote:
Nikon/Cano...(恕刪)


分享7D與GH2的風景攝影錄影畫質比較


單就一堆人認為APS-C的畫質就是比EVIL還好的迷思 其實01上面有很多的比較 不是專業人士不拿 而是他還沒做到頂尖的機種..請期待(GH2一台3萬多你認為是高階機嗎?) 而M43鏡頭也還沒到專業攝影師能用的程度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GH2只是跟DSLR入門等級差不多的機子 但我心中認為GH2已經跟DSLR中階機種有的拼了

kevin^^ wrote:
詳細請看這篇http...(恕刪)


文中提到
"個人覺得這個測試的正確性參考就好,未必是標準答案,因為每台機身搭配測試的鏡頭不太一樣,理論上副廠鏡比例越多,越可能影響對焦的速度和精準度。不過其實這也最符合單眼使用者的實際器材狀況,對很多人來說,同時擁有原廠和副廠鏡頭是司空見慣的。而高達 1300 次以上的實驗次數(果然是德國人精神)應該也有參考價值。"

期待這些機身搭配最速鏡頭的比較..
GLD wrote:
暗部對焦GH1還輸5...(恕刪)

詭異了,為什麼我用GF1可以對焦的暗處,550D都對不到呢?
是GH1比GF1弱還是550D比500D弱?
jenhoxen wrote:
Nikon/Canon的設計師不是傻子,專業攝影師/記者不是呆子,C/N的產品又貴又笨重,GH2那麼好為什麼沒看過半個新聞媒體使用(一機兩用,拍照錄影都頂呱呱)?

...(恕刪)


不曉得大大有沒有真的接觸到幾個“專業攝影師/記者
以小弟的經驗:記者之所以用c是因為佳能免費提供中階以上機子與鏡頭給記者使用,為的就是“活動的廣告招牌”,至於N少見卻忘了問他為何用N了。

專業的攝影師~接觸了是職業的攝影師,根據他們所說:其實在他們的心中初階單眼就可以勝任大部分職業需求了,若遇到婚攝這種明暗變化大,白平衡變化大,才需要中階以上有很多獨立按鍵來快速調整機子,以大部分狀況是因現在業餘普遍的觀感會認為拿中階以上的相機才是專業的代表(器材先決),很多人請攝影師來拍照常會問起你拿什麼相機,什麼鏡頭,都還沒拍照就判定攝影師的實力,拿中階以下的機子與鏡頭往往失去了接洽的工作機會,其實很多作品會後製,以專業的技術而用GRD或類單眼或M4/3就能拍出不錯的照片,再加上後製,就更不用說的夢幻與強大,但能在消費者的心中爭取到工作機會嗎? 真的很難 ,若大大有興趣多多接觸職業攝影人士或聘請他們,有不少人除了帶中階皆以上相機外甚至還加帶的小相機或M4/3出門拍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