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ZIF wrote:LEICA 25mm...(恕刪) 這顆景深算是很不錯了因為畢竟是人像鏡,如果預算沒那個多也可以考慮O牌45f1.8或P牌的20f1.7再搭配新的x14-42 這樣應該夠你現在拍了
大隻佬 wrote:一定會有...因為明年還有12-35 & 35-100 兩大X鏡皇(恕刪) 這兩顆恆定光圈變焦,不買會對不起自己回樓主,如果喜歡景深又基於Leica太貴我建議你買O家的45mmf1.8,這顆景深也不錯,算是專門拍人的鏡頭只是在室內距離會有點難抓就對了
天才最怕亂七八招 wrote:那就決定這顆吧...(恕刪) 我也推這顆LEICA DG 25mm F1.4這顆太貴就選20mm F1.7 或14mm F2.5如常白天出門玩就選X14-42喜歡偷拍正妹就選X45-175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呀~伊爹
14mm F2.520mm F1.725mm F1.445mm F1.8這四顆單獨只挑一顆的話,選25mm F1.4若已有14mm F2.5或20mm F1.7的話,就建議選45mm F1.8(以上為定焦鏡的選擇)若已有14-42mm(14-45mm)的話定焦鏡請參考上述所說變焦鏡的話(拍攝人跟景為主的話且無中長焦段需求),建議Olympus M.ZD 9-18mmPS.預算足夠就上7-14mm F4.0這顆
double1 wrote:這顆景深算是很不錯了因為畢竟是人像鏡,如果預算沒那個多也可以考慮O牌45f1.8或P牌的20f1.7再搭配新的x14-42 這樣應該夠你現在拍了...(恕刪) 推 x14-42mm基本上大光圈的好處是景深淺、快門速度高大光圈的缺點是錢景深、體積重量大小弟是全幅機的使用者,也有50mm 1.4這顆一般人認為一定要入手的標準鏡但事實上,這顆鏡頭沈睡在防潮箱已經很久,主力鏡是16-35mm f2.8M4/3的25mm f1.4 或 20 mm f1.7相當於 50mm 及 40 mm這種焦段都算是標準鏡的範圍。在入手M4/3前,看到很多大大推 20mm f1.7這顆,很多人說是必備,真的出勤的機率高嗎?40mm的焦段感覺不上不下的。後來 Leica認證的 25mm f1.4出了,有些人也把手上的20mm換成這顆,或是再入這顆。說真的,一顆標準鏡訂這樣的價錢太貴了。再怎麼說也只是Panasonic設計製造,獲得Leica認證,如果大大覺得以兩萬買到Leica鏡頭很划算,那就買吧。小弟的50mm f1.4當年入手花了7500。說真的,景深淺一定好嗎?拍食物,你會只希望灑在義大利麵上的羅勒是清楚的,麵有點糊、盤子更糊嗎?拍人像,如果單純拍人,那淺一點沒問題,但是人帶景時,縮一下應該比較好。旅遊的到此一遊照,不帶景怎麼看得出來人在哪裡?與其要景深淺,小弟反而更希望的是近拍能力再強一些。以x14-42mm這顆來說,它在不同的焦段,最近對焦距離是20 cm和30 cm。為了這個,一直在練習到底要在鏡頭前端與被攝物間放幾個拳頭寬在努力。一般在42mm端離30 cm拍的近拍效果,比14mm端離20 cm拍的效果好。這20 cm跟30 cm是以感光元件的平面起算的,所以其實離被攝物還算近,只是要拍出微距鏡頭的那種感覺,還是差蠻多的。小弟會入手M4/3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輕便,當一顆鏡頭或單機身的重量就超過M4/3的機加鏡時,那種感覺只有一個爽字。M4/3的"大砲級"鏡頭也不是沒有,不論是超廣角、中望遠,還是旅遊鏡,都有看起來相對壯觀的。千萬別急著補足焦段,手上的鏡頭用熟了,拍得順手了,才會知道手上的鏡頭在哪些場景不太適用,至於,有沒有到完全非買不可才能拍,那就得看心中的小惡魔了。當然,Panasonic推出的M4/3鏡頭群相當全面,消費者的選擇很多,這點很讚。附上一張x 14-42 mm,以42mm端拍攝,從誠品信義拍的101樓頂,100% 裁切。小弟覺得,這望遠端的畫質算是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