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小弟是先有FF後, 才再加入M4/3的行列FF非常好, 怎麼個好法?就是你會信賴你的相機, 交給它拍, 保證萬無一失的那種信任按下快門的那個瞬間, 你會知道它拍下來了所以, 我用FF時, 通常不會去檢視剛才拍的照片這要歸功於精準的測光與自動白平衡當眼睛貼近並透過那只有基本光圈跟快門值和曝光補償的光學觀景窗,會有一種寧靜的感覺, 這跟看著大大的LCD去拍真的差很多,也許各位大大手上可接上觀景窗的M4/3機種, 也有這樣的效果其次是畫質真的沒話說雖然感光元件的面積不絕對等於畫質, 但FF硬是比M4/3大3.8倍,而畫素只多兩倍, 塞太多也不好 (我那台FF跟GF3比)體積與重量, 是我考慮尋找另一個系統的最大原因GF3+25mm f1.4+x14-42的重量, 比我的FF單機身輕, 也比我的16-35單鏡輕平常帶相機出門的話, 當然是M4/3現在連出國旅遊, 也會帶它吧!APS-C...說真的, 從M4/3再進到APS-C, 不如就直接上FF樓主不會想上FF, 那是因為M4/3就很好用了除了一些恆定大光圈的變焦鏡還未問世外, 這個系統的鏡頭群已經符合一般使用所需魚眼, 超廣角, 微距, 人像, 望遠, 連3D特殊鏡頭也有!(有時, 就是因為出太多, 才會讓人很難抉擇)對於M4/3的使用者有在考慮APS-C的話...如果有決心花很多錢去使用另一套系統, 那就玩"再好一級"的吧並不是說一定要用FF才能體會那種威力, 而是個人覺得M4/3跟APS-C的差異沒有大到讓人驚艷, 多花這些錢恐怕不值得至於用慣M4/3的使用者要拿FF那種龐然大物, 恐怕比拿大換小來得更不適應有機會, 找個有FF的朋友去外拍個一天, 回到家再想想要不要這種甜蜜的負荷看著出勤率變低的FF, 我並不後悔, 因為它讓我感受到數位攝影的魅力,同時享受很多拍照的樂趣 (後來發覺不論用什麼拍, 都很享受 XD)現在看到越來越多人拿超級大相機在拍, 總會欽佩別人的毅力與體力不過, 手上那幾乎等於沒有重量的M4/3, 卻讓我拍得更輕鬆快樂偶爾再拿出手機自拍, 馬上上傳到Facebook順便打打卡, 也不賴別忘了, 比上, 還有645以及更高等級的機身, 但一般消費者需要嗎?就像一般人也不可能去買超級電腦(姑且不論有錢也買不到)一樣, 難道拿它來打魔獸嗎?有時覺得說這些都是多餘的因為, 當你問這個問題時....你心中的小惡魔就開始滋長了!而當你擁有(過)兩套或好幾套時, 你才會對這樣的問題有明確的心得與看法這就好比"有了20mm f1.7需要換25mm f1.4嗎" 或 "有14-42(或 14-45)需要14mm f2.5嗎"意思就是這樣
我是從APS-C轉至M43的 完全不會想轉至FF第一體積 (關係到你丟在隨身包包就可以自在出門 不必買專用相機包)第二重量 (有時候身上還需要多帶1~3顆鏡頭)第三價錢 (FF有便宜的嗎???)但是不排除再重回APS-C的懷抱因為APS-C體積有越來越小的趨勢但我的GF2卻想升級至G3或GH2 越換越大台XD
小弟也是也5DII後才購入M3/4,買M3/4是因為備機而且體積輕便。像出國自由行可以2機都帶,如果跟團我是喜歡只帶G3,因為跟團不會有太多時間讓你好好拍照,所以G3就好,期待M3/4能多出一些像LUMIX 25mm F1.4這類得好鏡。
小弟從APS掉入畫質和淺景深迷思後轉入FF後來發現光圈愈縮愈小,景深愈拍愈深,看圖愈縮愈小而且還發現為了在暗處加深景深造成快門過慢一直困擾著我最後發現根本m43就能滿足我現在的要求更何況真的要求淺景深m43也不是辦不到,只是不像FF選擇那麼多而已最後的發現是,鏡頭對色階的演階比片幅重要多了不過,如果上FF能買頂級鏡頭的話當然很棒!!
小弟我最早先玩Nikon底片機後,原想直上FF但基於口袋太淺,所以轉為買APS-C的D7000,D7000剛買了還不覺的重因為之前是用Nikon EM和FM2這種輕巧底片機,所以每次出門拍照或是聚會跟一群人出門玩時,D7000就非常討厭拿出來拍只好在今年硬著頭皮再找系統,原本在找S家O家和P家3選一對於我習慣用觀景窗取景和習慣鏡頭防手震的相機,當看到P家的G3規格,我就跳進來啦現在...我電腦裡的照片數量,已經漸漸要超越D7000了說實在的M4/3系統鏡頭就是小,這是APS-C永遠變小不下來的,我隨便拿個包包就可以裝相機+鏡頭,走到哪我就會想拍畢竟我不是靠拍照這行吃飯,我想要的畫質M4/3就已經足以滿足我了我會不會想上FF呢??如果有錢的話,應該會想要嘗鮮,但是我想FF的下場應該到最後也會被我關在防潮箱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