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 Yang wrote:
雖然從你的照片上看不...(恕刪)


就這張圖來說


看我圈出來的地方,與後面的建物形成一個強烈的距離感,可是後面景物又可以判讀程度還是有的,這種細微的巧妙感覺是其他鏡頭做不出來的!!!

一般為了要強調主題通常都會把背景拍成糊狀~~~~這種相片 一拖拉股



再以一張為例


注意 祀典武廟 左邊的線條大概可以判讀出兩者之間的距離,而這張是在 F1.4下拍的~~~~ 祀典武廟 與門牌號碼 跟馬路對街的商家,可以看的到三者之間因為距離產生的模糊~~~~這是餅乾鏡 解析能力無法達成的~~~

再注意看 祀典武廟 的左手邊碑的線條相當清楚,好像就浮在磚牆上面一樣~~~~這是我說的立體感!!

魔性之眼 應該是以這種距離感著名,而不是他的散景~~~當然他也可以拍出很漂亮的散景~~~

如果他都沒有可取之處,Panasonic 不會再把它做成小25乃。因為畢竟焦段跟 20mm太相近了,就一個企業來說兩者會互相打架~~~~~

我是依照這種想法慢慢找出兩者個差異性~~~~果然被我發現這支鏡頭的特性~~~之前也是跟一個大大交流 慢慢發現 25mm這隻的優點~~~

而且我剛剛拿到也以為它可以輕易的拍出漂亮的"散景"結果我錯了!!錯的相當離譜,這是一隻不好駕馭的鏡頭~~~~~我花了近半年才了解他的特性(可能我比較駑鈍,完全土法煉鋼學習都沒上課)

再依照下面這張為例:對於複雜的線條構圖,越能顯現這隻鏡頭在主體的邊緣表現相當的清晰~~~如果單單使用它來拍特寫似乎有點浪費這隻鏡頭的解析能力


與後面的線條在顏色上、在線條上都堪稱相當複雜,而這隻鏡頭竟然可以把他們分離的很好~~~

PS,上面圖都沒有後製、銳化 (當然你也可以再把它銳化)

圖上傳這裏好像會被壓縮,到我的相簿來看可能比較清楚~~~

~~提供參考~~


J.J.player wrote:
就這張圖來說看我圈出...(恕刪)


所以呀,用什麼頭並不是以"淺景深"或"大光圈"為出發點。

鏡頭本身的素質不是隨便後製就能仿擬的。

這個"Leica"認證也不是隨便標的。

雖說與Leica味有所不同,但對於反差及解晰的要求

可是不容馬虎的。
J.J.player wrote:
就這張圖來說看我圈出...(恕刪)


我看同樣普通的照片看好多遍了.....解了好多毒....

每次都想說該不會又是那幾張普通的照片~但每次又忍不住看一下是否有進步到令人為之一亮的照片~~結果.......還是看到那幾張重複的照片......而且還一直強調看不太出來的立體感.......

而且大家都在講小奶~他卻一直在分享他的大奶......

我努力克制不要發這種文.........人都有初學的時候~而且自己也沒多厲害~~~~~但實在太多次啦~~~~我忍不住啦~~~~~




很感謝各位大大的分享
最近很少出門
所以照片很少
只好拿模型用25的拍幾張分享所謂的立體
我感覺這絕招好像不是隨便就使得出來
光線對比不強好像效果不大






格放


因為空白太多
所以有裁切/縮圖
沒改任何顏色和明暗對比

soccer4451 wrote:
只好拿模型用25的拍幾張

呃…
可能要拿同比例的系列模型來拍會比較好

目前前後大小因為模型比例不一而出現奇妙的違和感…
除了揹書包的身高矮了一點
其他身高都一樣喔
因為是前後距離的關係
所以看起來大小隻
排再一起(25mm)


不同角度(25mm)


45-200(91mm)


45-200(200mm的景深)
soccer4451 wrote:
除了揹書包的身高矮了...(恕刪)


果然小25乃也不差~~~~你第#14的 1,3張,注意背書包左手藍色袖子的邊緣,邊緣一樣清晰、銳利~~~~

白色比較難對焦,跟黑色一樣可以 開啟 AF + MF 做細部微調,如果要更清晰還可以按下參數按鈕再撥一下應該可以再放大對焦的細部!!

1.開啟 AF + MF
2.半按快門這時調整微調焦距環 (對焦點會被放大)
3.如果要取得更細膩的對焦,按一下參數旋鈕,併旋轉一下 對焦點還會再放大

以上功能 G2 GH2 都有只是不知道 G3 GF3 有沒有?? 這個細部微調,全程都要在半按快門下進行~~~~~
---------------------------------------------

我記得沒錯的話 45-200畫質最優的應該是 45端,200端比較 25乃就顯的沒這麼銳利了!!!

這一張是使用 ISO 800 的45端拍的~~~


重點是 ISO 都已經開到 800了畫質感覺還不錯!!缺點是要站在有點遠的地方對焦

==============================

這張是在大反差下大25乃的表現~~~ 暗部依然有細節那個古樸百年古蹟的感蹶依然表現很好,我相信小25乃應該在高反差的相片下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還沒有25之前
45-200是我最愛用的
總覺得拍出來色彩都不錯
必要時可以拉望遠拍景深特寫
25對我來說只是一顆外掛
在室內和拍主題很好用
不過這次拍模型可能光線還不足
總覺得拍的不滿意
戶外拍花真的很優
連續假期快到了
可以好好測試一下性能了
有機會可以和朋友測一下14和20
嗯嗯~~~希望可以看到作品~~~~

45-200mm的 200端在被攝物體 四米內都可以拍出不錯的銳利度,不過一樣要開啟 AF + MF

再說一件事情

Panasonic 45-200mm f/4-5.6 G Vario MEGA O.I.S. Lens for Micro Four Thirds SLR

以前不懂 明明 光圈可以開到 16 為什麼鏡頭 寫 f/4-5.6 G

經過好多實驗現在懂了,這顆鏡頭的 45端最佳畫質 光圈為 4

200端最佳畫質為 5.6~~~~~

==================================
所以如果 Panasonic 45-200mm f/4-5.6 G 這顆鏡頭

200端
以光圈先決 光圈設定 5.6
快門在安全快門 125~250 之間 (最低125)
低ISO

拍的起來,配合 AF + MF 在四米內(萬一超過應該也不會太差)

肯定還是可以拍到相當棒的特寫相片~~~我已經賣掉它了所以無法實證給您看囉~~~~

~~~參考看看囉~~~~
原來那是最佳畫質啊
我之前只是覺得他是因為角度關係
必須縮光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