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身:GX7鏡頭:Leica 12-60 F2.8-4時間:九月上旬地點:合歡山武嶺附近小弟是第一次拍銀河跟隨各位前輩的教學在手忙腳亂之中完成第一次的拍攝1. 快門速度 = 20秒 "500 定律" 快門速度 = 500 / 焦距 / crop factor 不過忘了關包圍曝光@"@ 所以不一定是剛好拍20秒XDDDDDD2. 光圈:2.83. ISO: 32004. 白平衡: 剛好自動時蠻OK的就先KEEP住@"@挑幾張比較能看的跟大家分享前三張是直接拍攝, 最後一張是使用Sequator去疊圖其中遇到比較大的問題是白平衡不知道怎樣調會比較好還有對焦不知道怎麼對...好幾張都沒對好Sequator疊圖
winnie220a wrote:機身:GX7鏡頭:Leica...(恕刪) 比較大的問題是無限遠對焦可參考這篇, 按一下快門釋放鈕應該就直接對到無限遠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5138229白平衡可試試直接定在3500K左右, 天空比較藍另外有拖軌, 要注意當下使用的焦段用廣角端可以20秒, 但用其他焦段要注意再算一次(如變焦到50mm, 則曝光不宜超過500/50/2=5秒)
winnie220a wrote:感謝ssword大...(恕刪) 有了上次的經驗下次可以先自行測試,抓無限遠的感覺上山就不會那麼手忙腳亂了XD"開24端曝光時,我都會抓25/30秒雖然100%檢視會有輕微移動,但放FLCIKR都不一定看得出來何況縮圖XD"
艾賽韓德 wrote: 開24端曝光時,我都會抓25/30秒 雖然100%檢視會有輕微移動,但放FLCIKR都不一定看得出來 何況縮圖XD"...(恕刪) 維尼大大的計算法則較恰當, 畢竟 M43 Crop-Factor 為 2值。根據 1/500 法則計算 : 500/(焦距*Crop-Factor); 則 M43的 24mm焦距之最長曝光時間約 10.5秒。 如果曝光時間已拉長至 20秒以上, 拖出星軌效果...如果敝人用 1/2.3"吋感光元件 DC用 24mm作星空銀河拍照, 根據 1/500 法則計算 : 500/(焦距*Crop-Factor: x5.6); 則 1/2.3"吋感光元件的 24mm焦距之最長曝光時間約 4秒 不到。 若超過 10秒以上.. "可能星軌效果"明顯到不行..XD~https://mmcalc.com/Cheers.
splendors wrote:維尼大大的計算法則...(恕刪) 這樣感覺是把crop factor算了兩次....希望我沒有誤會....把M43的12mm換算成全幅的24mm, 這已經算過crop factor一次所以500法則對M43的12-60mm廣角端而言, 就是500/12/2 = 20.83秒如果我誤會, 真的是以"M43的24mm"來計, 則splendors大的計算是對的不過12-60有12mm廣角端, 且只有此時光圈最大為F2.8沒有特別構圖上的理由, 應該不至於用"M43的24mm"(等同全幅48mm視角)來拍攝星空同理, 1/2.3"的24mm, 視角等同於全幅約135mm, 很少被用來拍攝星空
ssword wrote: 這樣感覺是把crop factor算了兩次....希望我沒有誤會....把M43的12mm換算成全幅的24mm, 這已經算過crop factor一次所以500法則對M43的12-60mm廣角端而言, 就是500/12/2 = 20.83秒如果我誤會, 真的是以"M43的24mm"來計, 則splendors大的計算是對的...(恕刪) 抱歉, 敝人語述不清。 事實上, 我就是以該鏡頭焦距作推定, 並無針對特定鏡頭。 謝謝提點.如果該 M43系統鏡頭焦距 12mm, 則 ssword大大的計算也是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