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風 wrote:
要說兩個品牌都差強人意,就比較能接受.
硬要比哪個品牌一定好很多,我想這就很不客觀.
容小弟說個故事:
有個非常熱愛棒球的同學在當小學老師, 自己任教的小學沒有球隊, 就自告奮勇當起教練來
第一次帶球隊出去比練習賽, 小朋友都很高興, 雖然對手是實力高一截縣內冠軍常客, 但小朋友大多認為"打球很開心"
只是沒想到, 可能主審已經先入為主的認為雙方實力差距過大, "似乎"有點偏袒對方(尤其在好壞球方面)...結果當然是想都不用想...當下我同學只在賽後和小朋友說: 下次用棒子討回來. 倒是旁邊觀戰的家長, 很生氣的去找裁判理論
裁判就說: 他們又不可能贏. 家長說: 最起碼讓他們輸的心服口服, 我回去會告訴我小孩, 今天是輸給一個不專業不公正的裁判!!
不知道這棟樓的各位有多少人當過主管? 是否手下有出現那種: 做事認真度100%, 但出包機率也超高的?
如果他一直堅持自己很認真很辛苦, 我會跟他說: 謝謝, 不用再勞煩你了
如果肯改, 我會給他機會; 如果肯改卻又一再出包, 我只能給他無足輕重的工作...
在工作場合, 很認真的做錯一件事情, 不代表你的認真可以彌補你的過錯
還好, 這裡只是討論版...
以上僅是小弟一點點在工作上的心得, 並不是針對薇風大, 只是看到前面某幾位網兄的回覆, 才再次動筆
M4/3有一個特色就是大部分鏡頭在最大光圈或接近最大光圈時就可達最佳畫質。
所以比法跟APSC是不一樣的。
所謂光圈F8等於最佳畫質上來講在M4/3上來說,一般是不成立的。
記得在哪邊看過一篇文章,懶得搜尋了,確實開到F8以後,M4/3畫質會有下降。
這樣有個好處就是,不需要開到小光圈,畫質就可以很好,尤其在大光圈鏡頭上,F1.4/F1.8的鏡頭大部分在開放光圈就是可用光圈,不需要縮光圈去求最大畫質。
F8會比較好,那是APSC的一般說法。
最好的例子就是SONY那顆16MM E接環定焦鏡,光圈要縮到F8以上周邊才會比較好。
這樣快門要掉多少? ISO要拉多高?
M4/3的兩顆接近的鏡頭。14MM/F2.5 17MM/F2.8(不需要提O記那顆12MM/F2,F2.0直接K爆SONY那顆!),開放光圈就是可用光圈,要占上多少實際上的便宜?
只看表面你是看不到這些深入的應用面的。
題外話,這篇測試的結果其實本來就可預料。
APSC高ISO假如輸M4/3才有鬼了,就像NEX高ISO可以幹掉SONY全幅機或5DII一樣的不可思議。
重點是輸多少?
目前看來GF3可用ISO已經變高了,至少可達ISO1600,很夠用了。
而且M4/3一直在進步,加上M4/3陣營大光圈自動對焦鏡頭那麼多,又小顆。
證明GF3確實是一台小巧,均衡,可玩性很高的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