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legon wrote:
人家哪有在說嘴......(恕刪)
其他人說的也是事實,但問題發生在那裡?
他拿出來的組成要素單獨來看,當然沒有人有疑問,
不合理的部分是他的"邏輯組成方式"
如果不能認清這點,就會變成無意義的混戰
==
舉個例子,一個組裝生產線,每個作業員本身都很有經驗,
每個機械手臂與組裝器材都經過校驗,也很精確並可繼續使用
但就是無法順利生產產品,產出的東西良率很低,或是產能非常低落
原因通常是出在不合理的生產流程,站點安排有問題,
以及把資源投在錯誤的站點上等等
負責管理生產線的工程師如果沒有意識到,只會抓住旁枝末節大聲嚷嚷,
或是只會跟上頭長官唉說經費不夠人員素質不好,再弄個一百年也不會改善的
==
現在的狀況就是這樣,出問題的是整個理論的"生產過程",
並不是各個組成要素的好壞對錯
就算把更多組成要素加進現有的生產過程上,
或是把現有生產過程中的舊要素換成新要素,
也不會改變"生產過程有問題"這個情形
再加上他本人又故意營造自己是"講事實反而被打壓"的形象,沒有完整理解來龍去脈的人,
很容易相信這樣的片面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