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在01注意M4/3的其實比起大多數的民眾跟DSLR的用戶比起來實在是相對少很多會有意願入手M4/3的應該也大多數本身已經有DSLR的用戶,才會去注意市場比起DC實在是小很多~公司不願意引進一定有他的道理存在(市場調查)不會因為01"看似"很多人有興趣而就引進開公司就是為了賺錢咩~賺多賺少的問題,但是產品賣不掉...才是大問題
fjhsiao wrote:這就跟賣唱片一樣阿他...(恕刪) 應該是演唱會跟廣告撈的多,少看演唱會, 少買代言商品 (當然很少, 但強力代言的盡量避免), 才能讓他們回歸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我想世界上只要有 "粉斯" 跟 "死忠X迷" 存在, 應該他們還是可以繼續豪奢下去啦!
我想台松考慮的是GF1如果定位在"單眼相機"....那以台松L1,L10,G1的慘痛經驗來看....絕對沒膽在進GF1目前鏡頭不夠多,不像彩虹與國祥可以賣鏡頭來支撐單眼的進貨與廣告成本...但如果定位在DC的話...則2~3萬對於DC來說又太貴了!確實是兩難...不過倒是鼓勵水貨商進香港水貨....如果機身定價在20000~24000上下...應該會賣得不錯
拉少 wrote:我想台松考慮的是GF...(恕刪) 講到市場小香港市場就比較大?而且香港的收入比我們高耶開店,店員,電費,等成本考量後應該成本也比我們貴,但定價就是能比我們低難道真是關稅的問題??而且現在是有錢買不到合理的價位的鏡頭昨天有問過人家代購 大約一萬六可買單鏡頭我不抱怨了 套句PTT名言不爽不要用~ 抱怨就點到為止吧我想要大光圈定焦鏡阿
大家會希望台松進口的目的好像最大的主因是希望能夠壓低水貨商的售價以這樣的情況看來,台松進來也只是變庫存而已,商人進貨的目的就是要賺錢,撇開各地售價不管台松只要進貨,首要的就是花一堆費用1.安規認證費用2.管銷費用3.行銷費用可能還要上一下電視廣告在這麼多成本的增加下,結果效益都被水貨商賺走,說真的....與其進貨當庫存,還不如等到市場價格跌到谷底再進來像GH1一開始,水貨單機單鏡4萬多大家也是買下去,但是買的到底有多少人,??公司貨進來一定賣不贏水貨,現在GH1進來如果賣個3萬多以GH1這種規格來賣3萬多... 跟水貨商說不定還有的拼,又可以錄影,又有好的LV台松不像O 有一個很大的DSLR行銷與銷售團隊,DSLR也只是台松裡面一個很小的產品線,可能每年的行銷預算是跟DC綁在一起的,所以台松現階段不碰GF1應該是很正常的,另外EP-1的效應慢慢的降低了,市面上,與二手機也開始多了起來,說不定月底的攝影展,台松是打算拿GH1來打EP1的,(兩者價格如果差不多,GH1不會輸給EP1)
casperlee wrote:講到市場小香港市場就...(恕刪) C大火氣別這麼大...拉大只是分析台松不進GF1可能的原因....看不出他有在抱怨阿!....況且如果連拉大這麼愛用Pana單眼的人都抱怨的話....那台松就真的太糟了!....說起對單眼重視程度...SONY與Panasonic這2大電器廠的台灣分公司態度真的差好多....我有維修過Panasonic的小DC...說真的我還真不放心把相機交給他們...服務站給我的感覺好像是修冷氣修冰箱比較行...滿屋子都是電視...冰箱的待修品...不過我的DC最後還是修回來了啦(好像也是送回日本處理)...
台灣阿發 wrote:C大火氣別這麼大.....(恕刪) 抱歉我修改一下我是說 我在抱怨拉然後套句PTT名言不爽不要用所以我的抱怨到此為止並沒有在講任何人在抱怨其實大家說的都有道理只是小弟口袋不夠深不然一萬六 一萬七花下去馬上20mm f1.7就入手了也沒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