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使用14-45mm是不是容易手振而糊掉?

防手震只是減低晃動的感覺吧並不會說完全不震動
在一般看照片的大小尺寸下 清晰度會在接受範圍內
跟汽車的懸吊系統一樣 減低車內的晃動 增加舒適性 但不可能讓車內空間完全靜止

最好的方法當然是上腳架 不然就多練習


手動鏡 50mm 光圈大概是2~到2.8吧 跟1/30秒的快門
我用14-45和前面差不多
極限大概在1/8秒
廣角端成功率約8~9成
望遠端則是約5~6成
感覺效果還不錯
跟之前用過的E-510機身防手震差不多
真正沒什麼鳥用的我覺得是NIKON18-55VR
那個VR感覺真的近乎裝飾用的
建議樓主, 手振還是"被攝人振"搞清楚再說!
OP兩家防手震都有不同人稱好,所以看起來都能發揮用處,就看自己喜歡(適應)哪種而已。

自己用P鏡身防震,感覺是滿有用處的,尤其是錄影與長焦(此兩種用Mode1最適合)...
小弟是GH1
剛入手時搭配 14-45也是常常糊掉
但是後來把ISO 鎖定在 1000
狀況就好很多了
寧可畫面清晰
雜訊的部分就不要太講究了


wjesse wrote:
50mm的鏡頭在全片幅相機使用時,安全快門是1/50,
50mm的鏡頭在M4/3相機使用時,焦段要換算成50*2=100mm,安全快門是1/100,
而並非還是1/5...(恕刪)


推啊,以前有看到的常識,
但真正在拍的時候都會忘記

又像是開兩秒timer就可以免去按快門手震的技巧,
拿著相機在外也會忘記,
挺好用的
快門我用40~60,iso調到800~,不過還是容易晃到,
後來用了閃光就好些,不過人物都變得很亮...
看了幾位前輩的建議,我想還是需要多練習... 才知道怎麼拿捏快門的調整...

其中有一位說得沒錯,其實是被攝者在動,本來我也覺得會糊是正常,
後來去了花博在室內拍靜物也是會有一樣的狀況,只是糊的機會比動態人物來的少一點而已...

謝謝大家~~

應該再來考慮一些光圈較大一點的變焦鏡了... 皮包又要瘦了~~ XD
搖控器是人待在家裡時最好的朋友!!

notus wrote:
快門我用40~60,...(恕刪)

沒把握的狀況下開連拍模式也是不錯的方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