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Lai wrote:
至於是否有單一日文的日本國內版?我不知道,聽說有(恕刪)

有,我買到不想買了
我的Panasonic GF6,G6
SONY RX100M2
都是在日本買,都只有日文

Leon725 wrote:
K兄,這句話有點問題,
NTSC:60格
PAL:50格
水貨就都是PAL的,所以只有50格,沒有可以改設定變成60格,
選單裡可以選NTSC/PAL,只是告訴相機要輸出到何種影像格式的螢幕上,
修正掃瞄頻率的問題而已,格數還是不變的

這句話有點小bug 日文機是NTSC的~
不過我發覺現在日文機愈來愈難買 我買GX7的時候 只剩一家有進~
不像買GF2的時候 日文機各家水貨商幾乎都有~
不好意思,借版請問一下,小弟最近入手了水貨的gx7但是在功能選單中的視頻輸出是可以選擇NTSC或PAL的,如果是水貨就選擇PAL就好嗎?謝謝各位前輩解答
double1 wrote:不好意思,借版請問一下,小弟最近入手了水...(恕刪)

有得選當然選NTSC的
以下是我手上的相機-
GH1-純日文機
G2- 純日文機
GF1- 純日文機
GX1-多國語言(含繁體中文)
GF6-多國語言(含繁體中文)

Ahu Tahai wrote:
以下是我手上的相機-
GH1-純日文機
G2- 純日文機
GF1- 純日文機
GX1-多國語言
GF6-多國語言


大大全系列M43系統
曾否考慮跳槽APS或全幅?
是否因為有鏡頭的包袱?
能否分享M43心得?
謝謝!

詹姆士Lai wrote:
大大全系列M43系統...(恕刪)


可以參考一篇很經典的先進文章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4079364


您不是已經要買GX7了?看來您的意志還不夠堅定哦~

既然有預算及重量的考量,其實不太懂為什麼您還會去看其他片幅的機種?


提供一下我的心得:

我自己是因為覺得m43是集畫質與體積(機身與鏡頭的搭配)相當均衡的選擇,所以才會從DC直接跳到M43(去年才加入

而我有一位朋友原本用C家的APSC,後來因為體積緣故越來越不想帶出門
入手了RX100之後就幾乎沒看過他帶那台DSLR了...

ahkulai wrote:
(恕刪)
您不是已經要買GX7了?看來您的意志還不夠堅定哦~
既然有預算及重量的考量,其實不太懂為什麼您還會去看其他片幅的機種?


哈哈哈!一點點小心眼,就被大大您看穿了!
幾近底定的M43組合,怕有哪個環節沒考慮清楚
所以想稍為緩一下,不急著買定離手,免得改天後悔

這空檔難免又回頭瞧瞧C家的APSC,看看會不會有遺珠?
在百貨公司把玩過70D+18-135和700D+18-55,手感實在沉重啊!
聽許多先進說,很多人衝了,等熱度過後,往往因重量體積因素而鮮少帶出門
想想這情形,極有可能也將發生在我身上,所以真敢衝的意願不大

另一個讓我三心兩意的,是手上這台LX7,最近半年大量使用中
拍的照片,經過簡單美化後,放上FB也相當有看頭
這就不免會拿LX7和打算入手的M43系統做個比較:

LX7規格其實不差:焦段24-90mm,最大光圈1.4-2.3
特別是這個最大光圈1.4,是當初入手的主因
唯一可惜是光學變焦只有3.8X

假如換了M43,將成為:等效焦段24-64mm+28-280mm,光圈都是3.5-5.6
這樣子,在短變焦部分其實是降級啊!焦段變短了,光圈也變小了
想拍寬闊風景時,還得臨時把14-140鏡頭換成12-32
(因為我還蠻在意24和28之差)
這樣就不能真正體現一鏡到底的方便了!
反而LX7隨手就有24mm.可以說在短變焦部分,LX7勝出哦?

差別只在於M43畫質比1/1.7"的DC好,再多出中望遠的變焦
不知道這樣子從類單轉進M43微單,升級的幅度值不值得?有感無感?
偏偏現今美圖軟體功能強大,經過美化縮圖後,DC和M43的作品差異看得出來嗎?

說到底,我要拍的主要是家庭旅遊和家居生活,一般風景/景帶人為主
沒打算將來進階成專業,或參加比賽之類的,也不想跟人家去衝大景,抓飛羽
老實說,LX7加後製已經大致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這次動M43的念頭,其實,好奇和想"玩"的成分居多
對可更換鏡頭的變裝把戲,是有點浪漫的憧憬
卻也了解其間的甘苦(相對於DC的輕便無負擔)

這就是我現在,又想又遲疑的原因啊!
各位先進想推我一把,或要勸退的,一概歡迎
謝謝啦!
詹姆士Lai wrote:
大大全系列M43系統...(恕刪)


我是從DSLR換到M43的!

我先拿PENTAX,後來SONY A Mount推出就嘗試換A系列,因為按鍵配置不順手,改換D200,停留在NIKON一段時間後,因為小孩出生,需要一台來錄影,就拿DC來配,不過,這樣出門實在不方便,剛好碰上世界第一台可錄影的DSLR就改換D90,但是D90的果凍錄影實在是不好意思批評,比DC還爛,後來Panasonic價錢大跳水,就讓我栽入M43的世界到今天,兼顧畫質、體積、重量、還有優越的錄影功能。鏡頭各家都一樣貴,但機身就相對便宜,我不是P家粉絲,只是目前似乎還沒有可以取代上述的需求,就暫時先這樣。

Ahu Tahai wrote:
讓你誤會了,抱歉。
DSLR我先拿PENTAX,後來SONY A Mount推出就嘗試換A系列,因為按鍵配置不順手,改換D200,停留在NIKON一段時間後,因為小孩出生,需要一台來錄影,就拿DC來配,不過,這樣出門實在不方便,剛好碰上世界第一台可錄影的DSLR就改換D90,但是D90的果凍錄影實在是不好意思批評,比DC還爛,後來Panasonic價錢大跳水,就讓我栽入M43的世界到今天,兼顧畫質、體積、重量、還有優越的錄影功能。鏡頭各家都一樣貴,但機身就相對便宜,我不是P家粉絲,只是目前似乎還沒有可以取代上述的需求,就暫時先這樣。


您的攝影資歷很豐富啊!不像我這只玩過類單的

您也沒說錯,我是還有點猶豫是否投入M43
不過您推介那篇先進有關M43的經典之作
看完真有莫大的鼓舞!有為者亦若是啊!

我還在懷疑這個鏡頭,那個光圈
人家高手也都用這幾個鏡,拍出如此經典作品
可見人和腦還是最重要的
看來打算敗入的機子和鏡頭,已經相當不錯了
這下子增加了不少信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