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sox wrote:
我指的不是畫質,而是:
1. 肉眼看到的主題佔全視野大小比例,常常遠大於用廣角鏡拍到的,也就是說,肉眼中看起來很大的遠方景物,在相片中卻很小,特別是「一大片」景物時
2. 在較高處往下看時,肉眼視野會呈現「俯視」感,而相片卻呈現較低視角的平視感
像這個圖好了,就是用15mm拍的,我已經盡可能站高舉高拍了,至少鏡頭的高度遠比我的眼睛高,卻完全不能呈現當時現場滿滿的白色嬰粟花的壯闊感
這可能是廣角鏡的透視效應,遠方物體被壓縮所致,所以我想知道標準鏡是不是能解決這個問題
原PO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他要的不是畫質
原PO也提到"肉眼看到的主題佔全視野大小比例,常常遠大於用廣角鏡拍到的"
片幅大小決定拍攝的可視範圍大小
MFT去換短焦段的鏡頭,變形只會更嚴重而已
而肉眼的焦段就差不多是50mm
FF搭配50mm定焦鏡所拍出來的大小,就是肉眼所看到的差不多大小
我個人認為FF搭配85左右的焦段才是肉眼看的大小
另外講到視角,肉眼的視角大概180度
相機要能拍到180度的畫面,只能用魚眼鏡頭了
但是原PO顯然不是要魚眼鏡頭的效果
緑茶、麦茶、ウーロン茶、でもやっぱり〜あきちゃ
whitesox wrote:
不過要接圖,85這種中長焦又太窄了,還是應該等效50~60mm才合適吧....(恕刪)
這已經是工時成本考量的問題了.
你只要覺得接起來看起來ok, 就ok了..
焦平面是平的..
現在你要把 幾個平的, 接成圓的 ..
當然是愈多邊, 愈像圓的
8邊形 比較接近圓? 還是16邊形?
這種問題隨便在路上拖一個小孩子用膝蓋想, 他也知道是16邊形..
16邊就用是比較長焦去拍, 8邊形就是用比較短焦去拍..
32邊形更接近圓, 64 愈好.
但圖愈多, 電腦就要算愈久, 硬碟轉到半死
世間的事本來就沒有那種無限精準, 都是妥協出來的..
沒有人有那種 無限多 的錢、時間、精力...
所以只要你的眼睛容許, 你覺得這樣子看起來就OK了, 那當然就可以愈少張, 就愈省事..
那想不想挑戰這個?
世界新紀錄:3,650億像素 46TB 大的全景照片是如何練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