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DG Vario-Summilux 10-25mm F1.7 新鏡皇


潛出水面 wrote:
這裡等效光圈指的是"等同FF虛化效果所需要的光圈值"
本來就跟進光量沒有關係
沒關係,這詞縮寫縮的本來就不好,跟眼控對焦取的一樣爛
一堆人誤解為在談進光量也是正常的事(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到底是誰取什麼眼控對焦,然後一個一個亂傳積非成是。

anapplefuo wrote:
不能同意你更多,到...(恕刪)

積非成是的還有一個:「全幅」,現在也是一堆人用
現在大家說的FF 正確名稱應該是 135 Full-Frame...因為以前底片機本來就很多種底片大小

FF 跟 APS-C 這些說法都是指的相對135底片的大小

但是現在感光元件越做越大...難保哪天120也來個1/2 1/4的.....那就有的亂了

眼控AF,最早應該是另一個意思....好像是EOS3還是5那時候的能力

至於瞳AF在相機可以人臉對焦後,當時應該就有瞳AF出現過了好像還可以設定左右眼...DC年代就有的產物吧

-------------------------------------------------------------------------------------




只是景深這件事怎麼還有人搞不清楚.....

只是簡單的鏡頭意識而已.....

鏡頭不是就已經標示好景深的結果了嗎

16-35mm f2,8

135 ff 的16mm -35mm的景深變化....光圈最大值2.8....但不管搭啥相機這顆光圈都是2.8

接在FF 機身上 可以得到16-35mm的視角壓縮 景深也是16-35mm的景深表現

套在APS-C 機身上 可以得到(以1.5倍為例)24-52.5mm的視角壓縮 但是景深表現還是16-35mm的景深表現

套在4/3機身上 可以得到 32-70mm的視角壓縮 景深表現還是16-35mm的景深表現

會覺得景深沒那麼淺....就是當你看一張70mm視角壓縮的照片時,裡面的景深表現是35mm的表現...所以才會覺得景深不如FF

跟光圈一點都沒關係....當然要反推..你要一顆35mm的鏡頭表現得跟一顆70mm鏡頭所表現的景深一樣時...

只能加大光圈不然就是改變你跟被攝物的相對距離....這不是攝影的基本常識嗎
該不會是萊松傳奇M43的告別之作

果汁維 wrote:
該不會是萊松傳奇M43...(恕刪)


反正買不起

都是只可遠觀的玩物

期待售價

跟看到售價之後還有財力能買的人!


相信這顆一定很強!

10-25mm f1.7, 非常吸引的焦段與超大光圈,但這鏡頭的體積和價格一定十分巨大和昂貴。以上這兩個因素正正與m43的原意背道而馳。

輕巧方便>巨大
價格親民>昂貴

這也許是m43的發展難處。。

SKAP wrote:

Full-Frame翻譯全片幅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啊

至於眼控AF是SONY官方翻譯問題,英文:Eye AF、日文:瞳AF
http://support.d-imaging.sony.co.jp/support/ilc/eyeaf/zh-tw/index.html

中文應該翻"眼AF"即可,或者眼睛AF、眼睛追蹤AF.(恕刪)



眼控是對岸阿六的地方詞

傳到台灣變成誤導潮詞
chingyan318 wrote:
10-25mm f1...(恕刪)

等看看有沒有Lumix 10-25mm降規版好了,看是恆定F2.8 或是F2.8-4
北方威尼斯 wrote:
眼控是對岸阿六的地方...(恕刪)


這不是日本阿宅常用的說法嗎?
期待妹控AF, 跑展場會輕鬆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