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RAAM wrote:
構造上已經不能稱為DSLR了,當作可交換鏡頭DC吧.


可稱為 DSLC (Digital Single Lens Camera)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380g的機身加上小巧的鏡頭 真是吸引人阿
如果Pana把4/3系統的那之14-150mm OIS也出一之縮小版的m4/3專用14-150/OIS
那就太完美了
OH...My GOD
心中沉寂已久的小惡魔又有想花錢的衝動了...
基本上這就是一台可換鏡頭的超大CMOS DC
含鏡頭價位如果在15000~18000我就棄械買下去了...
但如果超過2萬就真的又要走上L1,L10較好不叫座的後路了...
拉少 wrote:
OH...My GO...(恕刪)


日本單機定價是YEN 79,980-

KIT W/14-45 =YEN 89,980-

實際上是應該還有調降空間才是

比起D40X還貴上不少阿
深藍那台改成藍白機 也漫有搞頭的
內閃打開裡頭是黃色的
乍看之下和E420差不多大,
但細部看的出來比E420更纖細,
實際拿在手上應該感覺會更明顯……

進展至此,
大尺寸的高階DC真的要進入歷史了吧……只差錄影……一年內?

不過離期望中的『可換鏡DC』還有一些距離就是,
鏡頭推陳出新的速度比機身慢上許多,
要機身和鏡頭都達到『輕薄的可換鏡DC』不知還要等幾年……

或許4/3不能接m4/3的鏡頭,是對panasonic的保護?
能在m4/3上期待Olympus嗎?
G1比起E420的優點在我看來有
1.翻轉式液晶螢幕
2.防手震
3.對焦輔助燈
4.快捷鍵較多

除了之前所預期的動畫拍攝功能沒有之外,感覺是滿有誠意的作品
kaiw wrote:
或許4/3不能接m4/3的鏡頭,是對panasonic的保護?

是因為物理限制啦
M4/3鏡後距比4/3短, 會成像在SENSOR前面
M4/3鏡頭接上4/3也只能當近拍鏡 (有時候或許連近拍鏡都當不了)
用比較好理解的話講就是"近視"啦

4/3可以用在M4/3機身就是可以解釋的
因為4/3鏡後距比較長, 接在M4/3機身會變成"遠視"
遠視比近視好解決, 只要在鏡頭與機身中間墊一塊東西讓鏡頭與SENSOR距離增加, 就能成像在SENSOR上面了
而近視就沒辦法解決了, 要把鏡頭與SENSOR距離縮短才能成像在SENSOR上, 難道要切鏡頭屁屁嗎?
kaiw wrote:
乍看之下和E420差...(恕刪)

不是,純粹是M4/3系統歸範設計時就已經確定4/3不能用M4/3鏡頭了.
從光學角度上來看鏡後距離與接環口徑4/3機身都是註定不能使用M4/3鏡頭的,換OM來也是一樣.
Angular wrote:
2.防手震


防手震不能算是優點吧!
E-420 同樣接 OIS 鏡頭,也有防手震阿~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