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0320 wrote:
中國的忌諱數字是「捌...(恕刪)


日本也對4有忌諱

偶數一般被日本人認為能被整除,意味著能被分開。日本人喜歡1、3、5、7等奇數,但要注意到數字「9」的日語讀音與「苦」相同,因此也須避用,要注意連諧音的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一般沒有4和42的房間和病床。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13」也是忌諱的數字,許多賓館沒有「13」樓和「13」號房間,此外,忌諱的數字還包括14、19、24等數列。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D4還ok
可是女朋友4感覺真的很不好
樂見跳到GF5
不過這種沒通用熱靴的相機再出100台我也不會有啥感覺
期待看到GH3 +1
錶人 wrote:
顏色我想見仁見智吧,像我就不喜歡這麼濃郁的味道,顏色管理方面這是你個人口味吧

你說JPG直出、軟體配合度方面都勝過於 P,我想請教一下是哪個軟體P家不能用的?...(恕刪)

偏偏我也不是喜歡特別濃郁的那種,
所以用 O 家相機我的設定值都會比預設低,
但色彩管理方面,我想不是我一個人這麼說了就算,
你長期觀察 M43 版,相信你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說法了,
尤其是高光部分的色彩處理,Pana 相機真的很糟!

軟體方面,可能是我表達不夠清楚,我指的是原廠支援軟體...
難道你們不希望 Pana 有原廠的解 RAW 軟體,並支援機身內的各種效果、調整?

beerstar wrote:
O家色彩是比較濃郁...Pana的相機唯一讓我督蘭的一點是測光偏不足三分之一(恕刪)

Pana 的測光偏向保守,一部份跟高光部分的色彩處理有關,
顏色過渡得很不自然...
拍風景的話,天空的漸層會變得很醜,
拍人的話,接近過曝的部分會像是被燒到那樣。

O 家不是神,但 M43 也就這兩家可選,所以我才把 O 拿出來講。

我真的認為,不要為了支持一家廠商而催眠自己,
試著嘗試使用不同廠牌的相機,體驗各家的優缺點,
一味的幫廠商說話,不只鴕鳥心態,吃虧的也還是自家用戶。

我愛用 M43 系統,也樂見 Pana 進步,
但看看近期的 Pana 機身,真的沒很驚豔的感覺就是了。
imfreero wrote:
我真的認為,不要為了支持一家廠商而催眠自己,
試著嘗試使用不同廠牌的相機,體驗各家的優缺點,
一味的幫廠商說話,不只鴕鳥心態,吃虧的也還是自家用戶。(恕刪)


放心,我這個人決不會去催眠自己

我以前在N家也是有在罵我自己的D7000,我為了找一台M4/3相機,我也是O家P家看很久才找到G3這CP值超高的相機

但是說真的,一台相機你功能用他多少%??能夠常常帶出門才是重點

坦白講我不是靠這行吃飯,我主要訴求只要能夠拍出我心目中覺得美的照片就好

白平衡要調整多細,顏色要調的多細,畫質比較來比較去,對我而言都沒意義,因為那些知識到最後都只是拿來砲S家的USB三人組而已

而我也是講實在話,G3缺點我也很清楚,就看你能不能接受而已

各家相機都有缺點,我想在買一台相機前都有做足功課的話,應該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容許範圍內了

D800、5D3最近剛出,撇開重量不說,還是會有人講這兩台缺點,因為總是會有白老鼠幫你寫測試報告

我最近也想買FF相機,因為APS-C對我而言感覺不上不下,所以我最近才會觀察FF相機各台優缺點

不排除我還有可能從N家跳去C家也不一定,因為目前比較起來對我而言常用的功能,似乎C家FF相機對我有利

今天這一台相機的優勢你沒用到你沒看到,你可能會說他爛,但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對別人是一項優點

其實沒有什麼爛相機或是缺點一堆的相機,只有你適不適用的相機



最後,你所說的解RAW軟體我只用LR,無論哪一台相機來解我還是用LR,LR功能已經很棒了,剩下的就交給PS就可以了

我想,這兩套軟體並不冷門吧,而且LR解RAW也不會差到哪啊,很多高手後製也都用這兩套,軟體支援部分恕小弟不解
騎車治百病
雖然說是機海戰術,但是花錢的是消費者吧

又沒說出了就一定要買

我到現在還在使用G1,也覺得夠用了

出的機型越多對於消費者反而是最有利的吧

舊的機型會降價,又有新的機型可以選擇
錶人 wrote:
最後,你所說的解RAW軟體我只用LR,無論哪一台相機來解我還是用LR,LR功能已經很棒了,剩下的就交給PS就可以了

我想,這兩套軟體並不冷門吧,而且LR解RAW也不會差到哪啊,很多高手後製也都用這兩套,軟體支援部分恕小弟不解...(恕刪)

Canon 有 DPP,Olympus 有 OLYMPUS Viewer 2,
Nikon 有 Nikon Capture NX(雖然很慢)...

LR 固然支援度高且好用,但解出來的色彩畢竟跟原廠有所差異(只能模擬),
而且也不支援原廠機身所有可調整之處,
原廠軟體最大的好處,是跟機身類似的調整方式,
例如 O 家機身銳利度 +2、彩度 -1,
在 OLYMPUS Viewer 2 裡銳利度也 +2、彩度 -1,
輸出 JPG 檔得到的銳化品質、色彩演繹幾乎一樣,
此時若用 LR 調整再輸出 JPG,
銳利度跟色彩都得重新檢視調整。

有時,只想重新調整一批相片的白平衡或是抹除雜訊,
並想同時想保留原廠的色彩、銳利度等設定,
這時原廠軟體跟第三方軟體的差異性就出來了。
機海???

現在哪個熱門3C產品不是用機海戰術??

NB?? 手機?? 平板??

數位單眼~算慢了吧

其他廠商~產品時程越推越快~~

消費者的族群越來越擴大

當然~產品是越來越豐富~

現在~~數位單眼~~又不是只有~~玩攝影的人才會買

不出快點~難道給別家廠商賺呀

話說回來 期待GH3 +1
imfreero wrote:
有時,只想重新調整一批相片的白平衡或是抹除雜訊,
並想同時想保留原廠的色彩、銳利度等設定,
這時原廠軟體跟第三方軟體的差異性就出來了。(恕刪)


其實我不解的不是這個

我換個方式講好了,一般會用到解RAW檔案的人會將你拍的照片原封不動RAW直解jpg的人或許對你而言有用

但是我無論用D7000或是G3,我都會在LR將自己調整過的顏色套在我的RAW檔上後再轉jpg

這樣子我兩台相機拍出來的顏色都會是我自己所習慣的顏色

因為這兩台相機所輸出的顏色都不是我所喜歡的,包括我曾經借朋友的5D2也一樣,我一樣要套上我自己的顏色我才會習慣

除非你是習慣這間相機公司的原廠顏色就另當別論

所以我才說對我而言,我哪套軟體輸出都沒差,我兩台相機轉RAW我都用LR,因為我有我自己的風格和色調

今天如果我是買O家的相機,我相信我也不會用他們家的軟體,因為這樣我又要找跟LR一樣的色調,而且不見得調的出來

所以我才統一都用同一套軟體曲線圖輸出,這樣對我而言就只差在相機本身輸出的銳利度和雜訊了

所以為什麼一樣都是C家玩家拍的,可是藤原大拍出來的就是非常鮮艷,因為每人口味不同的關係而已

前面讓您誤解我的想法,還請見諒
騎車治百病
fuwewe wrote:
GF4呢?GF4呢?...(恕刪)

請問怎麼跳過4代的人,為什麼LX3的下一代是LX5而不是LX4?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請問怎麼跳過4代的人...(恕刪)


因為日本人不喜歡4(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