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f000 wrote:所謂直射入光並不是平行光,而是因為鏡頭後玉夠大,且 sensor 小.斜射光只出現在邊緣,不要以為 FF 擷取中央的成像會比 4/3 差. 我完全沒有提到平行光這張圖只有說明必要條件但是不夠充份直射入光還得要鏡頭本身光學設計搭配才行不要以為 135 擷取中央的成像就變成 4/3 鏡頭
灰三郎 wrote:相簿我去看了,還不錯...(恕刪) 謝謝讚美!! 美的相片人人愛,跟人一樣,有分一看到就驚艷的、也有耐看的 (台語說深緣)!!我想要拍的就是 耐看的 (台語說深緣) 相片,所以拍攝上一定會跟現在大家流行的方法不太一樣!!大家都喜歡 太陽星芒,可是我卻覺得以前的 六星芒 或是 四星芒 感覺比較自然!!當然這是青菜、蘿蔔各自喜歡沒有對錯!!~~~以上個人觀點分享~~~
Horology wrote:用MTF裡區隔高低頻...(恕刪) 可以請 Horology 大大 解釋一下視訊的高低頻嗎?? 我很想知道!!~~~~謝謝分享~~~我丟兩張圖~~~~第一張是原圖相簿也有這張圖!! 裁切的部份如同上面紅圈圈的指示,不過就大圖來說要很努地的看才可以看到細節裁切以後雖不是很清楚,不過依稀可以看到門神的部份影像!! 細節在裁切後都看到了!!~~~以上沒有銳化、後製 純粹縮圖跟裁切~~~~
J.J.player wrote:我使用大奶拍攝的時候...(恕刪) Leeica是指Leica嗎??另外你指的東西德那顆,好像是與Z開頭的光學廠有關,而非L廠的~ 反正都是德國來的,會被誤解正常~25mm f1.4,我有可能是看到"小乃"吧.....為何叫"小乃,小乃"? 理由是?另外~ 本人收鏡以金屬為主,因為把鏡頭當工藝品來看! 質感對本人而言佔選購鏡頭重要的一環。
tyf000 wrote:懶得打嘴砲了,直接看圖吧所謂直射入光並不是平行光,而是因為鏡頭後玉夠大,且 sensor 小.斜射光只出現在邊緣,不要以為 FF 擷取中央的成像會比 4/3 差. 補充一下, 現在好像S家有改善像素(WELL)的深度 (做淺一些-TYF000的圖),因此FF的邊緣斜射光 SENSOR也可以感應到了.只是效果如何則不得而知!
jameschang0228 wrote:Leeica是指Le...(恕刪) 多打了一個 e第一 叫小奶 是原起 香港人說的。。。。為了區分兩顆 Leica D 跟 Leica DG 使用這樣子分比較好分。。。。第二香港人 稱 Leica D 為大奶 我想應該是它的體積,真的很大。。。。而且重量不輕!! 如果沒記錯好像 五百多公克!!小乃 又為 Lecia DG 是為了配合 M4/3 的動態影像對焦方便開發出來的延續性產品,如果這顆不優的話,為何再為 M4/3 另外生產一個版本!!=====================只是 小乃 Leica DG 真的是塑膠桶身,所以重量可以變的比較輕,有點像是玩具鏡頭!!如果你想蒐集不是塑膠的鏡頭 那Leica D 14-150mm 跟 Leica D 25mm F1.4這兩顆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還有之前 4/3 開發的另外 Leica D 14-50mm也都是金屬捅身!!=========================至於說頂級應該算是 P 家開發出來最貴的鏡頭,當然如果你要把 O 家頂級的鏡頭算進來,那還真的沾不上頂級的邊~~~~~不過 O 家的鏡頭在 P 家上並沒有防手震功能,像我這種手殘的人只能屈就 P 家的鏡頭!!!~~~以上個人觀點分享~~~另~~~不管是萊卡 或是 蔡斯 或是 "東蔡" ,潘泰崗 就是東蔡,都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產物,重量用料都很實在,我只是沒更好的經濟能力蒐集原廠的 萊卡鏡頭,東蔡 或是二次大戰的蔡斯對我來講已經是奢侈了!!!~~~~以上~~~
思奎兒吉兒·華倫泰 wrote:好多人PM給我......(恕刪) 請問一下LEICA D 14-150這棵望遠端的畫質如何,和LEICA D 14-50/2.8的差異GH3雖然也想入手但是先買鏡頭好了LEICA D 14-150的畫質是否比 14-140 KIT鏡來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