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是建立在足夠多的對焦點
而且那幾個對焦點都還要是準度足夠的狀況
以中階機來說根本就不可能
相位式對焦本身問題很多
鏡頭和感光元件的位置精度要求很高
用久了很容易就跑掉
整天再聽到單反再抱怨移焦調焦什麼的
反差式對焦只要加強演算法及運算速度應該是可以做得不錯的
而且重點式精確且幾乎所有的提升都是靠運算速度
以電子產品來說運算速度提升根本是最好解決的
何況目前相機的運算能力還遠不到目前手機或者顯卡GPU的計算能力
簡單來說可以交給電子處理的基本上都比較好解決
如果是機械或光學精度問題的我認為都很難突破
所以一直覺得微單發展會比單反好
主流片幅也會一直做小
因為感光元件的差異只會越來越小
或者說10年後小片幅的表現可以跟10年前大片幅一樣
但是光學或機械部分10年後大概也沒辦法有多大進步的
tagahu_1 wrote:
blackmagic那臺口袋機台灣代理價已經出來約33000,不過應該沒有自動對焦和人臉對焦。拍照應該也沒有這功能。
gh3應該還有它的優點
Blackmagic出的都是攝影機,都沒有拍照功能。
也沒有自動對焦,但是有峰值對焦,這對拍影片的人來說,比自動還好用。
而且支援鏡頭防手震,還可連筆電監看,非常貼心。
而且S16的片幅解放了一堆C-Mount的老鏡。
如果有一點點高格,60p就好了,那就完美啦!!
tagahu_1 wrote:
我是覺的錄影沒有調光需求的話blackmagic這台可能對一般使用者的需求性不會太高,畢竟網路上的影片機乎都已經是調色過的
調光真的很不容易,尤其影片又比照片難很多。
Blackmagic給的13級動態範圍對一般消費者的吸引力應該是低的吧?
充其量就是當動態的HDR在用。
不過買一台機器,不能拍照、沒有高格、沒有數位濾鏡、片幅又小,只會正經八百的錄影。
最大的強項動態範圍又用不太到。
我想在消費市場裡GH系列還是比較有吸引力一些。
tagahu_1 wrote:
gh3後既機想要出4k解析度可能不太容易。片幅是一個問題
片福不會是問題,片幅也與此無關,
JVC也出了一台1/3"的4K攝影機,它的片幅更小,而且小很多。
不過實在不懂4K現在的優勢在哪裡,
沒有後製支援,沒有播放設備。
拍4K到底要幹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