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の対抗馬!Panasonic DMC-GF1 (マイクロフォーサーズ)登場

meridian wrote:
看dpreview的...(恕刪)



當然大家還是參考專業的比較好
至於誰說的,小弟怎會陷害忠良...那個是之前有人開EP1配OIS鏡頭交叉測試
就是EP1開防手震+鏡頭OIS關,EP1關防手震+鏡頭OIS開
可能跟測試者有關,因為小弟後來試了也是這樣感覺
所以小弟說非官方...是個人使用者的經驗
因為ZD,手動鏡較多,加上小弟不知道是不是血壓高的關係,手會有點小抖
還是機身防手震對小弟而言比較OK一點



可能每個使用者經驗都不一樣
有些人說14-42略差,17就好點
結果就拿14-42和別人換14-45...小弟還蠻喜那個縮頭設計
G1/GH1防手震效果應該沒有不好吧? 小弟拿 200mm 1/6秒都在拍了.

小弟覺得或許是握持習慣問題,感覺上拿DSLR習慣的人大都覺得G1比較好(如黑麵大),從小像機玩上來的人可能會覺得機身防手震比較好.

而且機身防震跟鏡頭防震應該各有好處吧? 彼此的優點就是對方的缺點.
鏡頭防震能夠所見及所得(指的是DSLR,EP-1除外),可以按照不同焦段鏡頭設計以達最佳效果,還有避免複雜的防震機構造成感光元件累積熱. 機身防震任何鏡頭都能用,也可以確保光路徑平行射入感光元件. (小弟只能舉出這些,其他的可以多爬爬文.)
大隻佬 wrote:
是阿...去年的消息...(恕刪)


原來P設已經有說不再發展43系統囉~~~
不知道這件事
YJai wrote:
原來P設已經有說不再...(恕刪)




其實不管消息來源再怎麼真實,只要有商機就一定還有後路
之前GH1發表時的專訪,也說FZ系列短期沒有計畫,未來會再考量
結果現在還不是有FZ28還是FZ38

不果撇開龐大的ZD包袱...4/3聯盟應該謹慎考慮一下三軌制
就是除了發表少數4/3延續廣大愛用者
餘火力全開精進M4/3機種....再用部份心力發展屬於4/3的全片幅
這樣沒有前三大....那就......還是只能接受

-----------------------------------------------------------------------------------------------


致親愛的前輩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
小弟沒有說G1/GH1的防手震不好...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防手震
小弟也沒有說G1/GH1配上OIS鏡頭防手震效果不好,對於手殘的小弟而言有防手震就是有差
小弟只是分享用EP1接14-140交叉測試感受
也只是感覺如果接上手動鏡或ZD鏡,機身上有防手震對手殘的小弟比較方便
至於感光元件有防手震增加熱能是不爭的事實
我是不敢說L1,L10的雜訊也沒比E3E系列少之類的話....(挖哩!還不是說了)
但有個功能內建,要的時候開不需要時候關...
就如同閃燈內建,要的時候就有得用的感受是一樣的
當然GH1的握感比EP1好也是絕大部分使用者相同的感受
不然我也不會在當兩台必須出掉一台就選擇留GH1棄EP1不過錄影及對焦也是主因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P家持續靠G1用低價策略拿到市占第三名
那就可以大聲說,機身防手震有什麼了不起,前三大還不把防手震做在鏡頭上
大隻佬 wrote:
至於感光元件有防手震增加熱能是不爭的事實
...(恕刪)


就我個人的了解,在機身防手震機制動作時,主感光元件是不通電的,稍微爬過文就可以了解,很多人認為機身防手震並不會造成熱噪訊

所以要說"不爭的事實"恐怕是言之過早



機身防手震好啊,用更低的快門換更低的ISO取得更純淨的畫質,就我個人的用法即使是廣角鏡起碼也可換取1~2級的快門,那可是ISO400和ISO1600的差別

大光圈 + 機身防手震 => 漂亮的低光源作品,我想到都要流回水了



BLOG---> http://upstairs0102.blogspot.com/
樓上的 wrote:
就我個人的了解,在機...(恕刪)




三人還是不能成虎
還是內行人討論一下,或有興趣的人去爬聞一下
小弟是不到半瓶水...
如果有專門開課相機解剖學小弟會有興趣去上
但小弟記性較差,即使看過也會忘記
不過有看過小弟發文就知道屬於非專業,純娛樂


Keep EP1ing
大隻佬 wrote:
小弟也沒有說G1/GH1配上OIS鏡頭防手震效果不好,對於手殘的小弟而言有防手震就是有差
小弟只是分享用EP1接14-140交叉測試感受
也只是感覺如果接上手動鏡或ZD鏡,機身上有防手震對手殘的小弟比較方便
至於感光元件有防手震增加熱能是不爭的事實...(恕刪)


我想會有差異可能在於兩者的防震級數不同,及OLYMPUS 對它的支援性也有關連。


樓上的 wrote:

就我個人的了解,在機身防手震機制動作時,主感光元件是不通電的,稍微爬過文就可以了解,很多人認為機身防手震並不會造成熱噪訊

所以要說"不爭的事實"恐怕是言之過早...(恕刪)


只要有摩擦就會生熱,那片動來動去的機構,必定會給感光元件熱能,運作越久溫度越高,影響肯定是有的,只是效果大不大的問題。
喵喵麥斯 wrote:
鏡頭防震能夠所見及所得


機身防震不也是所見即所得嗎?
還是說 E-P1 是用第二片感光元件作取景
450 wrote:
機身防震不也是所見即...(恕刪)


歐,一時不察,對EP-1來說因為沒有反光鏡跟五菱鏡,永遠都在Live View,所以能夠所見就是所得.
對其他使用反光鏡及OVF取景的機種來說,那條才成立.(原文已修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