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拍好動的小孩..買了GF1....拍出來還是會糊掉耶...誰可以教我怎麼拍嗎??

yujong wrote:
我昨天還沒搞清楚相機...(恕刪)


1/30應該是太慢了一點, 除了會手震(這部份可以用相機的防手震消除), 小朋友動作快一點也會有殘影而糊掉.
1/60~1/80確實比較洽當, 曝光補償也要記得開.

我剛開始拍的那幾天, 30D多數都是失敗, LX3反而都是成功的, 就算我用28F1.8光圈全開.
後來是學LX3 iA的設定, 再修改一下就OK了.

祝你接下來拍照順利.
失去座標的青春,能不能回到夢最起初的地方?
yujong wrote:
我昨天還沒搞清楚相機...
我應該是開IA模式...
而GF1的IA模式..通常是光圈1.7 快門1/30
我想應該是1/30導致糊掉的關係...
因為樓上都是建議快門要1/80以上...
看來我只能自己設定光圈和快門了...(恕刪)

你有可能因自定光圈、快門後因曝光不足,
而拍出來的相片都是黑黑暗暗的,
很多人以為拿了DSLR就能夠拍出好相片,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當你不解光圈、快門、ISO、曝光補償...等相對應關係的基礎知識的話,
那你永遠無法有效的掌控DSRL拍出好的相片,
誠心的建議你去買一本攝影基礎入門的書籍好好研究、研究,
不然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問題出在那裡。
baby剛出生得時候,眼睛是看不太到的,要出生以後,才會開始慢慢在發育視覺的功能,這是基本常識

小時候的大力水手看過吧?現在為何不流行了?因為一開始發現"菠菜"含鐵高,所以推廣,後來發現菠菜中的鐵,人體無法吸收,所以就不播了,前兩年有本書,推廣牛奶無用論,跟以前的觀念也不台相同

我是要說,現代的醫學,確實不見得完全正確,理論也可能改來改去,我的選擇是"健康無價",我不會冒著風險,只為拍幾張自爽的照片,一歲左右,會走路了,才會動得很快,忍個一年在再打光,很困難嗎?

我個人是連暗處時相機的紅外線對焦都不願打開,我可不願意拿"健康"跟所謂"美好得回憶"來賭,拍得照片美不美,只是自己爽而已,真的出問題,後悔來不及,作人要鐵齒,是自己的選擇

反正是你家的小孩,你要怎麼搞,是你家的事,只是拿一個沒有經過完全驗證的醫學報告,確實沒必要照著做

去年都看到過把嬰兒丟到熱水裡面煮的畜牲父母了,只是拍拍照,根本算不了啥











希望持反對意見者,不要真的已經為人父母.......

要拍baby,把周遭燈光都打開,光圈調小一點減少失焦機率,換台高iso可用的機種,甚至直接拍動畫也比較有紀念價值

我對拍照不是很懂,也許上面寫得拍照技巧是錯誤的
但我相信,一定有更多高手可以分享拍照技巧,可以輔助這種不能用閃光燈的狀況

目前是用nex,有時候室內只有一盞燈泡的狀況,拍出來也還不會失焦,等到會作會爬會跑,用錄影的模式,以後看起來還有聲音,更可以回味,何必獨戀拍照?

crusher wrote:
baby剛出生得時候...(恕刪)

讚!

順便提一個意見給各位父母參考,
等小朋友會翻會站其實想要拍照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 因為很忙...

建議各位可以買一台"行車紀錄器", 沒錯就是行車紀錄器!
掛在嬰兒床上面, 全天記錄, 用途很多的.
完全不怕錯過小朋友第一次翻身, 第一次爬, 第一次站, 第一次跌倒, 第一次叫爸爸媽媽...

話說某次在拍我的小朋友學站, 他突然倒下去. 我手上的LX3也飛了出去..........好家在是掉在彈簧床上面.
失去座標的青春,能不能回到夢最起初的地方?
Deray Xu wrote:
讚!順便提一個意見給...(恕刪)


我小孩從小到大 (現在五歲) 也都是不打閃燈直接照的
為了提高照片品質
我也從 DC 一路換到 單眼了
我的考量:
高 ISO
防 手震
大光圈

因為我技不如人 懶的研究快門速度




感謝好建議
明年老婆準備生第二胎
可以開始準備物色 簡易 DV 了

我用過 GF1夜拍不用閃燈,拍的結果還算不錯,比起一般的 DC好上許多。 通常我於室內夜拍人像,很不喜歡閃光燈,因為常常會拍到人的臉是死白,或是人的膚色與背景的顏色及對比不搭。寧願曝長一點時間,用現有環境的燈光。 可是對於一直動的小孩子,就傷腦筋了。

後來我用 Sony NEX-5 之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Sony 有一項功能,就是用高 ISO連拍6張照片,疊圖之後就不會有搖晃的現象,(雖然不是完全不會)但大部份的照片的成功率,真的很高。可以完全的不用閃燈,而且不用腳架,直接用手持的方式來夜拍,或是室內微弱的光線,都可以拍的不錯。






如果是20mm那顆.. 光圈即使開到f1.7..低iso還是無法提供較快的快門,室內光線較暗時一定要把iso調高(800以上)才比較有機會能讓快門低於1/100,如果是A模式,不要將iso設成auto或ia,直接指定iso=800,1600看看..

之前也是怎麼拍都糊..這樣調整後就張張清楚了!

另外善用C模式,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目前我都只用C1,C2,已經很久沒用IA了..
昨天自己回去後...把所有模式都試過一遍...
發現..用光圈先決模式或IA模式...
拍出來很容易晃到..
但照片的亮度是ok的...







但用快門先決或手動模式時..
雖然光圈開到最大1.7
我試了很多快門數...
但快門數高於1/40以上時...
照片的亮度都很暗...
除非開內閃...

今天回去再試試調高ISO到800以上看看..



OASYS wrote:
如果是20mm那顆.. 光圈即使開到f1.7..低iso還是無法提供較快的快門,室內光線較暗時一定要把iso調高(800以上)才比較有機會能讓快門低於1/100,如果是A模式,不要將iso設成auto或ia,直接指定iso=800,1600看看..

之前也是怎麼拍都糊..這樣調整後就張張清楚了!

另外善用C模式,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目前我都只用C1,C2,已經很久沒用IA了..

yujong wrote:
昨天自己回去後......(恕刪)


其實只要看一下照片的資訊,大概就可以知道問題出在哪!

光圈,快門,跟iso都是很重要的數據,缺一不可。

GF1的ISO判斷(ISOia..是這樣拼嗎?^^;;)是儘量以低iso為優先,因此光圈先決下他會先去調整低iso下相對應的快門,1/30如果是拍是室內靜物應該是OK,也大概是GF-1的預設參數,但是室內拍攝小孩就不行了,這時可以用快門先決,固定在1/80以下甚至是1/100,當你發現快門先決拍出來的都偏暗,此時光圈也已經全開了..就是該調整iso的時候了(或調整曝光),而GF-1有三種調整iso的方法,ISOia,ISO Auto跟直接指定ISO..三種都可以試試看(按Q.menu調整)

自己是覺得iso800大致可以應付室內的各式情景,而iso1600雜訊比較明顯,除非真的不行或有特殊需求再用吧。

C模式是可以將你常用的參數儲存起來,共有4個欄位,這樣要切換拍照場景時就不用常常為了調整相機而手忙腳亂(雖然還有Q.menu這個按鈕可以快速調整)。

這是我這一兩個月來拍小孩的心得,剩下就請其他高手指點了...

yujong wrote:
所以..
如果要避免拍出來小朋友糊掉..
(除了調高ISO和開閃燈之外)
要將快門調快..光圈調大...
這樣不就只能用自訂模式了...
因為S模式下...並不能設定光圈大小..
A模式下...光圈調到最大...但有可能相機決定的快門太慢..導致糊掉..
是這樣沒錯吧


先撇開閃光對小北鼻眼睛的影響不講...
(個人也不太喜歡用閃光就是...不喜歡閃光燈的Fu...)
如果是因為室內光線不足容易糊掉的話
要不要試試用S模式 手動調EV阿

這樣雖然不能調光圈
不過快門調快應該比較不容易糊掉
而且利用手動調EV還可以調整亮度

我自己在室內光源不足都是這樣拍的...
看看這樣會不會有點幫助...
水貨愛好偏執狂:現役603SH, 303SH/007SH/SH01C/SH10C/814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