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要在看一下某些人發表的使用心得,那些心得會讓人有誇大的感覺

若你講話仍要這麼衝,恕我就不再回應你的任何文字
薇風 wrote:
1.第一句話似乎是你自己加上去的?我想我的重點一直在於"人"將之功能誇大的問題,以及質疑此功能在目前來說並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設計,並非是說其設計沒必要,你可能要看清楚再回覆

2.你說的便利性我認同,但此便利性與拍攝的實用性,有連結嗎?上面部份文裡,我有回覆我的觀點,請參考.

3.之前水滴的舉例您提的不恰當,我想我也說明了何以不恰當,因為那的確已超出它能提供的極限.

4.若新功能的目的僅是輔助,何需將之與舊設計相比較?除非它的目的是用來取代,而不是輔助.



不清楚你所謂有人把觸控功能誇大的方面是指?很多東西的討論或評測都會誇飾,廣告也是,也許都要等到被爆出來,才有人覺得那只是廣告吧。

你自己也提到:目前的功能作得不夠好,但是否不夠好就不要作?我的回答是。
你的意思不就是在取代性以及不夠好的設計沒必要做?

關於觸控在拍照或錄影的應用,應該很好找,找G2的相關報導就知道了。

我有G2,觸控的價值對我來說,最大的便利性是對焦點控制,單點對焦,無須繁複的移動對焦點,只要一點就可對焦或立即拍攝,除了省去時間也可以省下按快門紐的振動。

應用還有在多點對焦或追蹤模式,甚至複合對焦模式。
舉例使用人臉對焦,當我突然想要對焦畫面某一處,只要點擊螢幕即可,若要取消單點,點一下螢幕返回又恢復人臉辨識模式。追焦也同樣可使用這種複合模式。除了對焦還有測光,如點測光,可以隨處測光可連動,方便嗎?
觸控滑動翻頁看照片或觸控放大照片就見仁見智,但放大後,拉照片上下左右觀看,觸控很方便。
錄影AF,觸控可以作到,點擊哪就對焦哪,此功能是無觸控的相機做不到的,即使像A55這樣的錄影相位AF機種也做不到,因為觸控要搭配對比AF才行。


針對你的第四點,新的功能,其定義是取代或輔助,由誰判定?難道即使是輔助就不需比較嗎?況且,輔助只是某些功能,觸控能應用的功能層面很廣,有些功能是做出新的功能,觸控可作到全新的功能,那就有其價值了。

如果閣下很愛研究新舊功能或技術,也可以朝向我上篇說的,EVF/OVF、相位AF/對比AF或DSLR/DSLT去研究其取代性或者優異性。以新舊來說,你可能要專注於EVF與對比AF與DSLT方面去研究這是取代或者是輔助。

窗戶上的水滴其速率如何,環境如何,難不難拍,也不是舊的思維就可以解釋,還是一句,實際試過才知道真相。
即使用你的說法,也不會是一發即中,至少螢幕上可看到水滴落下,環境允許,直覺的點擊應該是成功率比較高也比較方便的。
我也覺得沒有人在誇大觸控功能
絕大多數使用者也就是說觸控功能很方便而已
在P版應該沒有人說過觸控對焦拍攝是可以完全取代快門鍵吧
更沒有人說GF2能藉觸控對焦功能能打趴什麼鬼相機之類的
而且想當初GF2取消模式轉盤改為觸控選擇
不也是被不少人嫌到去買GF1

觸控對焦拍攝
簡單來說也可視為是對焦方式的一種
目的在於提供一般使用者能更直覺的拍攝(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懂先對焦後構圖的概念)
但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同其必要性與實用性也有所差異
就像我就覺得臉部對焦對我而言是很多餘的功能一樣
用單點對焦對完臉再來拍差不了幾秒甚至還更快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方便且實用多了

另外觸控拍攝與快門拍攝都會產生震動
真的要避免震動的話
哪個比較穩我覺得是要看個人啦
真的要避免就用倒數3秒的功能來進行拍攝吧
觸控搭定焦鏡真的很配
只是搭上變焦鏡還是利用快門鍵來操作會比較方便

功能轉盤跟操作選單真的就見仁見智
以美觀來說拿掉後機頂真的乾淨很多

kanako0605 wrote:
不清楚你所謂有人把觸...(恕刪)


我的確是認為,如新設計只是用來輔助,即無比較的必要,要比較,就僅在於新設計是用來取代舊設計
不過以目前的使用感覺,此設計是無法用來取代舊設計的

至於取代性由誰判定,我想這應該以原廠的觀點來作評析,所以要談取代,除了原廠以外的人,應是無資格的;但確有一些使用者表明其功能可用以取代舊設計,我針對的是這部份不客觀的使用經驗.


kanako0605 wrote:
EVF/OVF、相位AF/對比AF或DSLR/DSLT去研究其取代性或者優異性。以新舊來說,你可能要專注於EVF與對比AF與DSLT方面去研究這是取代或者是輔助。

窗戶上的水滴其速率如何,環境如何,難不難拍,也不是舊的思維就可以解釋,還是一句,實際試過才知道真相。
即使用你的說法,也不會是一發即中,至少螢幕上可看到水滴落下,環境允許,直覺的點擊應該是成功率比較高也比較方便的。


我想EVF或是OVF,目的僅用來取景,影響取景的觀景窗元素,大概就是亮度,光學電子設計,視野率等可比較,它是很單純的東西,嚴格說來它並不會對於一張照片的清楚或模糊受到甚麼影響,一般影響照片品質的原因可能是像素,影像處理器,雜訊,或是SENSOR的感測能力;至於照片清不清楚,可能就是對焦不夠快,對焦不準確,快門速度不夠等;OVF & EVF設計的影響層面似乎不是那麼廣,唯一能想的,或許EVF的製作成本較低,OVF的成本如要顧及視野率及透光度,成本應是提升許多,但關於OVF & EVF的設計取代性,則是沒甚麼人去提過,也或許當它具有共通的低廉價格特性時,可能廠商都為改以EVF取代OVF,誰曉得?我對這東西就沒去探究過,似乎也無此必要.


拍攝手法與拍攝思維還有新舊之分?另外,思維與相機所能提供的能力似乎也必須配合,我在之前提過的例子,並非指觀景窗後面那顆腦袋的差異,而是機器的能力.基本上,從一開始我的主題是擺在某些人對於這功能的誇張型容

另外與您分享一個攝影觀點:當拍攝者的視線,與窗戶大略呈垂直時,僅需對著窗戶上任一點對焦,等水滴下來時按快門就可以,只需看當時設定的快門速度夠不夠快,足以凝結雨滴.與對焦這步驟,似乎沒甚麼關係,要作到這樣的效果,其快門之按鍵或觸控設計,也與此沒甚麼關係.

TYS wrote:
我也覺得沒有人在誇大...(恕刪)


的確就個人了解,周圍有不少朋友因看過GF2的使用經驗,以及親身使用過後,轉而選擇GF1
GF2
在今天陪女王逛光華商場的時候
有看到店家展示

之前早有耳聞他有觸控立即拍照的功能
雖然店家無法試用
有點殘念

不過店員很盡責的說明它的功能
女王也對GF2十分有興趣

白色或是粉紅色 對女生殺傷力太大了

不過離開以後
我很冷靜的跟女王討論

感光元件的大小
直接影響了焦段以及雜訊抑制的效果

跟我手頭上的NEX相比
同一個焦段
NEX乘上1.5
GF2乘上2

GF2往往可以把一顆廣角鏡變成非廣角鏡

更不用提
假如你接一些效果超棒的老鏡頭
明明是個50定焦或是35定焦
乘上2
變成100mm or 70mm

雜訊抑制的效果
假如依照樓主分享的ISO值測試照
就不用提了

個人使用的狀況
NEX ISO 1600都還OK使用

(這時女王問我ISO幹嘛用?!我:............拍夜景不想上腳架跟室內不想打閃光燈的時候可以用)

不過我沒實際操作過GF2
我不知道裡面有沒有像NEX一樣
有一些小相機的功能

像是NEX 防止移動模糊 夜景手持 全景
這三樣
對我偶爾想要偷懶的時候
非常好用~(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會用光圈快門)

操作介面我覺得還好
3C產品都是這樣
習慣之後
都會很順手的

而且NEX在更新韌體之後
操作性就更加不錯

最後我還跟女王說
NEX有翻轉螢幕
拍我們家的寶貝貓咪
非常好用

以上是我跟女王討論的過程
分享給各位

海賊旗正在呼喚著我~ wrote:
GF2在今天陪女王逛...(恕刪)


然後勒.你心理NEX擺第一就買NEX吧.


at01143525 wrote:
然後勒.你心理NEX...(恕刪)

事實上我早就買了(攤手)
只是女王在考慮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