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M43(O家和P家)領軍開發出來的新市場,已經快要從藍海殺成紅海了...


巨爪召集人 wrote:
這位大哥說的對,O/...(恕刪)


反過來想,若不把EVIL當成獨立一項產品線,
而把它跟所有可換鏡系統一起看

Canon為什麼要跳入這池子裡?
之前對Canon(或是Nikon)來說,DSLR產品帶給他們的營收與獲利相當可觀,
也因此一直不把EVIL機種當作威脅

但可以看到的是,不只是O/P兩家推出產品,
Samsung跳進來了,Sony也是,現在Fujifilm也有,
Nikon也趕在2011年中之後推出1系列

為什麼? 市場數字是現實的

所以,到底誰才是龜免賽跑中的烏龜?
誰又是那隻免子? 要看從那一方面切入了

但對消費者來說,有競爭才是好事,
龜免賽跑誰贏了老實說,不痛不癢,除非你抑注了一堆資金在某公司身上



aztec1234 wrote:
反過來想,若不把EV...(恕刪)

現在以片幅區分相機的時代已經快結束了,開始出現界線模糊的大混戰,所以大家才會在這邊討論,但終究會塵埃落定,希望Pana家依然是站著的那位。

其實眼花撩亂之際,冷靜下來,能夠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手中拿的機器是不是符合自己需要,畢竟我們不是靠著相機吃飯,就算O/P都倒了,手中的相機還是可以拍啊,就算他也壞了,市面上還有更多可以滿足需求的東西,就跟你說的一樣,消費者不該被牽著鼻子走,當然,拿著拍的漂亮的照片,那種優越感不可言喻,不過出去玩是出去玩,不是去拍照片的,照片只是順便....這樣想想,說不定就會放下手中鈔票了XD
我對 O/P 有信心,畢竟他們不是商場新手,不會就這樣被大家挨打了~~~~

很多人都太小看 P 家了,P家可是有很多事業部 O家也是~~~只是這次的醜聞不知道會不會影響O家的相機事業部~~~~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P 家還有橫跨專業領域的錄音器材,家庭小型錄音室設備~~~~~~電子事業部分在 P家來說算是小意思,只是他要不要而已~~~~甚至 P 家還有生產 發燒的電解電容器,連國外的知名發燒音響都有用他們家的~~~~

我對 P 家有信心,大家跳進來我倒是樂觀其成!!

或許 C 家認為他們賺的已經夠多了。。。所以不需要跟大家插花~~~

~~~以上個人觀點~~~
以目前情勢來看,
其實使用M43的人衝擊反而可能是最小的(是指User而非指廠商)...
所以並沒有什麼人心惶惶的問題...

畢竟短期內...M43還是Evil的領先群...
期待新系統發展到成熟可能會比期待M43更久...
而O、P在相機的領域主力只有M43,沒有退路...(O倒還有43單反系統...但開發力道少多了)
也是P家唯一的單眼系統,勢必不能輕言放棄、也勢必需要全力衝刺,找到賣點。
除非他們想放棄兩三年來累積的廣大Evil用戶,
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對廣大的M43使用者應該是好事。

相對於其他廠牌,
如果EVIL發展路線有任何問題、賣不好,
大可收手或是玩法大修特修...
反正他們都還有DSLR主力,
而且因為要兼顧DSLR的開發,在開發火力方面也勢必會分散...

倒是富士、三星這類沒有DSLR兼顧需求的廠商,
未來Evil發展速度會更逼近吧...

M43帶來的啟發或許是...
在攝影這條路上是無窮無盡的,片幅追不完,
所以片幅不見得要最大,適當夠用、中庸就好,
當然也希望多家廠的競爭下,M43更勇於進步,
那麼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其實我覺得買了單眼相機很容易比較來比較去...
不過其實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優缺點吧...
先前有看過一篇文...
好像是說完美的相機應該要有...
C家的人像JPG直出...
N家的机身信任度...S家的LV...
O家的耐候...P家的錄影...
跳了某家可能又開始懷念原本那一家的好...
不斷的追尋,忘了手上拿著的那台相機正在哭泣。

以上純屬個人淺見,
也感謝大家一起蓋這棟難得的優質大樓,沒有爭吵,只有平和的分享見解。
M43家人的理性和幽默。
友站新聞補充:

標題:Fujifilm 公開 X-Pro 系統鏡頭規劃,明年底前還有六顆!
http://www.eprice.com.tw/dc/talk/1369/4698617/

也就是說到今年底之前就會推出恆定光圈變焦鏡了...
沒有DSLR包袱的富士腳步果然輕快...而且夠積極...
雖然只有f4...
但18-72mm的等效焦段有點像4/3好用的12-60?
(不過12-60應該會再更好用一些)
good69 wrote:
友站新聞補充:標題:...(恕刪)


X-Pro 1699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51400 元)

完全打到NEX 7又買的起24mm f1.8蔡司的高階有錢用戶

Fuji XF 18mm F2 R 499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15100 元)
Fuji XF 35mm F1.4 R 同樣499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15100 元)

算下來XPRO 配1顆大光圈鏡還比NEX7配蔡司24mm f1.8便宜1萬多~再加幾千又能買另一顆大光圈鏡了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呀~伊爹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 呀~伊爹
good69 wrote:
以目前情勢來看,其實...(恕刪)

其實身為一個消費者,G1X出來是樂見其成,沒有什麼好人心惶惶



http://article.dcview.com/newreadarticle.php?type=0&id=10366
Sigma預計推出兩款定焦鏡,而且分別推出M4/3與NEX版本,光圈都不大,畫質也還不知道,不過相信這兩顆會成為NEX與M4/3比較機身性能時的鏡頭

我想EVIL機廠商最從容不迫的應該是萊卡吧....pro1機身高貴但鏡頭還好,萊卡M9一顆鏡頭等於一台pro1,機身貴到哭爹......但還是多人的夢想機!!

巨爪召集人 wrote:
分別推出M4/3與NEX版本,...(恕刪)


是分別推出嗎

別的討論寫這是可以給M43和NEX共用

這兩顆為了能給NEX共用,體積大和光圈小作的取捨

我覺得M43的14mm f2.5就贏這兩管了-.-,價格體積光圈廣角對焦速度都贏,只差第2顆焦距算稍為望遠端比較無法比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巨爪召集人 wrote:
現在以片幅區分相機的...(恕刪)

那是因為"主流廠商(C、N)"的片幅都比APS-C小才會有這種"討論"法
Pentax Q就不說了,實在太小片了;討論4/3片幅時,就說片幅很重要、高ISO不行;
討論NEX時,就說片幅大有屁用,鏡頭那麼大;
討論CX片幅時,明明還跟4/3差一級ISO的水準(4/3也還跟APS-C差一級),就可以說性能媲美"APS-C";
現在Canon又出了一個新規格片幅,明明是接近4/3的尺寸,
都可以說接近APS-C的尺寸、期待跟APS-C相同(甚至超越)的性能....

討論本來就很主觀,但是這些性能是有絕對值可以參考的,
像雜訊高於幾dB之後人就可以分辨得出來(這也是大家各自判斷可用ISO的方法......)
偏偏這些東西在CX片幅出現後就變了樣,明明性能還差一截
卻可以自動升成媲美APS-C......果然正妹連放屁都是香的
good69 wrote:
友站新聞補充:標題:...(恕刪)


這篇文章很有趣~~~~底下是 Panasonic的相機廣告~~~~未來會怎樣不豬,不過現在覺得很有趣 ^_^
===============================================

我剛剛發現 Canon是出來亂 Panasnoic!!! Canon真的很賊~~~他的編號是 G1X~~~~跟Panasnoic GX-1會讓很多迷糊的初學者搞混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