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Panasonic剛發表的GH5s是一台怪物級電影攝影機


Crazy Things wrote:
建議松下可以出一些防手震非線控調焦的鏡頭,不然線控對焦有時真的很麻煩,不能使用傳統的膠帶大法、沒辦法確認準焦距離,自動對焦不好也至少出一些非線控的鏡頭。


我覺得是PANA到GH4以後,才認真研究這塊錄影領域,才認真想用GH系列去經營其他有錄影需求的用戶(不管職業非職業)

要不然就是,專門用GH來錄影的朋友,都已經使用電影鏡,而非一般PANA的原生鏡

OR使用者用過之後並沒有反應給PANA,才會造成這種問題

我看FUJI新機的MF,都有在機內的MF線條上,標記距離。讓你知道轉到這,對焦約多遠這樣

我覺得這在用MF很方便,光靠峰值還是不夠的(但我不知道真正的使用者,是否需要這樣的配置)

Crazy Things wrote:
其實從Casey Neistat最近換相機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他也受不了Panasonic的對焦效能了,今年他的相機從一開始的Canon,換成a6500(沒翻轉螢幕)換到GH5,再換到GH5s(網上有他拿5s的照片,雖然他沒明講),最後換回Canon 6DM2,可見GH5s的對焦也是沒有好到哪裡去

才剛回文,剛剛心Vlog 發現Casey Neistat又換回GH5了(為什麼啊...)


畢竟他器材那麼多,又出外旅遊了

只是挑一款夠用的就好,也許沒有想很多XD"






Crazy Things wrote:
這讓我想到美國當地有不少人在網路上抱怨Eva 1的自動對焦爛XDD

Eva 1這種等級的好像幾乎看不到有自動對焦的,CANON的可能稍微好一點,不過用到這種等級的通常用手動對焦還是比較多也比較精準。現在的自動對焦再怎麼快但是還是會因為外在環境的因素而無法精準地鎖定在想要的主題上而容易造成跑焦或對焦點上的判斷錯誤。

tagahu_123 wrote:
Eva 1這種等級...(恕刪)


以後從機器拉一條線接到腦袋

就能讓機器對焦到你所想的地方了XDDDD





攻殼機動隊嗎(誤
VRUSH wrote:
最期待的還是錄影自...(恕刪)


可以看一下A7S系列的AF,它也是掛「Sony」的品牌
還有許多價位驚人的電影攝影機,有些連AF都沒有

攝影機產品的AF能力與價位沒有關係,而是與該產品的目標用途有關,而且現在許多人認為是可接受的AF系統都有副作用

以現在很多人常提起的AF系統來說,首先是內嵌相位對焦,例如Samsung NX1與Sony a6500

共通點是都用在畫素較高的產品上,為什麼?

低畫素不適合內嵌相位對焦點,因為疊了相位對焦點的畫素無法感應影像,必須要靠內插去計算,畫素越少內插的偏差越大

就算不提Panasonic,連Sony也沒在A7S上放相位對焦,不是只為了市場區隔

再來是Canon的Dual-Pixel AF,每個畫素有兩部分,一部分感測影像,另一部分當相位偵測用,而Canon現在的做法,這兩部分各佔每個畫素約一半的面積

每個畫素的Photodiode只有一半的大小,帶來的是什麼?動態範圍比別人差啊!

可以去搜尋一下專利文件,Canon發表過很多提升動態範圍的專利,近幾年的內容都是針對使用Dual-Pixel AF去想辦法改善


艾賽韓德 wrote:
以後從機器拉一條線...(恕刪)

這樣會有問題啦!
如果明明想要對臉的結果突然有干擾物出現造成內心的雜念可能就會直接對錯地方
aztec1234 wrote:
可以看一下A7S系...(恕刪)


之所以會希望有內建防震+精準AF
是因為在上穩定器時
內建防震可以幫助走路的上下抖動
這點即使你走路屈膝還是無法完全避掉

精準的AF是因為上穩定器時
你也不可能手動對焦
除非還要另外出無線跟焦器和攝助

而喜歡用單眼拍攝影片的用戶
我相信大多還是以單人為主
電影攝影機之所以不需要太多功能
是在於有預算可以增加人力和周邊器材補足一切
而使用單眼拍攝最大優點就是能精簡就精簡
Ting An wrote:
想請教原生雙iso是個什麼概念

小弟以為原生iso像底片一樣只會有一種?


這裡解釋一下,其實Sensor沒有ISO這件事情。

你先思考既然Sensor受到的光是固定的,那改ISO有什麼用? 改ISO就是把訊號做放大....OK,那ISO 100從哪裡來? 剛好都沒有放大? 其實當然不是這樣,不然Cell小的原始受光也ISO 100,Cell大的受光也ISO 100....那大家做小不就得了?

所以給用戶的各種ISO值其實是原始感光量經過擴大線路調整結果。

這次的雙ISO,並非原始曝光就已經是直接Mapping ISO 2500,而是再搭上Gain的效果,Gain和Amp對用戶而言會有點類似,但其實又不一樣。

Panasonic所謂的雙ISO,並非無償獲得ISO 2500或放大到ISO 102400等同於原始ISO 100放大到ISO 400。
直白的做,代價一定很明顯,但Panasonic一定是透過很多數位訊號處理讓用戶覺得還算滿意 (重點是行銷部門覺得OK就好....),所以就可以拿來大書特書.....

總結一句,Panasonic一定也經過很多實驗,覺得高感光度部份有著相當突破,但一切結果還是以實測為準

PS:
真正好的技術都在手機上,DSLR/DC早就凋零了....如果Apple要用A11外加手機規格定製的apsc Sensor做一台相機,熟悉產業的一定很清楚說那可以把"目前的"哈蘇/SONY/CANNON旗艦打飛到冥王星都可以
GODZERO wrote:
但是這個價位
如有內建機身防手震的話
更能吸引小萌新用戶

小萌新用戶是這陣子新創的名詞嗎?

GODZERO wrote:
但對於只想玩玩而已的小萌新來說可能就沒有
對他們而言有內建防手震跟有AF較好
且也可能想要輕便跟不想吸引人注意

這個答案不就是A6500嗎?

GODZERO wrote:
我有一位朋友有買穩定器打算玩錄影
但沒玩多久就賣掉了(連機子一起賣)
因光拿出來裝好機子鏡頭就花不少時間
而錄的時候又一堆人在看...

錄影的前置作業是必做的功課
如果覺得麻煩又浪費時間,那手機是最好的選擇
但你想有可能會拿手機去接專業的案子或工作嗎?
1000K wrote:
PS:
真正好的技術都在手機上,DSLR/DC早就凋零了....如果Apple要用A11外加手機規格定製的apsc Sensor做一台相機,熟悉產業的一定很清楚說那可以把"目前的"哈蘇/SONY/CANNON旗艦打飛到冥王星都可以

不認同此PS
用凋零來形容DSLR或許太過份了點,現在大廠的DSLR都還在出
形容DC也有點過份,LX10/RX100/G7X/G9X這些難道不熱門嗎?
甚至傳言中的GR-E都要出了,實在看不出凋零的可能性

以前三星就出過搭配手機規格訂做的APS-C機了
https://chinese.engadget.com/2013/09/22/samsung-galaxy-nx-review/
結果評價如何?答案是乏人問津

如果Apple要用早就用了,幹嘛還出一支貴貴的Iphone X來賣?
打飛到冥王星?你想太多了吧,恐怕連月球都打不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