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online wrote:
不過 PDAF 在特定光線情況下的確有問題,畢竟是在 CMOS 上選幾個像素做對焦
由於PDAF畫素並不用於影像擷取,使得這種排列可能在靜止影像上產生一條明顯的線。另一方面,採用分散的模式雖然易於校正影像誤差,但更大的畫素間距可能導致無法對焦,也無法使用子採樣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擾動效應意味著PDAF畫素可能讓相鄰影像擷取畫素的響應失真達30%,這將會影響缺陷校正的程度。
為了確保PDAF的性能令人滿意,還必須考慮幾個因素。光學模糊比通常比觀察到的相位差更高九倍,這意味著人眼可以檢測聚焦誤差,即使相位檢測畫素輸出更加匹配。鏡頭效果也為對焦帶來挑戰:焦點位移通常大於畫素相位差20倍。這些影響需要對於PDAF畫素響應極其準確地解析,才能實現靈敏可靠的對焦。
PDAF感測器也對顏色敏感、與位置相關,而且可能易於受到光學誤差影響。必須運用特別的校正,例如鏡頭陰影和自適應校正,才能克服這些影響。
以上擷取自電子工程專輯
光學模糊比通常比觀察到的相位差更高九倍,這意味著人眼可以檢測聚焦誤差,即使相位檢測畫素輸出更加匹配。
上面這句或許可以解釋DSLR的焦點偏移現象,變成要使用OFFSET值來修正,PDAF也會有這樣現象,不過好像沒看到無反用家反應焦點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