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Panasonic剛發表的GH5s是一台怪物級電影攝影機


1000K wrote:
這裡解釋一下,其實Sensor...(恕刪)


Dual-gain這種做法在攝影機上已經出了好一陣子,並不是什麼嶄新的概念,有些擔心其實多慮了

Panasonic幾台業務級DV就有,Sony的DV也是,
對Panasonic來說也不是第一次做

把這架構放在相機上才是比較少見的,畢竟耗電與散熱都要考慮,除了GH5s,有少數相機也有放Dual-gain,但都只是Native ISO 100+400類似這樣的差距

GH5s則是選擇類似DV的做法,兩種Native ISO差距較大

kax0205 wrote:
講那麼多真的有人會...(恕刪)


其實各個二手區的GH4價格還蠻硬的...沒價嗎?

維修的部分因為我都是買平輸,
所以都是外面修,以前GH2換快門組也是
現在手上的GH4與GH5暫時還沒碰到要維修的情況

至於台松,已經不期不待


所以這是一台可以順便拍照的攝影機..

滿多紅的youtuber是用高階相機錄的,畫質落差滿大的,手機錄影之王的sony都還是被海放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我講的youtuber...(恕刪)
的確是~一般普通youtuber比較偏愛可以翻轉螢幕的相機錄製 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會後製 整體影片才會加分
tieniu wrote:
滿多紅的youtuber...(恕刪)
http://www.flickr.com/photos/92062450@N06/sets/
tagahu_123 wrote:
設備越多越其實越難用到高感度,因為大部分不會用到高ISO很多都是靠打光或者加上濾鏡完成。...(恕刪)

老生常談~
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用不到

需要高感度的攝影情境還蠻多的啊~
恐怖片的夜景,
夜間室外街景,
夜間開車情境,
不可以打光的室內場景(例如拍攝偷偷潛入房間的情境)
這些都不太可能一直都打光打好打滿...


更簡單直白的舉例,高感對蝙蝠俠這類電影來說根本好用~



tagahu_123 wrote:
至於GH5或GH5S這類的真的比較適合個人工作室或者做一些紀錄片的工作者。一個人拿電影機去做婚攝或者是一般較無法打光環境的紀錄片真的會整死自己。...(恕刪)

有人規定拿GH5s就不能打光?

真的無法打光關的環境,GH5s還有原生2500 ISO起跳的感光可用,有什麼問題嘛?

話說回來,婚攝影片不算紀錄片?(黑人問號??)
aztec1234 wrote:
再來是Canon的Dual-Pixel AF,每個畫素有兩部分,一部分感測影像,另一部分當相位偵測用,而Canon現在的做法,這兩部分各佔每個畫素約一半的面積

每個畫素的Photodiode只有一半的大小,帶來的是什麼?動態範圍比別人差啊!

可以去搜尋一下專利文件,Canon發表過很多提升動態範圍的專利,近幾年的內容都是針對使用Dual-Pixel AF去想辦法改善...(恕刪)


Canon的DPAF的確是使用了一半的面積來做相位對焦,不過那只是在對焦中,實際最終輸出的資料是使用到完整感光元件面積的喔~


Canon - How Dual Pixel CMOS AF works


Canon Dual Pixel Autofocus




DPAF並不是影響動態範圍的主因,
有DPAF的80D的動態範圍就好過Canon大部分沒有DPAF的新舊單眼相機...
tagahu_123 wrote:
設備越多越其實越難用到高感度,因為大部分不會用到高ISO很多都是靠打光或者加上濾鏡完成。至於GH5或GH5S這類的真的比較適合個人工作室或者做一些紀錄片的工作者。一個人拿電影機去做婚攝或者是一般較無法打光環境的紀錄片真的會整死自己。(恕刪)


其實我的情況還真的需要高ISO又無法打光(平面當然可以),常錄製舞台活動紀錄與婚禮中工作,需要一台價格可以負擔(汗顏><")又可以高感長時間不間段錄製的設備,所以GH系列是我的最佳選擇,也許真如您所說會整死自己,但也不得不為之。

P.S.舉個小例子,我跨年時在101上85樓的某餐廳做活動,時間快到101是整個大樓都不能開燈當然也不能打光、閃燈(要放煙火了),這時候如果有一台高ISO又輕便的攝影設備會非常方便。
lfjadsflk wrote:
Canon的DPAF...(恕刪)


不對

Photodiode它就是兩塊分開的,Quantun Efficiency是算兩塊各自的QE不是一塊,面積就是少一半。這跟物理原理有關,也是一般直覺認為「畫素面積越大越好」的人容易出現的盲點

不可能一塊大塊的Photodiode一半的面積做這件事另一半做那件事,PN junction不能這樣切

而且少一半還是非常不保守的說法,Photodiode佈局上兩塊之間要留空隙,所以實際面積根本不足一半

再來,半導體製程的不同,Photodiode的QE也不同,你不能拿舊的製程過來說新的製程有DPAF的Sensor其DR還比舊的好這件事來說不是它的影響,事實上如果你去算製程進步的Ratio,其DR進步的幅度根本不符合製程進步的幅度,假設Photodiode的面積一樣的話

另外,Canon有篇改善DR的專利,方法之一就是把用來做為DPAF的部分減少,讓它不要佔到一半那麼多,而且還有畫剖面圖明確指出是兩塊Photodiode。如果你說的是對的,這篇專利不是Canon在自打嘴巴嗎?

專利連結:
http://pdfpiw.uspto.gov/.piw?PageNum=0&docid=09565381
aztec1234 wrote:
不對

Photodiode它就是兩塊分開的,Quantun Efficiency是算兩塊各自的QE不是一塊,面積就是少一半

不可能一塊大塊的Photodiode一半的面積做這件事另一半做那件事,PN junction不能這樣切

而且少一半還是非常不保守的說法,Photodiode佈局上兩塊之間要留空隙,所以實際面積根本不足一半...(恕刪)

都給你看影片了還在講不可能兩邊都能感光~






這影片是Canon做的不是我做的,英文版看不懂就給你看中文版的總行了吧~
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技術介紹


DPAF技術也有很多廠商的版本(Sony,三星也有),Canon自己也不只一種版本...
你是在講Canon的哪個DPAF版本?


aztec1234 wrote:
再來,半導體製程的不同,Photodiode的QE也不同,你不能拿舊的製程過來說新的製程有DPAF的Sensor其DR還比舊的好這件事來說不是它的影響,事實上如果你去算製程進步的Ratio,其DR進步的幅度根本不符合製程進步的幅度,假設Photodiode的面積一樣的話...(恕刪)

半導體製程不同,動態範為當然也會不同~
不過,半導體製程較新 =/= 動態範圍較高 ,
這也不是一定的,看看G1X mk3,那慘烈的動態範圍...
6D2也是在高感ISO跟高動態範圍的取捨中選擇了前者...,這沒有一定的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