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的對比檢測式 AF 技術,果然厲害

瑪爾Gy wrote:
我只能說跟我的實際使...(恕刪)


因為G3這次出現比自家旗艦GH2的ISO還好(GH2高ISO表現也出了名)
被稱為以下犯上
G3有這表現不意外

你懷疑時間點不同
那你可以在那網站試試GH2的高ISO能力(GH2更早出)
你在比較各家APSC機種,總不會說每家都弄不好,只有GH弄好吧

不過APSC也不是省油的燈~SONY將來的77系列畫素達2400萬,不管怎麼說,縮圖到跟G3同樣1600萬就佔一大優勢,將來C/N兩家一定馬上跟進

只是想說別看M43片幅小就一定輸APSC,還是要看製程和各家調效技術

還是跟1樓一樣老話一句,真正的高手,拿什麼相機都強XD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kevin^^ wrote:
http://www...(恕刪)




抹不抹是機身過水的特色
真的要看片幅差異看RAW檔比較準...
高ISO會爆色的通常是 4/3 > APS-C > FF

kevin^^ wrote:
還是跟1樓一樣老話一句,真正的高手,拿什麼相機都強XD...(恕刪)


您其實不用補這句的,跟"腦袋先決說"一樣,在器材論戰中對已方論點的加強毫無助益!
kevin^^ wrote:
只是想說別看M43片幅小就一定輸APSC,還是要看製程和各家調效技術...(恕刪)


有那樣厲害的技術,也不會用在便宜的G、GF系列相機身上,來打敗CN家的單眼。
這是基本的商業原則。

我不期待P家能有什麼突破性的技術,能打敗其他家大廠。這種期待並不合乎實際與事實。
CN也可能有什麼技術可以突飛猛進啊。
可能性都是有的,誰能說沒有,但是不在討論範圍內吧。

另外,我建議你同時拿起G3、550D或被拿來比較的7D,到處隨手拍拍,隨意對焦,尤其是低光源、長焦段,更能看出差別,幾輪後,我想你自會有答案。因為我認為差距還不至於讓人感受不出來。

目前在m4/3尺吋,以G3 1600萬畫素的表現來說,也許你說細節似乎跟500D差不多
但畫質還是略遜於APS-C size。
那種差別,就好像APS-C的畫質,跟FF 的5D還是有差一樣。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瑪爾Gy wrote:
有那樣厲害的技術,也不會用在低階的G、GF系列相機身上,來打敗CN家的單眼。
這是基本的商業原則。
...(恕刪)


當SONY使出NEX APSC機種的低價

基本的商業原則已經打破

看GF3那種價格,不也打到一堆類單

如今NEX強調高ISO打P家,P家將這技術下放給G系列很合理(GF3其實也有下放,只是卡在1200萬,但跟GF1、2來說ISO進步很多)

當然C/N兩家專業程度還是最好,適合專業玩家
P和S比較偏向電子發展適合一般人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kevin^^ wrote:
當SONY使出NEX APSC機種的低價
基本的商業原則已經打破
看GF3那種價格,不也打到一堆類單
..(恕刪)


沒有打破,因為NEX、G、GF它們的畫質跟性能,比消費性機種好一點,貴一點
但是比APSC、FF的單眼差一點,價格也比較便宜一點。
這就是做出區隔了。

很多人說G3物超所值。我用的感覺只能說是物有所值。(這還是平輸價)
G3它的用料還比不上低階的單眼,便宜一點只能說是合理的。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M4/3系統 對比式對焦 的強勢也不是什麼新聞,
如果說那一天取代 相位差對焦 倒也不意外。


我個人是慶幸 Pentax 的K-5成績表現不錯,
畢竟是史上第一個發明自動對焦單眼相機的廠牌,
沒被Canon、Nikon打臉XD
瑪爾Gy wrote:
沒有打破,因為NEX...(恕刪)


但NEX打到M4/3

雖說能力下放
但也是有取消一些實體按鍵和專業功能

這對專業人士來說可能就差很大

所以也算沒打破專業單眼吧@@"

雖說能力下放,但聽說GH3快要發表
可能GH3已經掌握G3更進一步的技術,所以肯下放G3這能力
不然會打到GH3
應該是準備迎戰A77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kevin^^ wrote:
但NEX打到M4/3...(恕刪)


Nex系列跟m4/3 小型相機 是大致在同一市場區隔- 偏消費性相機的可換鏡頭相機
裏面做的不同技術的小區隔。

即使O家跟P家也還是有點區隔。
P家鏡頭防手震,O家機身防手震
P家鏡頭大, O家鏡頭小。
P家女性,O家經典復古較男性化
色調也不一樣。P家清淡,O家濃。

也因為這種區隔,所以雖然其實是同一塊的APS-C感光元件,但Sony基本上不會把Nex的畫質,做得比A 單眼系列要好。

日本廠商就是這樣,不同的廠商發展不同的東西或技術,彼此做出區隔,發展不同的技術、不同的市場,也以防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也許有某一種技術現在暫時落後,但最後會獲得突破性進展也不一定。
像LCD也是一樣,有TN、VA、IPS等,sharp、日立各發展不同的技術。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Tsubasa~翼 wrote:
現在工作拿APSC的D90、自用NEX-5
(恕刪)


你在另一棟樓不是說你才16歲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