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對握感有要求又鍾愛松下微單眼的話,首選絕對是售價平易近人的Lumix「G系列」,過去Lumix G的定位在GX系列推出後,似乎越來越模糊,但隨著Panasonic Lumix DMC-G7的出現,「G系列」似乎又重新振作了起來,外型更GH4靠攏,整體規格與性能同也跟著躍進;從全新的感光元件、新一代影像處理引擎、4K錄影的加入、-4EV的自動對焦系統、以及236萬點的電子觀景窗,這些更新項目就可以看出G7進步的項目的確不少,而這天原廠也特別邀請兩位長官從日本遠道而來,與媒體進行技術交流並且介紹G7的重點功能!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G7這次這次同時推出黑銀與全黑澀兩種版本,而前代G6其實並沒有在台販售,當時似乎是擔心與GX7對打,相隔兩年台松這次直接從G5直接跳到G7,但很尷尬的是GX8日後想必也會在台上市,不過就目前來看,兩者的定位及售價都有不小的差距,GX8最厲害的地方還是那六軸防手震,目前也只有GX8具備這功能,期待實機抵台的那一天。G7在台推出的單鏡組就只有14-42mm這個組合,否則就是購買單機身,但說真的14-42這顆鏡頭的表現有限,室內微光環境下顯得相當吃力,感光度動不動就得提升到ISO 3200才有足夠的安全快門。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機頂最重要的改進就是加入左方的拍攝模式轉盤,該轉盤可以用來控制連拍速度、倒數計時、縮時間隔攝影;機頂右方除了拍攝模式轉盤外,還可以看到兩顆轉盤,過去G6身上的變焦撥桿已不復見。軍艦部的造型也相當特別,方方正正的獨樹一格,同時內建閃光燈、機頂也附有熱靴座;另外收音效果也比過去更優異,日後進行評測時會再為各位介紹到。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機背最重要的進化項目就屬那顆OLED電子觀景窗,從144萬點一次提升到236萬點。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交流會現場也擺放了許多Lumix G專用鏡供媒體試用,如果G7能夠搭LUMIX G VARIO 12-32mm F3.5-5.6 ASPH. MEGA O.I.S.這顆鏡頭的話,我覺得會更有吸引力,雖然這組合勢必提高售價,不過等效24mm的廣角端加上更輕巧的體積,我個人覺得會較有競爭力。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G7主打的重點就是4K拍照及4K錄影,其實4K拍照就是4K錄影的延伸,透過感光元件不斷擷取畫面來捕捉瞬間的影像。有效畫素1600萬、全新維納斯影像處理引擎、4K連拍、每秒6張的AF/AE連拍、低光源的對焦性能、1/16000秒高速快門、3.5mm麥克風插孔...等等,都是G7的主要特色。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附加壓縮檔: 原圖打包下載
▲AFC啟用時,每秒最多連拍六張,以上在拍攝小朋友時有開啟人臉對焦,可以發現就算大泡泡經過孩童的面前也不會干擾到對焦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過去測試GH4時即被它4K的高畫質給吸引,影片畫質不僅流暢細節也非常豐富,這次內建的立體聲麥克風針對風聲與雜音的抑制更出色。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利用4K錄影的優勢同步延伸到4K拍照上,我們可以在快門按下前就進行4K畫質的預拍,雖然畫素只有八百萬但對於A4照片的輸出則是綽綽有餘,可以拍下快門釋放前後的15張照片。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G7這次強調的畫質與高ISO表現也將是小編未來測試的重點。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小光圈拍攝一直是風景攝影愛好者的痛,有時為求足夠的景深或是為了降低快門速度,不得不縮光圈來作業,但又擔心縮光圈帶來的繞射會導致畫質下降,所以G7特別加入「衍射補償」功能,讓各位在小光圈的情況下也可以放心作業。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光圈f/22,衍射補償:關閉。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光圈f/22,衍射補償:自動。補償啟用後我覺得細節似乎有被抹過的感覺,各位記得點大圖來看!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DFD技術的加入讓G7擁有最快0.07秒的合焦速度,小編短暫的試用過後也同意這點,G7的對焦速度基本上沒有什麼好嫌的。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OLED電子觀景窗從144萬點提升到236萬點,簡單的說就是跟Sony的XGA OLED同等級。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原廠在G7的操控性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包括拍攝模式轉盤、對焦模式撥桿、前/後雙轉盤。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暗部對焦能力支援到-4EV可說是G系列的創舉,過去G6僅支援到-3EV,G7不論在多暗的環境下,只有有兩點以上的微弱光源就可以完成AF。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這次Wi-Fi傳輸採用無密碼連結方式,連線時可以更迅速節省輸入密碼的時間。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G7也強化了多重全景拍攝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選擇畫質還是觀賞角度為優先。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縮時攝影、錄影模式下的標記功能、斑馬紋都是拍片時相當好用的工具,這幾項在G7上均內建。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目前台松只有引進圖片上方的這兩種版本,下方的14-140mm與14-42mm+45-150mm鏡頭組並未在國內販售。緊接著是Q&A的單元,若想瞭解G7更多的特色請別錯過!


☆ Panasonic Lumix DMC-G7 媒體Q&A時間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上圖(左)日本相機事業部 技術擔當:井上義之、(右)日本海外事業 資深統籌:鈴木直沖。

Q1:過去Panasonic Lumix DMC-G6的產品定位似乎以家庭記錄及親子訴求,請問G7是否也採取同樣的產品定位呢?
A:G7主攻25歲到40歲的攝影愛好者,特別是從消費型DC升級的玩家,相信G7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Q2:請問Panasonic Lumix DMC-G7的發售日期與建議售價?
A:其實Panasonic Lumix DMC-G7已敲敲於上週鋪貨,單機身的價格為NT$22,900元、含14-42MM鏡頭的Kit組則是NT$25,900元。

Q3:請問搭載於Panasonic Lumix DMC-G7身上的感光元件是由松下自己生產的嗎?
A:是的,Panasonic Lumix DMC-G7身上的那片1600萬畫素Live MOS是由松下自行設計、生產製造。

Q4:請問Panasonic Lumix DMC-G7最新的4K連拍優勢在哪裡?這技術又是從何而來?
A:過去幾年松下的4K發展技術其實已相當成熟,不論在電視、攝影機或是相機上都可以看到相關產品,也因為如此才會繼GH4之後將4K技術導入G7,而4K連拍這功能也是基於4K錄影去做變化,再來加上全新Venus Engine影像處理引擎的演算進步,讓G7可以的4K連拍功能更強大,甚至可以在連拍啟動前就預先做紀錄,避免MISS掉稍縱即逝的畫面。

Q5:有關這次G7強調的「星光AF」功能,請問它的優勢在哪裡?
A:「星光AF」想強調的只是它的暗部對焦能力,因為G7可以在-4EV環境下作業,而且就算環境亮度再微弱,只要有兩點以上的光源就可以成功自動對焦,所以說「星光AF」並非只能用在星空的拍攝上,這只是原廠對這AF性能的形容!另外還是要歸於全新Venus Engine影像處理引擎的加持。

Q6:Panasonic Lumix DMC-G7加入的衍射補償功能,可針對小光圈產生的繞射情形下去作畫質上的改善,但想請問這功能是在何種時機下才會啟動,因為選單上只有「自動/關閉」兩種選項!
A:開啟自動時「Venus Engine影像處理引擎」,會自動偵測畫質是否受到影響,只要偵測到異狀就會自動啟用衍射補償並進行修正,且經過原廠實測,就算光圈縮到f/22在進行衍射補償後的表現也在可接受範圍內。

Q7:請問Panasonic Lumix DMC-G7是否有加入這個月中才推出的「Post Focus」技術,也就是先拍照後對焦的這項新功能,因為目前只有GX8與FZ300這兩款尚未開賣的相機有搭載!
A:很遺憾的Panasonic Lumix DMC-G7並未提供這項新功能,不過日本官方已經提供相關的韌體更新給G7,相信未來Global韌體釋出時G7也會具備「Post Focus」技術,日後所有的4K機種也都會內建這功能。

Q8:請問Panasonic Lumix DMC-G7取消過去G6機頂變焦撥桿的原因?
A:因為撥桿的自訂功能有限,再來就是成本上的差異,滾輪的成本相對較低。

Q9:在前陣子發表的Panasonic Lumix DMC-GX8身上我們看到許多GH4的影子,例如防塵防滴...也代表GX8在規格上的大躍進,試問為什麼G7沒有如此大幅度的更新?
A:其實G7與G6相比,在規格及功能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就產品階級來看,目前最高階的依舊是GH4,再來是GX8其次才是G7,整體規格當然不可能以下犯上囉。

Q10:請問Panasonic Lumix DMC-G7取消NFC的原因?
A:經過官方的調查,其實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用戶,使用NFC連線相機的頻率並不高,因此我們取消了這功能,但是同時我們也提升了Wi-Fi連線的效率,利用QR CODE便可以快速的與手機進行連線;再來就是現實面的部分,另一個原因就是成本上的考量,所以拿掉了NFC。

Q11:請問Panasonic Lumix DMC-G7在進行4K錄影時是否會遇到過熱情形?
A:其實4K錄影會過熱最大的問題就在「記憶卡」的選擇上,記憶卡的寫入速度是關鍵,如果寫入速度不夠快,會造成機身的影像處理引擎負荷過重,導致過熱的情形出現,所以原廠才會建議各位在進行4K錄影時,請搭配UHS-I U3以上的記憶卡來作業;以原廠測試為例,連續錄製30分鐘以內的是不會遇到熱當的情形。

☆ Panasonic Lumix DMC-G7‧拍攝樣本(點縮圖後可檢視原始大圖)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採訪】Panasonic Lumix DMC-G7 產品交流會,內附Q&A及實拍表現!

頭香,

pc家已經有了,
等單機身出來...
看起來!!G7很不錯啊!!!! GM, GF系列和G5的用戶真的可以考慮升級!!!

吉姆林 wrote:
對握感有要求又鍾愛松...(恕刪)


吉大,請問能多解釋一下4K拍照的部分嗎?
是不是三模式有什麼差別?
可以小聲說...等跳水價嗎?
現在已經改到SONY E系統了,
但是防潮箱內還放著一管14-140 II
表現不錯不捨得放掉的鏡頭....
請問有人知道G7的機身材質是什麼材質嗎
G7真不錯看~~只是怎麼會搭配14-42....
台松阿台松~到底有沒有想賣相機阿~~
吉姆林 wrote:14-140mm與14-42mm+45-150mm鏡頭組並未在國內販售
...好可惜啊 為什麼沒有這兩種組合呢?


吉姆林 wrote:
日本官方已經提供相關的韌體更新給G7,相信未來Global韌體釋出時G7也會具備「Post Focus」技術,日後所有的4K機種也都會內建這功能。
請問要如何升級呢?
純屬個人研究,不代表任何義務或立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