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開始,謠傳到現在機身外觀跟規格幾乎全部出來的Panasonic S5,剛剛在官網上正式宣布發表了,小惡魔總部也在接近中午時拿到這台機器。
拿到機器時的第一個感想是:「Panasonic終於做了一台正常大小的全片幅相機了



先前吉姆寫的一篇S5外觀流出,我看了就覺得:「阿不就跟S1一樣嗎?這大小哪有什麼變?」

再來一張,有用過S1就會覺得S5跟S1根本差不多,操作部分好像也很像啊。
好,於是剛剛Panasonic送來兩大箱東西,一打開我就知道差在哪了:

左邊是S5的盒子,右邊是S1R的盒子。高度也有差別。
但我還是不死心:「搞不好他們只是改變了包裝啊!搞不好機身差不多大但像蘋果一樣重新定義了包裝也說不一定」。現在先讓我們從外觀來看這台剛剛發表的Panssonic S5。
我們直接破題,看看兩者大小的差異如何:
- S5
- S1R
在重量的部分,S5的714公克,比S1的1021克輕了不少。
- S5
- S1R
- S5
- S1R


在錄影的規格上,具備4K 60P 4:2:0 10bit / 4K 30P 4:2:2 10bit內錄,V-log/V-Gamut具有14級以上的動態範圍,還可以使用變形鏡頭拍攝超寬比例影片。另外在今年年尾的時候,Panasonic還會提供韌體更新,讓S5支援5.9K 30fps的RAW、以及Cinema 4K的影片格式。
在感光度的部分原生ISO100-51200,可延伸至50-204800,
有雙原生ISO?有!注意喔!雙原生ISO在S1跟S1R是沒有的喔,是要到S1H、GH5s這種錄影的專用機種才有雙原生ISO,但S5也有這功能,讚啦!


S5承襲著S1H那顆錄影鍵的位置,這顆從GH5S流傳下來的錄影鍵應該可以當作Panasonic的標誌了,但過去都是在錄影機種才會有的按鍵,現在也在相機為主的機身上出現了。

機身側面的HDMI輸出使用了Micro-HDMI,這算是Panasonic少有的配置啊...

記憶卡插槽使用雙SD卡,第一槽(上方)有UHS-II,第二槽則只有UHS-I。

機身側面還有一個小小的遙控連接埠。

機背操作區一覽。

EVF為的236萬點,S1系列的則是576萬點,不過都可以達到120fps的更新率。

S5也內建了小搖桿,但幾分鐘使用下來我們覺得跟S1系列的搖桿相比,似乎有點淺,撥動的感覺不如S1系列明確。

機背使用的是側翻螢幕。等一下我們可以來跟S1的做個比較。

機底有一個超明顯、看起來很粗勇的腳架孔。

使用的電池為2200mAh。
接下來我們跟S1R做個比較:

單S5一台機身看沒有什麼感覺,但跟S1系列擺在一起就知道差別很大了吧?

S5的機頂也就差不多到S1R的Lumix logo而已。

S5的機頂沒有配置液晶螢幕,取而代之的是曝光模式轉盤

基本上,機背按鍵S5與S1R幾乎相同,只有位置上有些差別。但如果你用過S1系列應該能夠輕易上手,按鍵的位置並沒有差太多。

再來說一下翻轉螢幕。S5是常見的側翻轉軸式螢幕。
然後S1/S1R是上掀+側翻式螢幕,但沒有轉軸,所以上圖是它全開的樣子。S5的角度會比較自由。
不過S1H的是我最喜歡的,上掀+側翻轉軸式螢幕:

▲史上最自由的翻轉螢幕非S1H莫屬。

再來是機身轉盤部分,S5的左側轉盤是連拍與計時器拍攝切換;S1系列則是把連拍模式與曝光整合在同個轉盤上。

然後讓我有點傷心的是S5居然使用了Micro HDMI,但相對來說S1系列三台相機都是使用標準HDMI接頭。
舉幾個Panasonic可交換鏡頭相機使用不同接頭的機器:
Micro HDMI | 標準HDMI |
S5 | S1H |
G85/G8 | S1/S1R |
GX9 | GH5s/GH5 |
GF10 | G9 |
其實從HDMI接頭就看得出來Panasonic對於相機的定位,首先當然是機身夠大的一定是標準HDMI,同時錄影優先的機器也一定是標準HDMI;而使用Micro HDMI則應該主要還是體積考量。

▲最後,左邊是S5電池,右邊則是S1系列電池,2200跟3050mAh的差別。
在售價的部分:
S5單機身:USD2,000 (折合新台幣58,587元)
20-60mm f/3.5-5.6 kit組:USD2,299 (折合新台幣67,345元)
預計9月中出貨。
目前小編都還只是處於使用外觀的狀態,我們將會在近期之內推出完整評測,其中當然也包含人像照片。各位如果有什麼想要看的測試內容也可以在留言中與我們討論。